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重返
联合国
1971年10月
尼克松访华
1972年7月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1972年9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本课时间轴
1978年——至今
70年代成就
改革开放后成就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探究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5年4月25 日,董必武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占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时间
会议
内容
意义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却长期被联合国排斥。排斥在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57年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材料一】中国部分纪事年表
【材料三】两阿提案投票情况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原因一: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原因二:
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
原因四:
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原因三: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探究二:
中 美 建 交
中美建交过程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先后经历了敌对—正常化—建交的过程。
敌对
正常化
建交
“小球转动大球”
二、中美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推动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三、中日建交
新增建交国家
70年代迎来了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
70年代外交成就
探究三:
全 方 位 外 交
时间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外 交 举 措
改革开放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举措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四、全方位外交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②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外交成就
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四、全方位外交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第四次亚信峰会
(2014.4)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11)
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2016.9)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5)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7.9)
外交成就——③会议
四、全方位外交
1901年中国同美德英法等11国
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任人宰割
参与者、建设者
贡献者、引领者
外交弱国
外交大国
外交强国
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
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旁观者
中国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成为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提供了许多中国方案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断提高中国综合国力!
四、全方位外交
时间
政策
主要措施
成就
影响
改革开放后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②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 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四、全方位外交
重返
联合国
1971年10月
尼克松访华
1972年7月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1972年9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本课时间轴
1978年——至今
70年代成就
改革开放后成就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022年湖南衡阳)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D
真题演练
(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改善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实行了对外开放
C.推行全方位外交 D.建成了小康社会
A
真题演练
(2022年重庆B卷)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安排,《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 )
A.中美双方都有意改善两国关系
B.中美双方彻底结束对抗状态
C.中美关系的缓和始于民间交往
D.中美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A
真题演练
(2022年湖南怀化)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这些反映出中国外交
A.出现了和各国建交的热潮
B.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逐渐正常
B
真题演练
谢 谢
历史是划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