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三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三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5 12: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 三峡》练习题
给下列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嶂( ) 啸( ) 溯( ) 漱( )
巘( ) 襄( ) 奔(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 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第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 __ _ , _ 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 __ _ , _ 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③文中用“___ __ _ , _ 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 __ _ , _ 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④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⑧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⑨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5.从全文看,第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6.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 )一句相对应。
7.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8.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9.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10.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