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第20课 落日的幻觉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落日的幻觉及成因
2、 了解文章说明的顺序及方法
3、 理解本文语言的准确、生动性
4、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辩证对待生活中的幻觉。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出示落日图片
学生读PPT1:
在夕阳的余辉里,凄婉的楚地音乐响起,霸王扬起头颅,拔剑自刎,殷红的血染尽最后一丝惆怅;
在落日的寂寥中,倾国倾城的王昭君粉泪盈盈一步三回地走向陌生的蛮夷之地,凄厉的风撕扯着离别的心;
在如血的残阳中,剑客荆轲胆气如虹仰天长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2、教师导入:自古以来,夕阳,总是为悲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涂抹着悲情的色彩,让人叹惋,让人感伤。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到,如此美丽的夕阳,竟然是我们眼睛一厢情愿的幻觉。
下面,我们就走进美丽的夕阳,走进关于幻觉的诠释。(板书课题)
3、解题:课文内容猜测(幻觉及成因)
2、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提炼有关幻觉及成因的重点信息语句。合作完成课后表格。(板书)
1、 学生轻声读,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2、 交流并展示。
3、 结合表格分析
(1) 颜色深黄、殷红----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2)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3)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眼睛的叠合效应
(4)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的原理
(5) 太阳好像变大了----未说明原因,各种仪器观察证明其实并没有真的变大
备用:文章的末段说: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可是文章并没有象前几段那样进行科学的解释。你能否借助适合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解释。21教育网
3、 说明文知识梳理
1、文章介绍日落的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事理说明文
2、从现象到本质(原因)→逻辑顺序(板书)
3、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板书)
四、体会“描写”(板书)
1、出示教师修改后文字
其实,日落的景象同样美丽.西方地平线上的太阳深黄殷红,显得如此之大,接近地平线时变扁;若天空有云,会出现蓝灰色的暗弧,暗弧外面还有亮弧;同时会出现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并消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结合相关句子,比较分析描写的特点。
3、突出描写的作用→生动、增加阅读兴趣(板书)
五、探究,迁移情境能升华
作者用这么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落日的幻觉仅仅是为了增加阅读兴趣吗?作者写这篇文章你感觉还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1cnjy.com
备: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作者难道仅仅是为了揭示落日的幻觉这种现象吗?”
例:
我们不要被别人所构筑的假象所迷惑。
我们应努力探寻幻觉背后的真实。
我们可以诗意地对待、享受生活中并不真实的幻觉。
五、布置作业
人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认为这句话讲的是对的还是错?说说你的判断和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落日的幻觉(现象)-----描写生动
↓ 逻辑顺序
产生的原因(本质)-----说明准确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