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第二单元 第7课 背影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差使(chā) 踌躇(chóu) 赋闲(fù)
B.交卸(xiè) 奔丧(sànɡ) 狼藉(jí)
C.典质(zhì) 琐屑(xiāo) 举箸(zhù)
D.拭干(shì) 蹒跚(shān) 颓唐(tu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勾留 惦记 晶莹 脚夫
B.游逛 惨淡 警醒 珊栏
C.亏空 赔偿 浦口 嘱咐
D.熟识 行李 料理 妥帖
3.结合句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颓唐:
(2)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狼藉:
(3)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触目伤怀:
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
D.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出父亲对世态炎凉的不满和无奈。)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背影》一文后,同学们深受感动,班委会决定召开“父爱如山”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渲染班会气氛,请你推荐一首描写父爱的歌曲作为主题音乐。
答:
(2)有一位同学写了一首小诗赞美父爱,请你补充出横线上的内容。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
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
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
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
努力时, ;
成功时, 。
(3)父亲在我们的成长中倾注了浓浓的爱,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懂得感恩与回报。日常生活中你会做哪些事来报答父亲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文章第6段,完成6~9题。
6.这段文字真切感人,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
,并写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
7.选段中写父亲外貌时,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作者不惜笔墨写服饰的颜色,其用意是什么
答:
8.“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的“似的”一词能删去吗
答:
9.选段中两次写到“我”的流泪,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三、美文品析
(2012·临沂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
①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②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③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④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思念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⑤那时候,父亲在农村。阳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⑥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地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⑦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地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⑧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⑨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⑩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3期)
10.品味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1.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 试简要分析。
答:
1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第③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
答:
13.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 (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
答:
四、写作练笔
14.【写法借鉴】作者所写的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深深铭刻在无数读者心中。这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词的使用。
【片段仿写】请你用心观察自己父母在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细节,仿照文中的写法,用上几个恰当的动词,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差”应读chāi;B项,“丧”应读sānɡ;C项,“屑”应读xiè。
2.【解析】选B。“珊”应为“栅”。
3.答案:(1)衰颓败落。 (2)乱七八糟的样子。 (3)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4.【解析】选D。“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主要体现了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表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5.答案(示例):(1)刘和刚演唱的《父亲》。
(2)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 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3)①每天为父亲做一件小事。如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端杯水、捶捶背、揉揉肩。②找时间与父亲聊天,了解父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父亲对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6.答案: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或父亲的背影)
7.【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外貌描写作用的理解能力。应结合家庭的状况来考虑。服饰的颜色烘托了家境、渲染了气氛,注意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去领悟。
答案:“黑色”刚好反映了家庭困顿,与全文气氛一致。
8.【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体会能力。联系“似的”这个词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买橘子的艰难理解即可。
答案:不能删去。“似的”在句中是“好像”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父亲的“轻松”只是一种姿态,是怕“我”为他担心;同时也是父亲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心里却觉得高兴和踏实的体现。其实面临家境的惨淡和求职的艰难,父亲是无法“轻松”的,所以加上“似的”更能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9.答案:第一次是被父亲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艰难给“我”买橘子而感动地流泪;第二次是和父亲分别,因依恋和牵挂父亲而流泪。两次流泪既能烘托出父亲的背影感人至深,又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感激与牵挂,突出了父子深情。
10.【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分析能力。阅读第④⑤段,从这两段中找关键语句,总结蓑衣的“辉煌”的主要表现,注意句子的简洁性。
答案:①从久远的古代就备受重视;②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的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可以)
11.【解析】本题考查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阅读第④至⑩段,从这几段中找出蕴含蓑衣情感的语言加以分析,如“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等句子,总结时注意简洁性。
答案:①自古以来备受重视的喜悦自豪;②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③感受父亲温暖的感动;④被闲置的无趣和寂寞;⑤被遗忘的失望与伤心。
12.(1)【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析能力。紧扣父亲的行为分析,如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的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看出他感情深沉。
答案: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
(2)【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做此题,应结合全文父亲对蓑衣的感情回答,父亲劳作时,回到乡下修缮老屋,即使把蓑衣挂在土墙上,也时刻不忘蓑衣。
答案:没有忘记。因为:①父亲多年在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劳作,与蓑衣结下了深厚的感情;②文末,了解父亲的“我”断定父亲不会忘记;③修缮房屋预示着父亲将来还要回老家,那时自然会看、会想、会披蓑衣的。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能力。从构思来看,作者以“蓑衣”行文,结尾又点明“默默流泪的蓑衣”,蓑衣是线索;从表达效果看,作者赋予蓑衣以人的思想,非常形象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案: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②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起到了贯串全文的线索作用。
14.答案(示例):周末返校时,父亲执意要送我到车站。风雪中,父亲一直站在我身边,笑呵呵地一手撑着伞,一手搂着我的肩膀。直到车来了,我跳上车,渐渐远去,父亲还在原地笑呵呵地挥手。我的眼睛禁不住潮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