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5 11: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芦花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法指导】
阅读小说,要抓住人物这个核心要素
这篇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贯穿故事始终,全文情节以及老英雄的传奇色彩,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充满水乡气息,富有诗情画意,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知识链接】
题目解读:
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小说充溢着浓厚的传奇色彩。已经六十多岁,本应安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多次穿过封锁线,护送干部,为淀里的同志送去柴米油盐、军用粮草,而且从不带一只枪,却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干瘦如鱼鹰,但精神矍铄,他赤手空拳,却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消灭了十几个鬼子,在这种浓厚的传奇色彩中,老人丰富而鲜明的个性得以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走近作者:
孙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记事》等。《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疟( )子 寒噤( ) 仄歪( ) 泅( )着
飒飒( ) 张皇( )失措 转弯抹( )角
打牙跌( )嘴 黄稍( ) 吆( )喝
竹篙 ( ) 提( )防 穿梭 ( )
趴( ) 扒( )
2,解释字词:
提防---- 央告----
尖利---- 能耐----
悠闲----- 仄歪-----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张皇失措-----
3,《芦花荡》的作者是 现代作家 。《芦花荡》的姊妹篇是 (《风云初记》《荷花淀》)。
4.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 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
自主互助
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记叙了那些事情?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找出来分析。
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5、质疑:
三:合作探究
(1)“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这句中的“又”字表明了什么?
(2)第58段的“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老头子在船上开始是“有一篙没一篙的撑着船,剥着莲蓬”,后来“张皇失措”,这一系列动作有什么用意?
(4).“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没转”有什么作用?
(5).“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61段中“砸”这个动作有什么作用?
质疑:
四,展示反馈
五,精讲点拨
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其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六:巩固拓展
小结: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课文中的老头子就是一个真实,可爱的老英雄,他以英勇的斗志和非凡的智慧保卫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胜利。从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中,传达出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昂扬乐观的斗争精神。他的行为告诉我们,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延伸: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 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