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县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考试试题
子焉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囊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
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敕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
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
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
年而有晏子焉
B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
年/而有晏子焉/
C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
年而有晏子焉
D.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
年/而有晏子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终善遇之”的“善”指友好地,与《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善”相同。
B.“及小白立为桓公”的“及”指等到,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的
“及”含义不同。
C,封邑,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如《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
者封邑,小者尊爵。”
D.包茅,古代祭祀时滤酒用的包扎成束的菁茅草。楚王在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的
贡品,就有这种茅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牙宽容大度,管仲因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不因为这种事情而说他的闲话。
B.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后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协同帮助下得以成就霸业,一举匡正
天下。
C,管仲认为鲍叔牙了解自己,比如鲍叔牙知道管仲多次被辞官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遇
上时机。
D.管仲执政,善于将祸患转变为祥福,将失败转化为成功,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权衡利害
得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4分)
译文:
(2)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4分)
译文:
14,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管仲的?请根据选段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
【高一下学期月考考试试题·语文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