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光复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涌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不包括( )
A.康有为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袭取镇南关 B.武昌起义 C.安庆绍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这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的一段童谣。这段童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5.《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
6.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一个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
A.农民阶级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B.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7. 清朝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都说“我们大清怎么怎么样”,当然明朝的百姓则自称“大明如何如何”,百姓自觉地把自己隶属于某一个朝代。而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这说明 (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辛亥革命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
C.辛亥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D.辛亥革命唤醒了国人民族意识
8. 辛亥革命是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发展”主要体现在 ( )
①主张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 ②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③以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斗争 ④要求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 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认为辛亥革命( )
A.已经取得成功 B.革命不够彻底
C.实现民族独立 D.革命组织涣散
10. 如表呈现了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在1912年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 )
A.发表《讨袁檄文》
B.开展护国运动
C.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1. 据统计,1903年到1908年,中国新式企业年均注册约44家。而从1912年开始到1921年,年均约80家,增加近一倍。此外,1895年到1911年间,中国新式企业投资总额为1 113万元。而从1912年开始仅七年时间,投资总额即达14 286.5万元。出现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实行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鸦片战争的爆发
12. 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1911年10月16日),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的颁布意味着满清帝制最终结束
C.它与《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3. “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说明“本约法” ( )
A.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成果
B.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C.肯定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
D.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先进思想
1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律宣告戒严;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其直接目的是 ( )
A.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
B.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D.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15.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其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由全体国民组织之。”这反映出 (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着力维护民主共和
C.国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
D.三民主义得到真正的落实
16.它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 000多年历史打上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1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其中“皇帝倒了”指的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开启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D.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18.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 )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2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其中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的是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滇系军阀
2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亲自祭奠一位为安庆起义死难的光复会会员,并书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孙中山祭奠的人物是( )
A.刘道一 B. 蔡绍南 C.黄兴 D.徐锡麟
22.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己为革命觉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该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萍浏醴起义D.广西起义
23.1912 年元旦,《申报》一篇题为《新祝词》的文章中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
A. 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中国封建制度彻底结束
C.中华民国己经成立 D.中华民国实现当家作主
24.小明捡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小册子,翻开一看,里面有“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的内容。其封面的标题应该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大总统誓词》 D.《北京条约》
25.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 )
①武昌起义②二次革命③护国战争④黄花岗起义
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学习西方和洋务派有何不同?
材料二 200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一生”、三个“始终”,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2)兴中会、同盟会成立的地点分别是?
材料三 青年时代,孙中山……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孙中山青年时代发生了哪两次侵华战争?根据材料归纳我们应该学习孙中山的什么精神?
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大事年表(部分)
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于翠亨村。
……
一八九二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赴澳门、石歧、广州等地开中西药局行医。
一八九五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孙中山在广州起义事泄,经澳门、香港往日本。
一九〇四年,在欧美宣传革命,组织革命团体。
一九〇五年,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一九〇七年十二月,发动镇南关起义。
一九〇八年三月,发动钦州、廉州起义。
一九一一年四月,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十二月,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一九一二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三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九一三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一九一八年五月,赴沪著书立说,规划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强调“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一、二、三,提炼一个主题,并选取材料,论述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孙中山思想转变与当时社会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等方面任选角度,展开论述,不少于200字)
答案
1-5BADDD 6-10DDABC 11-15CCBAA 16-20BABCA 21-25DBCBA
26、(1)洋务派学习的是科学技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的是政治制度。
(2)檀香山、日本东京。
(3)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答出两点即可。
27、主题: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论述:他在广州、香港等地学医、行医,治病救人。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因广州起义事泄,便辗转至英国考察西方政治。1905年,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他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从他一生的行动看,孙中山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并对此矢志不移。他把个人理想与当时社会的共同理想相结合,并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个人梦想的追求融入到“中国梦”中。他是伟大的(爱国者)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