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7 16: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2.25亿年前
大陆是......那时的恐龙......5000万年前
大陆......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
南美洲北美洲印度现在大陆成了......恐龙的世界原角龙鹦鹉嘴龙梁 龙鸭嘴龙三角龙剑 龙甲 龙慈 母 龙嗜鸟龙双冠龙异齿龙恐爪龙与栉节龙异 特 龙霸 王 龙翼龙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在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化石证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场,是日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记者:中新社
恐龙蛋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介绍 阿西莫夫,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他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岁那年,即1938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二次大战后,阿西莫夫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阿西莫夫升任波士顿大学副教授。1958年阿西莫夫辞去了波士顿大学的教职,成了职业作家。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遗骸(hái )
蟾(chán)蜍(chú )
褶(zhě )皱
鸟臀(tún)目
两栖(qī )
追溯 (Sù)
天衣无缝(fèng) 读准字音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迷题。不同领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根据大陆漂移假说,佐证了在不同领域内发现会对其他领域产生的影响,从而写成此文。
探寻背景整体感知科学家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推理得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整体感知科学家们由
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
推理得出了
地壳在进行缓慢而不可抗拒的运动的结论。
说明方法-举例子 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说明方法-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分三部分。
一 (1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二 (2~14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三 (15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课文结构展示(总 起)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分 说)(总结)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问题主题思想 文章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
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各门科学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比如:要学好语文,不仅要看文学方面的书,还要认真学习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只有这样,才算树立了大语文观思想,为将来更好地工作打好基础。否则,不会融会贯通,一身书呆子气,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小结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