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真奇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真奇妙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7-25 15: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材料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人造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合成材料)化学变化二、神奇的化学变化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4.化学反应的表示:5、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热能、光能、电能)的变化6、绿色化学:从源头上阻止污染。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伴随能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67化学变化中的现象1.镁条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物质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3.金属锌和稀盐酸反应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变为红色生成无色气体生成蓝色沉淀三、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是由分子 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原子 H 氧原子 O H H
O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 : H2O物质是由分子 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气 : H2氢气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气 : O2物质是由分子 构成的原子
离子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Au食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NaCl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Au食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NaCl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药品的取用液体倾倒滴加固体粉末块状三、物质的称量 : 天平
量筒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一少” (2)取出和剩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二、物质的加热 : 酒精灯四、仪器的连接和洗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与评价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例1.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典例探究B疑难解析1.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得物质不同的物质,而不是指在外形或状态上不同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发生。但不能根据现象
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如C选项·山东教育版例2.(2010.泰州市)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I 类型一 常见仪器的选择和使用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DGBC或I或C、I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 B C DC例3.(2010·娄底)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D真题归类示例例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1g以下用游码)样品,称量后发观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他实际称量的样品
质量是多少克?
答案:样品实际质量为11.4 g 典例探究方法技巧 例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如果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7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小于6毫升 B. 等于6毫升
C. 大于6毫升 D. 无法判断典例探究C量筒读数技巧量筒读数时,要求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而俯视或仰视均会对读数产生影响。此时可通过画图来判断。例6. 实验探究题
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 。A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C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B挑战自我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挑战自我C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挑战自我D4. 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
A. 大于20ml   B. 小于20ml 
C. 等于20ml   D.无法判断挑战自我B 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用于
实验,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
C.添加食盐 D.减少食盐挑战自我D6.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 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挑战自我B7.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一小块,把它投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层,
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产物为?????????????? 。
(4)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该同学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小三外焰﹥内焰﹥焰心水和二氧化碳C谢谢!再见! 作业2、完成第一单元习题1、复习第一单元3.记住下列化学符号
碳:C 镁:Mg 铜:Cu 铁:Fe
氧气:O2 氢气:H2
水:H2O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氧化镁 M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