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导学案 语文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汉乐府”常识,熟读并背诵本篇课文。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想象能力。
4.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分析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哪些诗句表现了罗敷的机智勇敢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用多种修辞手法刻画罗敷形象。
难点:
1、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知识引导: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2.背景资料:关于《陌上桑》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劣行为。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 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读准下列字音:
南隅 上襦 髭须 帩头 踟蹰 堕髻
鬑鬑 骊驹 罗敷 缃绮 姝 冉冉
2理解下列字词含义:
隅 襦 帩头 坐 观
踟蹰 殊 颇 谢 宁可
一何 骊 晰 鬑鬑 盈盈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歌叙述了 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 的精神。
2、请各用五个字概括各诗段内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描写罗敷采桑用具美:
(2)说明罗敷勤劳的句子:
(3)夸耀夫婿官高位显:
(4)夸耀夫婿赫赫威势:
(5)夸耀夫婿雍容富贵:
(6)夸耀夫婿堂堂仪表:
(7)夸耀夫婿风度翩翩:
(8)众多官员盛赞夫婿:
三、问题探究:
1,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罗敷美貌的?
2,第二段勾勒出了使君什么样的形象?
3,罗敷盛赞其夫的意图是什么?
4,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5,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6,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四、语言品析
1、从描写使君的语句中,你看出了什么?
2、罗敷的话“使君一何愚”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五、特殊字词
1、古今异义词
但坐观罗敷(古义:因为,由于;今义:坐下)
使君谢罗敷(古义:请问;今义:感谢,道谢)
宁可共载否(古义:愿意;今义:表示比较两方面利害得失后选取的一面)
秦氏有好女(古义:女子美丽;今义:与坏相对)
2、一词多义
坐(1)但坐观罗敷(连词,因为)
(2)坐中数千人(通座,座位)
系(1)青丝为笼系(名词,绳络)
(2)青丝系马尾(动词,系住)
六、课堂小结
本文写了一个采桑女子罗敷巧妙的拒绝使君调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美丽,泼辣智慧,不畏权贵,能言善道的古代妇女形象。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夸张和衬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增加了喜剧色彩,突出了人物形象。
习题精选:
一、解释加粗的字
1.组坐观罗敷:( )
A.座位 B.因为,由于 C.蹲下 D.等待
2.五马立踟蹰:( )
A.象蜘蛛一样 B.如立柜形状 C.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D.一只足
3.使君谢罗敷:( )
A.感谢 B.辞别 C.致谢 D.请问
4.皆言夫婿殊:( )
A.出色,与众不同 B.矮小 C.除外 D.小妹
二、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直接描写的是:( )
A.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D.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三、以课文第一段为例说明侧面描写的作用。
四、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修辞手法
1.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2.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
3.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4.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五、阅读下面一段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解释“盈盈”、“冉冉”的含义。
2.,请你各用四人字概括这段诗的每层意思。
□□□□→□□□□→□□□□→□□□□
3.指出这段中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诗句。
六、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A.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参考答案:
二、整体感知:
1、罗敷拒绝使君调戏 机敏聪明,勇于反抗
2、采桑城南隅 使君戏罗敷 罗敷斥使君
3、(1)描写罗敷采桑用具美: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2)说明罗敷勤劳的句子: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3)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4)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5)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6)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7)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8)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三、问题探究
1,诗歌从哪些方面表现罗敷美貌的?
正面描写——住所美,用具美,服饰美
侧面烘托——众人倾慕
2,第二段勾勒出了使君什么样的形象?
使君仗着权势要罗敷与他在一起坐车回去。淋漓尽致的刻画出了使君的厚颜无耻、粗俗卑鄙的形象。
3,罗敷盛赞其夫的意图是什么?
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夸耀夫婿椰输压倒对方,使他自形惭愧。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
4,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表现她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5,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诗叙述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6,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想化的夸张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结合起来,使罗敷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心。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写,写罗敷的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语言品析
1、从描写使君的语句中,你看出了什么?
前两句写使君耀武扬威,接下来写使君盛气凌人,最后两句写使君厚颜无耻。这几句把一个封建社会官吏的荒淫无耻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2、罗敷的话“使君一何愚”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面对使君、吏人的卑劣行径,罗敷怒不可遏,正义词言,表现她不畏强暴、蔑视权贵、据理力争、恪守操守的高贵品质。
习题精选
一 、1 B 2 C 3 D 4 A
二、 D
三 、如“行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侧面描写周围人都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以至忘神失态,更加烘托出她那动人的容貌,为下面的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四、 1借代 2设问 3夸张 4比喻
五 、1形容举步轻盈,从容大方
2 气派华贵 官运亨通 仪表堂堂 众人称羡
3.直接描写: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
趋间接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C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