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统一全国 ②国力强盛 ③制度创新 ④开凿大运河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说法与隋场帝无关的是( )
A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 .正式设置进士科,接照考试成绩选拔人オ
3.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
①编订户籍
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卫青反击匈奴,安定了北部边境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5.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帝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6.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秦灭六国 B .魏灭蜀汉 C .西普灭吴 D .隋灭陈朝
7.自夏朝以来,统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下列对结束自三国时期到南北朝长达230余年分裂局面做出重萎贡献的人物是( )
A .秦始 B .杨坚 C .李世民 D .成吉思汗
8.与秦朝命运相同,都呈现短暂而繁荣特点的是( )
A .隋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清
9.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思想自由
D .以德取才
10.“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该篇檄文痛斥的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11.用“昙花一现”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
A .经济繁荣
B .二世而亡
C .短暂而繁荣
D .节俭盛行
12.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 .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 .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 .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D .都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13.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揺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14.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 .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 .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1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C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D .大运河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史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史料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1-5.CDBAA
6-10.DBAAB
11-15.CACAB
16.(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胡曾持否定态度,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乘龙舟巡游是隋亡的重要原因;皮日休持肯定态度,认为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代,利大于弊。
观点: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过度消耗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