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达标训练检测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达标训练检测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5 12:1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训练·达标检测 第四单元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繁衍(yǎn)  胚胎(pēi)  细胞(pāo)  脊椎(jǐ)
B.两栖(xī) 哺乳(bǔ) 鳞片(lín) 分泌(mì)
C.皮囊(nánɡ) 渗透(shèn) 蟾蜍(chán) 开辟(pì)
D.匍匐(fú) 濒临(pín) 鲫鱼(jì) 切实(qiè)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胁调。
B.一切准备就序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C.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极的进行曲。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
(2)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
(3)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    )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级拟开展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某位同学办科技手抄报,他已想好了一个栏目,请你帮他再拟定两个栏目。
栏目一:走近科学家
栏目二:      
栏目三:      
(2)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论:

二、课内阅读
阅读《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完成5~9题。
5.节选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
A.动物的克隆      B.有性繁殖
C.植物的克隆 D.克隆是什么
6.选文第2段中“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一句中加点词语“正常”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7.选文第3段文字引用孙悟空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答:

8.“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答:

9.文中使用了英语和希腊文,其作用是 (  )
A.使得文章形式多样,富有文采。
B.说明“克隆”的普遍性。
C.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词意。
D.突出“克隆”的研究价值。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宇航员的衣服脏了怎么办
①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但在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旅行中,这还真是无奈的选择。首先,空间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地方用来放衣服。其次,将一磅货物从地球送到空间站,要花掉五千到一万美元,因此,每次只能优先运送重要的食物、科学仪器等物资。衣服嘛,多穿几天又不会破……所以,据宇航员们回忆,他们在太空中平均一周才换一次衣服。
②其实,不换衣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卫生。因为在太空站里,衣服不像在地球上那么容易弄脏。这里的宇航员生活在温度恒定的环境里,而且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活动起来也不消耗太多体力。所以宇航员们很少出汗。但是,为了防止骨骼和肌肉在这种没有重力的环境下萎缩,宇航员们还是需要做些体力锻炼的。因此,他们贴身穿的衣物仍然得定期更换。只是,这些衣服“坚持”的时间会比在地球上长多了。
③既然不能洗,换下来的脏衣服也就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堆在空间站里,等待变成“太空垃圾”了。然而,当宇航员们结束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这些越来越多的脏衣服又要冒出来找麻烦了;宇航员们是乘坐航天飞机“回家”的,在这些“专机”上,除了宇航员和他们的私人物品,还得带上很多实验仪器设备、记录资料……名额有限啊,哪儿还有给脏衣服留的地方呢
④可是,把这么大包的脏衣服都丢在宇宙里,简直就是给地球人抹黑嘛!最后,科学家们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原来,俄罗斯的航天局研制了一种无人驾驶的货运太空飞船,这种飞船是一次性的,当它把宇航员需要的货物运到空间站之后,宇航员们就把空间站里堆积的垃圾装进去,而这种飞船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返回地球。但当它飞进大气层之后,会自动被烧毁。这样,脏衣服就可以和其他的太空垃圾一起,化为“天边的一道流星”了。
⑤还有个另类的主意是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想出来的。他到达空间站后,想在这里种些蔬菜,但太空里没有土壤。于是,他想到用自己换下来的旧衣服缝制成球形,把一些碎纸巾、纱布头之类的废物填充在里面——嗯,你在大街上可能见过那种一浇水头上就会长出绿草的小人吧 那个就是用填充了锯屑的纱布缝成的。这位宇航员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做好这些废料球之后,他再把种子放在里面,浇水种植,很快,种子就发芽了。看来,这位宇航员的环保意识真够强的,把“废物利用”的精神都发扬到太空里了。
⑥为了减少太空垃圾,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解决方案。细菌分解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根据一些学者的设计,细菌不但可以分解掉包括脏衣服在内的垃圾,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宇航员们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但这种设想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还无法实现。不过,在不远之后的未来,当人类考虑移居到太空中生活时,这个设想可就要起大作用了。
(选自《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2年第5期)
10.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第①段中“听起来虽然是个‘懒人’的办法”这一句中,“办法”一词具体指什么
答:

11.第⑥段中说“宇航员们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太空中使用”,你认为句中的“新的”一词可否删去 为什么
答:


12.说说“将一磅货物从地球送到空间站,要花掉五千到一万美元”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13.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文中科学家们处理换下来的脏衣服的方法有哪些。
答:


四、写作练笔
14.【写法借鉴】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列举葡萄、仙人掌、草莓繁衍后代的例子,告诉读者什么是克隆,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片段仿写】请你借鉴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针对某一种现象,写一段1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A项中的“胞”应读bāo;B项中的“栖”应读qī;D项中的“濒”应读bīn。
2.【解析】选C。A项中“胁”应为“协”;B项中“序”应为“绪”;D项中“极”应为“集”。
3.答案:(1)列数字 (2)下定义 (3)举例子
4.答案:(1)示例:科技成果展 科学小制作
(2)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或“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纸获得科学技术信息”)
5.【解析】选D。选文主要介绍了克隆的含义。
6.【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首先理解“正常”的意思,然后结合句意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正常”表限定,排除特殊繁殖情况,用词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解析】此题考查对引用故事作用的把握。选文先讲了克隆的含义,然后举孙悟空的例子来说明,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答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的含义,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把握。根据常用说明方法的特点判断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语句内容体会说明方法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答案:举例子。以常见的无性繁殖现象作为文章的开头,通俗易懂。
9.【解析】选C。使用了英语和希腊文能更清晰地说明克隆的含义。
10.【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结合本段及下文中说明的内容判断,指延长更换衣服的周期。
答案:具体指延长更换衣服的周期。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首先表态“能”或“不能”,再结合句意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不能删去。因为利用细菌分解脏衣服产生热量和一些化学物质,人类还没有在太空中使用过,是一种新的能源,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表达作用的把握。可以结合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晰地说明花费的钱之多,进而形象地说明了一磅货物从地球送到空间站所花费的代价太大。(意对即可)
13.【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④⑤两段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利用一次性的飞船,将脏衣服带到大气层自动烧毁;把脏衣服进行“废物利用”,缝制成废物球种植蔬菜。
14.答案:放在水里的筷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看起来变弯了,水里的石头看起来变近了,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从侧面看,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凡此种种,都是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称为“光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