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测量
第2课时 1千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基础上,认识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由于千米比较长,学生
难以直接观察或亲身感受它的实际长短,所以千米的空间概念一般需要借助学生对10米、100米等长度的认识通过推想来建立。围绕千米的学习,本节课安排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通过操作活动体会10米、100米的实际长度,为推想1千米有多长做好铺垫;第三个问题在认识100米的基础上,借助实际情境想象、认识1千米。最后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牌,和单位直接的换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谁能举例说出1毫米有多长? 师:1厘米和1分米呢? 师:谁能比划出1米的长度? 师:下面老师出几道题,大家想一想,填一填。 教师展示课件,出题题目。 6分米=( )厘米 50分米=( )厘米=( )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师:大家对之前我们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和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生:两分硬币厚度约1毫米。 生:手指宽度约1厘米,一拃长约1分米。 学生展开双臂比划1米的长度。 生1:60 生2:500;5 生3:70 生4:8 通过复习长度单位引入本课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10米有多长?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展开双臂大概是1米的长度,那请大家思考一下需要几个人才能站成大约10米长? 师: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师: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步大概的距离,请思考10米大概要走多少步呢?让我们测量一下吧。 教师安排两人一组完成活动。先合作在地面量出10米长的一段距离,标上起点和终点,再用自然均匀的步伐走一走,看看可以走多少步。 师:请同学们量一量我们的教室大约有多长? 学生实际量一量,看一看,更精准地感受10米的长度。 2.100米有多长?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吗?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才够呢? 师: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呢?我们去操场上走一走,量一量吧。 教师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测量,先确定100米的长度,标明起点和终点,再走一走。 师:注意走的步伐要自然,均匀。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是100米长呢? 3. 1000米有多长? 师:1000米有多长呢 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 师:如果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算一下,沿操场走几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 师:10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呢? 师:1000米的距离远不远? 师:千米是很大的长度单位,像这样表示比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知道1千米是多少米吗 师: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与千米有关?大家思考一下。 师:同学们真的很善于思考,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每小时跑的路程都可以用千米表示。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教师出示课件。 成人每小时可行5千米 。 自行车每小时可骑行15千米。 公共汽车每小时可行驶60千米。 火车每小时可行驶120千米。 高铁每小时可行驶260千米。 飞机每小时可飞行800千米。 4. 想一想,说一说。 师:请同学看看这个标示图,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 km, 1 km=1千米=1000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把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再复习一下吧。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学生思考以后回答。 生: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的距离大约是10米。 学生思考,摇头表示不知道。 学生相互测量,得出一步约在40厘米~60厘米。 学生在标好的10米长度内走路,数出步数,得出结论:走10米大约20步。 生:我们的教室长是10米。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10名同学手拉手大约有10米长,全班共40名同学,大约有40米长,不够100米。 生2:大约需要10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才能够100米。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测量。 生:一步大约半米,走1米要2步,走100米大约200步。 生:我们体育课上进行的50米跑,跑到50米再跑回来就是100米。 生:10个100米跑道的长度是1000米。 生:沿操场走五圈就是1000米。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走100米大约需要200步,走1000米大约需要2000步。 生:需要这么多步呀!1000米真是太长了! 生:1千米=1000米。 学生思考讨论。 生:我们的平时乘坐的汽车一小时跑的距离一般用千米表示。 生:飞机速度也快,它跑的距离一般也用千米表示。 生:我知道啦!2 km=2千米=2000米,表示我们距离金山寺还有2000米。 生: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实际做一做,,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通过学生直观感受10米的长度,再到计算100米的长度需要的人数及走的步数,感受100米的长度。 通过学生熟悉的100米的跑道,感受10个100米也就是1000米的长度。 用步数来测量1000米,感受1000米的长度。 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感受1千米的距离比较远,了解“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有效地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本节的难点。
环节三 巩固新知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2.填一填。 4千米=( )米 9分米=( )厘米 2000米=( )千米 500厘米=( )米 30毫米=( )厘米 4千米400米=( )米 7厘米=( )毫米 3千米25米=( )米 2750千米=( )千米( )米 7308千米=( )千米( )米 3.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 5千米20米○5020米 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 4.小明步行去青少年宫,他每小时走4千米,2小时后,离青少年宫还有1000米。小明家到青少年宫有多少千米? 师: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1000米=1千米。 生:米;千米;千米;千米;米;米 生1:4千米=(4000)米 9分米=( 90 )厘米 生2:2000米=( 2 )千米 500厘米=( 5 )米 生3:30毫米=(3)厘米 4千米400米=(4400)米 生4:7厘米=( 70)毫米 3千米25米=(3025)米 生5:2750千米=(2)千米( 750)米 生6:7308千米=(7)千米( 308)米 生1:2000米=2千米,2000米﹤3千米。 生2:5千米=5000米,5千米20米=5020米。 生3:4千米=4000米,4100米﹥4千米。 生4:8千米=8000米,8000米﹤8006米。 生:4×2=8(千米) 1000米=1千米,8+1= 9(千米) 答:小明家到青少年宫有9千米。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掌握新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用字母km表示。 生3: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1千米=1000米。 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环节五 拓展延伸 世界上最长的三条河流 非洲的尼罗河(全长约6600千米)。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全长约6440千米)。 中国的长江(全长约为6300千米)。 你知道吗?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全长约1956千米,其中有960千米的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700千米。 拓展学生视野的数学文化内容,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