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花的学校
第1课时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
作者简介
1.认识“荒、笛”等5个生字,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想象出课文描写的画面。
3.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会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身边的事物。
学习目标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luò
huānɡ
dí
wǔ
kuánɡ
fá
jià
hù
suǒ
ɡòu
cāi
yánɡ
bì
(落日)
(荒漠)
(鸣笛)
(跳舞)
(狂风)
(罚款)
(暑假)
(互助)
(住所)
(能够)
(猜谜)
(表扬)
(手臂)
多音字
假
cháo(朝着)(百鸟朝凤)
zhāo(朝霞)(朝三暮四)
jiǎ(假装)(假模假样)
jià(假期)(暑假)
朝
2.给诗歌划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狂欢的舞的场景。
第二部分(3、4):想象花朵们在地上的学校上学、做功课的样子。
第三部分(5、6):想象雨来后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衣裳冲出来。
第四部分(7—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自己的妈妈扬起双臂的情景。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课文解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交代了花儿出来的时间是在六月。
拟人句:“润湿”“走过荒野”生动形象表现出六月的美好,“吹着口笛”可以看作对花儿的欢迎。
想象东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是什么样子的。
赋予“东风”以人的行为,“走过”“吹着”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荒野的动态。
课文解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想象:花会从哪些地方跑出来?
泥土里、草地里……
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勾出文中相关词语、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未开放前,在泥土里汲取养分,等待开放。
把花儿比作上学的孩子,把花儿汲取生长所需的养分比作做功课,生动形象。假设罚站的情节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童趣。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雷云拍着大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碰触”“拍着大手”是人才有的动作,但是句中用来写树枝的摇晃和雷云的碰撞,这种手法是拟人手法。
花孩子是什么时候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的,它们跑出来干什么?
花孩子是在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的;它们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抓住“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这两个句子,理解第7自然段。
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是没有约束的,太阳对星星的爱是温暖的。该段写出了孩子对太阳般的温暖和天空般自由的渴望。
思考:花孩子着急着要到哪里去呢?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急急忙忙呢?
花孩子们着急回到天上的家里。因为他们想念妈妈,所以想赶紧回家。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
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课文解读
大自然
你知道花孩子的妈妈是谁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课文解读
结构图示
花的学校
跳着狂欢的舞
关着门做功课
下雨冲出学校
回家拥抱妈妈
童真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