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桥之美》导学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课前预习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吴冠中: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煞( ) 颐和园( ) 险峻( ) 点缀( ) 孕育( )
2.解释词语
驻足:
销魂:
前瞻后顾: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二、自主互助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2.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3.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三、合作探究
1、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2、说说四幅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地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展示反馈
五、精讲点拨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作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为什么说 “发闷的”苇丛作了一次“深呼吸”?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残月,也令画家销魂!作者为什么单选早春天气和石桥?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趣。为什么说“形与色”的乐曲?
六、巩固拓展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