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望庐山瀑布说课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望庐山瀑布说课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5 10: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望庐山瀑布
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很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根据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学会庐、照、挂 、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法和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时,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自己阅读、比较朗读、共同学习等学习方法。
庐山风光
庐山风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主要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静夜思》等。
初读感知,感悟语言美。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望 庐 山 瀑 布
















yān

yáo
chu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
香 炉
瀑布附近的水汽,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紫色。
紫 烟
再读诗歌,理解诗句:
太阳
照耀
飘浮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遥 看
从远处看

悬挂
河流,这里指瀑布。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指很高很高
三 千 尺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九 天
银 河

笔直
怀疑

古人指的是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
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读古诗,体会诗中字的作用。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些词用得好?
再读诗歌,感受用词之妙:




遥看瀑布挂前川。
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写出了瀑布云雾缭绕的美。

“挂”写出了瀑布的高、直、陡。
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配乐诵读,想象诗歌画面。
结构梳理
远看
联想
一条白练挂山前
雄伟壮丽
以为银河从天落
望庐山瀑布
课外拓展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课后作业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