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下图出自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画中两个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但是老人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这幅漫画说明( )
A.新旧势力对自由的不同态度
B.青年人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C.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D.革命思想尚未得到广泛传播
2. 孙中山说:“惨淡经营,已过半载,筹备甚周,声势颇众,本可一击而生绝大之影响。乃因运械不慎,致海关搜获手枪六百余杆,事机乃泄,而吾党健将陆皓东殉焉。此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陆皓东是在准备广州起义时被捕牺牲的
B.此次起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C.此次起义失败后,收殓到的烈士遗骸被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D.此次起义是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下进行的
3. “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哪一方面的体现( )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4. 一篇祭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写道:“……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 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5.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6.“文(孙中山)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是公论。”这封发于1912年1月2日的电报中的“君”指的是( )
A.黎元洪 B.袁世凯 C.康有为 D.孙中山
7.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A.都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8.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
B.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9.1915年12月, 由北京潜返昆明,策动讨伐袁世凯,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战争(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蔡锷 D.唐继尧
10.下列关于北洋军阀派系的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
A.直系——冯国璋 B.皖系——段祺瑞
C.奉系——张作霖 D.桂系——唐继尧
11.《中华民国史》一书中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个“大团体”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大团体”是指(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12.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崇。”“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毛泽东思想
13.1903年,湖南新化有一位革命志士发表《猛回头》《警世钟》公开号召推翻“洋人的朝廷”、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其文笔和斗志参与《民报》创刊并担任编辑。他是( )
A.黄兴 B.陈天华 C.邹容 D.章炳麟
14.重庆渝中区有一条街道叫“邹容路”,它是为了纪念一位重庆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而命名的,这位宣传家所写的著作是 ( )
A.《革命军》 B.《猛回头》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新青年》
15.它是中国清朝末年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驱除跶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材料中的“它”指( )
A.华兴会 B.兴中会 C. 中国同盟会 D.国民党
16. 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教育要旨”,指出教育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其根本目的是 ( )
A.准备复辟帝制 B.恢复传统文化
C.推行社会教化 D.宣扬西方文明
17.武昌起义后初期的军需、官饷和建设的款项亟缺,独立各省大量发行军用钞票以应急。湖北军政府发行银圆票1种,湖南官私银行发行银圆票、银两票与铜票6种,广东银圆票、银毫与铜仙10种,各省总计不下百种。这种现象 ( )
A.解决了民国政府的财政危机
B.切断了清政府的经济来源
C.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隐患
D.使货币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18. 中华民国历史上,与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帝制复辟、军阀混战等事件相关的政治统治时期是 ( )
A.晚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9.下面表格反映了1914年至1918年中国社会的特点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 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 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 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8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4—1918年 增加5 000多万元
A.列强侵华,丧权辱国
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家统一,安居乐业
20.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据此推断,他主张( )
A.“驱除跶虏” B.“恢复中华”
C.“平均地权” D.“创立民国”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自秦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这场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实质性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国只是个“空架子”,甚至蜕化为专制的代名词,民主思想并没有完全深入人心。
(1)请概括上述两个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
(2)在上述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中,你同意哪一个 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
材料三 ……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谈谈今天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材料三 革命党人觉得,湖北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担任,于是推举黎元洪为都督。黎元洪听到要他当都督,吓得直发抖……直到10月17日,革命党人在汉口打了胜仗,黎元洪感到局势稳定下来,才宣布就职。
(1)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纲领 该纲领后来被孙中山归纳为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次起义中的一幕 这次起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什么局限性 黎元洪等人混入革命队伍埋下了什么隐患
答案
1-5AAACC 6-10BBACD 11-15CBBAC 16-20ACCBD
21、(1)材料一: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2分)材料二:辛亥革命影响有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同意材料一观点。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传承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继续激励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携手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2、(1)中国同盟会。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在此活动频繁;新军中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武汉城内守备空虚;清政府的黑暗统治不得人心等。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旧官僚摇摆不定,一旦形势有变,很容易成为革命的阻力,也为以后的政权建设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