8、《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4 20: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痛(zhì) 山涧(jiàn)污秽(huì) 缠绕(chán)
B.胸膛(táng) 默契(qiè) 喷涌(yǒng)田垄(lǒng)
C.召唤(zhāo) 镐头(gǎo) 辘辘(lù) 浆液(jiāng)
D.仰望(yáng) 白桦(huà) 斑斓(lán) 怪诞(dàn)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喷涌 跳跃 脸庞 耻辱 柳条 汇合
B.镐头 奔弛 呻吟 山涧 族系 高梁
C.泛滥 禾稻 土壤 埋葬 召唤 黎明
D.幽远 破晓 碧绿 缠绕 胸膛 誓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C.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D.“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上面那石头有点不高兴,竭力想说服底下的那些石头,“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一定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英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李老师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黄河长江。
D.丽丽家花台上放着君子兰、玫瑰两盆花卉。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二、填空题
7.给下面语段中画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想起那参( )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 )鸣和皮鞭滚落在山jiàn( )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liang( ),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8.填空。
(1)《土地的誓言》一文写于___________十周年,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___________》等。本文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抒发了东北青年对国土沦丧的___________之感和对故土的________之情,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__色彩。
三、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为增强同学们对家乡遵义的了解和热爱,崇文中学文学社将组织“我爱遵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9.4月8日星期天上午,崇文中学文学社社员按照计划来到遵义地质博物馆,准备参观。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要先去和工作人员联系讲解员的事,你该如何说?
10.十二点左右社团参观遵义地质博物馆结束,张丽在地质博物馆门口的花坛处捡到了一顶社团的红帽子和一件黑色夹克外套,夹克里还放有一张乘车卡。她将捡到的东西交到了社团办公室,请你以社团的名义写一则招领启事,请失主到崇文中学文学社办公室认领。
四、语言表达
11.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____________。在沸腾的操场里,_________________,在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中,________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土地的誓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 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2.概括上面选文的主要内容。
13.如何理解题目“土地的誓言”?
14.“我”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
15.从上文中摘出一个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16.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17.本段再次描写故乡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课外类文阅读
向泥土敬礼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用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家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作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它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儿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 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 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 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 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8.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19.你如何理解第⑦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20.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21.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B. qiè——qì;
C. zhāo——zhào;
D. yang——yǎng;
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奔弛——奔驰,高梁——高粱;
故选B。
3.D
【详解】D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与辨析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还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C项“逗号”应改为“省略号”。
5.A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搭配不当,“品德”没法“浮现在脑海里”,把“品德”改为“形象”;
C.表意不明,将“没有”改为“独一无二”;
D.用词不当,“花卉”是集合名词,将“花卉”改为“花”;
故选A。
6.D
【详解】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题目的意思以及句子的修辞等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时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思考即可。D.这篇文章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8月18日,9.18 事件十周年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故“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说法有误。
7. cān shēnyín háo 涧 粱 斓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识记。此类题目需要多读、多记、多积累才不会出错。如“高粱”就不能写成“高梁”。“斑斓”就不能写成“斑澜”。
8. (1)“九一八”事变 大地的海(答其他长篇小说代表作也可) 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2)压抑 深深眷恋 爱国
