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电影院
教学内容:电影院(课本第 36~37 页)。
教学目的: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
算,体会估 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 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并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电影院情境图) 笑笑想组织 500 人看电影,电影院共有 21 排座位,每排可坐 26 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思考后提出如:
生 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生 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座位?
生 3:还剩多少个空位?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并提出“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展示方法
1.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上节课学过的,让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探究后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20×25=500(个) 500=500所以够用。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生:估算 26×20=520(个)520>500 所以够用。
答:电影院的座位够。
小结:把已知的数据和稍小一些数据,结果就大于或等于要求的数据,那么原来数据的结果就一定大于要求的数据。
2.解决问题“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提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列出算式。
师巡回帮助个别学生。 板书:26×21=
师: 这是某某同学列的算式,大家赞成吗?(让该生在大家的 赞同声中体验一次成功) 不通过计算,估算找计算结果的范围。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说算理(代表小组)
生 1: 26×20=520 26×1=26 520+26=546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计算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生 2: 26×21=26×3×7 =78×7 =546 生说算理: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的乘法。
生 3:展示 2 6 × 2 1
生说算理:与生 1 的算理相同
师板书,答:这个电影院一共有 546 个座位。
师: 哪种算法和你算得相同?哪种算法是你没有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并交流。
师组织全班交流。
生 1、生 2 的两种横式算法,有一个共同的策 略把未知的乘法转化为已知的乘法或加法;
生 3 竖式计算与生 1 算法 算理相同,仅是用不同的形式描述算法过程。
3.(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2)这道题怎么估算呢?
学生和同伴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生1:把12看成10,38×10得380,
生2:把38看成40,40×12得480
师总结:得数应该在380和480之间。我们用竖式计算一下,是不是这样。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同时指名板演。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估算可以快速估出的数的大致范围。
2. 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在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列竖式时,末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哪一位的数去乘的,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的数对齐,哪一位的数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近几十,最后把每次乘得的积相加。
四、拓展应用
第 37 页“练一练”
(1)第 1、2 题,注意进位问题。
(2)第 3、4 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题。
(3)第 5 题,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去算。
五、课堂小结
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要想学好数学不但要做到细心观察,积 极动脑,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电影院
1.估算:
2. 笔算:
(1) 26×20=520 26×1=26 520+26=546
(2) 26×21=26×3×7=78×7 =546 (注意进位)
3.竖式:2 6 × 2 1 = 5 4 6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