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5 15: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林黛玉进贾府 哲思短章
一颗感恩的心
朱华贤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梦想;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的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充实。 修身名句·志向
 ?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赏读:做人行事应该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赏读: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神童诗》
 赏读:王侯将相本来不是天生的富贵种,贫穷人家的孩子发愤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好男儿应当发愤图强。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赏读: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著、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曹雪芹,名霑,号雪芹。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父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兆页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绔”“饮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 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兆页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这些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2.写作背景
《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3.审美视窗
傲骨如君世已奇
苦难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涵养了人的气质,提升了精神境界,从而,塑造了人的风骨。否则,无论其身世遭际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我们现在很少知道曹雪芹人生命运的细节,而当时与雪芹交厚的清宗室子弟敦诚、敦敏和张宜泉,彼此唱和,留诗数首,这极其珍贵的文字,使我们了解到雪芹豪放不羁、才华横溢、高谈雄辩的风貌;了解到他迭遭大故,感愤时事,倾注笔端的创作情况; 了解到他晚年生活困顿,流落北京西郊的生活概貌。除却曹雪芹家世档案材料和《红楼梦》脂评批注提供的若干信息而外,敦敏、敦诚等人的诗中关于曹雪芹的行状就是最有价值的了。尽管诗歌使我们感悟到的是凝缩在诗句中行为后面的精神,一种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一种人生的无奈,在无奈中寻找个性至上的精神,神胜于形,但毕竟更真实,更可靠。正是这种诗的灵感,复活了沉睡而冷漠的档案史料的一种灵性;注入了锈渍斑驳的文物一股生气;焕发出虫蠹风蚀的字画的一点光采。从中使我们体味、追思一代文豪的性格神韵、文采诗胆和气节风骨。3.近义辨析
(1)委屈·委曲 
辨析: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
委曲:指道路、河流、曲调弯弯曲曲的;曲折;又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它们区别在于曲和屈上。屈:强调心情,是对心理状态的表达。曲:强调曲折,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例句1:其实, 军嫂刘玉梅也想好好地向自己的丈夫诉诉苦,把自己心底的________告诉他。例句2:荀子有选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他以河流的“________”的弯度和流动的柔韧,赢得在霸主重臣面前的话语权、建言权,以此来经营自己的政治主张。
答案 委屈 委曲(2)不经之谈·荒诞不经 
辨析: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荒诞不经:荒唐离奇,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例句1:既然早有媒体指马悦凌为另一个张悟本,既然早有专家在各种公共场合批驳其________,为什么还有人相信她呢?
例句2:尽管《麦田》故事看起来________,但却能自圆其说,不枉费何平在其上花费的六年心血。
答案 不经之谈 荒诞不经(3)敛声屏气·忍气吞声
辨析:敛声屏气:不出声,不出气,形容小心肃静的样子。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而强自忍受。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形容受了气只能勉强忍着,不敢发作。
例句1:所有人________时,他也静坐了两三分钟,这才凝神拿起工具,轻轻一点,“浓墨”就浸染了大熊猫的大半边脸。
例句2:对于这种被侵权的情况,打工者不必________,可以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答案 敛声屏气 忍气吞声4.词语解释
①厮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敛声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纨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懵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劳什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互相认识。厮,互相。②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liǎn,收拢;屏,bǐng,抑制呼吸。③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④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⑤糊涂,不明事理。懵,měng。⑥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结构图示主旨归纳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介绍了贾府中一大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豪华奢侈的生活,刻画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表格中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请填表格。 提示 ①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 ②王熙凤: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③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人物描写的作用
解读: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恰当地运用描写方法,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考点链接指津:从作用看
1.肖像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身份、精神面貌等。
2.动作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态度,创造活跃的场景。
3.语言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品质,预示并推动情节的发展。4.神态描写: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5.心理描写: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6.细节描写: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有刻画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其中,“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是共有的,也就是说,“刻画人物性格”是人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如何描写好人物的出场,是长篇小说情节结构安排上的关键问题。《红楼梦》在这方面也是同样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课文中的人物出场描写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集体,有单独,按下列出场写法填入人物的名字。提示 详写: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略写:迎春三姐妹、黛玉的丫环雪雁;虚写:贾赦、贾政;实写:王熙凤、贾宝玉;集体写: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三姐妹;单独写:王熙凤、贾宝玉。 作文的详写与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那么,详略安排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考点链接①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②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就是主要的材料,要详写;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的材料,就是次要的材料,要略写。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就会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唯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
③文章的内容:以写群体为主要内容的作文,比如“我们的班级”、“我的好朋友”,不可能把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出来,也不能只写群体中的一两个人。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略写一二,使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如果只有详写没有略写,就缺少了群体的普遍性;如果只有略写没有详写,又缺少了群体的典型性。提示 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 本文对于贾母的描写笔墨不多,但这一人物的性格已经大致展现了出来。请仔细阅读她在宝玉摔玉情节中的表现,并结合前文,总结一下她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分析一下她对宝玉和黛玉的疼爱之情是否一样。她见了黛玉虽是“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但所痛者主要是自己的独女贾敏过早地亡故。刚刚“大哭”以后,就先是“笑”着戏谑地介绍王熙凤,后又“笑”着责怪、阻止王熙凤说黛玉命苦,正透露了这个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而怜及外孙女。
她溺爱宝玉,当宝玉听说黛玉没玉,发作起痴狂病,摘下“通灵宝玉”狠命摔去,她急得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贾母心中宝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兴祖业,光耀门庭。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1.文本审美
(1)围绕中心选择
作品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须,也是事理的必然。(2)人物描写别出一格
除综合运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技法(描写人物的言行、外貌及细节等)之外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迎春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做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3)环境描写典型突出
《红楼梦》的第三回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①外观。开头一段。②布局。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结构布局。③陈设。其作用是:a.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b.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宁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禧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2.写作迁移
【角度】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展示日常生活情景,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地位身份的象征,人物关系的显现;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请模仿本文,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环境描写,要求能凸显人物性格或心情。【示例】 一轮红日羞涩地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在雪白的大地上,天地一片明亮,似乎一下子驱走了严寒,让人觉得十分温暖。乔依看着妻子的笑容,不禁握着她的手,深情地望着她。他从心里对妻子说:“是的,你放心,我会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的。”乔依驾驶着小车,继续出去找工作。阳光驱散了阴霾和寒冷,温暖了大地,也温暖了乔依的心。汽车驰骋在马路上,车里传来一阵优美的旋律。看着窗外冰雪消融,阳光明媚,乔依感到心旷神怡。蓦然间,他的心里绽开了一朵久开不败的希望之花……【漫漫古典情】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宋]赵师侠《谒金门·耽冈迓陆尉》全词写得十分清淡,而清淡之下却藏着浓浓的诚挚的离愁别情。
“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中所含的愁闷心绪,与竹里疏梅、水边鸥鹭所“对照”而生的人生寂寥感,都一齐交集成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感情形象”而凸现在读者眼前。“记得旧时行处”与“水流愁不去”,终于前后呼应地点明了词中那幅看似清淡雅丽的“山水画”后所怀藏的浓挚愁情。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地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一株在偏僻遥远的山谷中生长的百合,因为守望而成为美丽迷人的“百合谷”。守望,是信念,是坚守,是期盼。
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比如真诚,比如爱情。
也许不是每条江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等到花开。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会变得深刻,心灵就会变得充实。
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追求卓越;在守望中,我们的生命将变得成熟稳健,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