【详解】(1)“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写于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10周年之际,原载于1941年9月18日《华商报》。此文的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内容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端木蕻良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等。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9.您好!我是崇文中学文学社的学生,我们社团正在开展“我爱遵义”的综合实践活动,准备进遵义地质博物馆参观,想请您安排一位讲解员帮我们讲解下,您看方便吗? 10.示例:
招领启事
4月8日星期天十二点左右,有位同学在地质博物馆门口的花坛处捡到了一顶社团的红帽子和一件黑色夹克外套,夹克里还放有一张乘车卡。请失主到社团办公室认领。
崇文中学文学社
2018年4月9日
【解析】9.此题为口语交际。解答时首先要语言得体,必须要有称呼,说话有礼貌,然后再考虑语言简明与连贯,即把缘由说出来,最后也要表明意思,注意语言必须表达得体。围绕“我们社团正在开展‘我爱遵义’的综合实践活动,准备进遵义地质博物馆参观,想请您安排一位讲解员帮我们讲解”来回答即可。
10.本道题考查招领启事,要注意其基本格式和要求。招领启事主要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内容。1.标题。在第一行中央写上“招领启事’招领皮包”等字样,字体稍大于正文。2.正文。一般来说,在招领启事中只写拾到东西的名称,以及失主到何地、找何人认领。所拾东西的时间、地点、数量、特征等具体情况留待失主认领时核实,以防止他人冒领。3.落款。写清招领启事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在其下方标明发布招领启事的日期。据此来拟写即可。
点睛:“招领启事”是实用文体,注意要有标题且首行居中,没有称谓,但有落款与时间.内容要写清检拾物品的时间、地点和认领物品的地点。注意钱数不要写清楚,不用写敬辞。
11. 留下我无数欢声笑语 我洒下颗颗汗滴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 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
【详解】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所填内容要考虑到空格前的文字内容,如是在“小径”“操场”“图书馆”“课桌”范围内应该发生的事情。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12.故乡的美好生活让“我”魂牵梦绕,“我”发誓要为“母亲”付出一切。 13.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我要回去,我要战斗。 14.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 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5.示例:“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怀念中暗含忧伤和愤怒。 16.作者愿意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17.展现故乡的美,强调“我”与故乡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写誓为她牺牲一切作铺垫。
【解析】12.此题重在考查对文意的概括能力。读懂文段,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13.从全文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14.文章结尾处往往起到总结、点题的作用,“我”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在文章结尾处即可找到。
15.本题考查对排比句的辨识和赏析能力。根据排比句的句式特点恰当判定,明确其能增强文章表达的情感的作用,结合语句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16.结合全文思想来看,“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表现了作者原意为了自己的故乡而去战斗,“必须”表现了作者信念之强烈。“或者我的坟前”则表现了作者意志坚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哪怕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
17.“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没有人能够忘记她”作者通过回忆来展现故乡景色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为下文自己愿为家乡牺牲一下的誓言作了铺垫。
18.①懂得泥土和种子有脾气,“不要拗”;②与牛相遇时虔敬地后退避让;③不对草们痛下杀手;④误斩蚯蚓后深感内疚;⑤撒些苞谷给麻雀作为犒赏;⑥用粪滋补泥土;⑦剔除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儿;⑧拾起米粒和碎馍,吹一下就填到嘴里。 19.①父亲不嫌脸被泥巴弄脏,反而将其当作农人的一种荣耀;②父亲脸上的泥巴也是土地对父亲的一种特别奖赏;③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泥土的无比尊重以及他和土地之间如同兄弟、邻居一样的亲密关系。 20.①点出文章的中心;②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美感);③深化作者的感情。 21.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上的农人更具有淳朴宽厚、钟情于土地、热爱劳作的优秀品质。向泥土致敬,就是向滋养我们的土壤和勤劳善良的人民致敬。
【解析】18.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能力及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即可。文章第②~⑦段记叙了朴实勤劳的父亲与泥土、生灵朋友一样的相处的许多事情。对这些事情进行总结并且归类得出父亲敬重泥土主要体现在:父亲认为泥土有脾气不能违拗;父亲从地里回来脸上带有泥巴;父亲的手虽然苍老却带着泥土的温暖;父亲及时检查土地里的杂物。父亲敬重泥土主要体现在:当遇到牛思索着从对面走过来的时候父亲就退后一步;在锄地的时候不肯伤害庄稼以及对于蚯蚓。麻雀的感同身受。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9.本题考查理解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得出自己的理解。这句话是反问,意思是泥巴在父亲的脸上,就是土地的徽章,是对父亲热爱土地的奖励。脸上有泥巴,但是父亲并不以为脏,还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农人的骄傲,表达了父亲对泥土亲如兄弟、邻居一般的感情。综合上述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0.本题考查对诗句引用作用的分析能力。要结合所引用的句子和文章的内容来思考。雅姆的诗句“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诗的意思是要非常尊敬跟土壤有关联的人们,他们在真诚地劳作,在种植粮食,在养育全人类,在做着最最低贱也最最高贵的事情。这诗在赞扬农民,在赞扬泥土,号召人们尊重敬重泥土的人,尊重泥土;其次,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最后,这句诗在感情上深化了作者的感情,令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更加深邃隽永。
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引用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引用的一般性作用和文章主旨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文章中引用诗句有以下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2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着眼全文。作者全文都在歌颂像父亲一样的朴实的庄稼人,歌颂能孕育农业文明的泥土,所以向泥土敬礼的原因,肯定是“泥土是……的”“泥土给了我们……”类的句子,所以在全文找寻此类句子再进行概括即可。通读全文可以找到“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泥土有脾气”“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这些句子,将这些内容加以组织,再加上自己对文章主旨的延展理解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