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
1.[2022·杭州期中]下列仪器中,哪一组既能被加热,又能用于物质的反应( )
A.b和c B.d和g C.b和e D.e和g
2.[2022·杭州期中]下列测量数据:0.326 0米,3.26米,32.6厘米,326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毫米、分米、厘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厘米、分米、毫米、米
3.[2021·杭州月考]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主要是因为( )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4.下列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食盐能溶解于水中
B.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
C.对鸡蛋沉浮的观察必须借助工具
D.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药匙取用食盐
5.[2022·台州期中]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 mL和1 mL,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 mL和13.9 mL,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 cm3
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个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6.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形描述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描述的是( )
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观察小鸡在一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7.一次国王故意刁难阿凡提,让他在众臣面前说出眼前池塘里有多少桶水,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有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有池塘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十桶……”这则故事说明了(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测量前应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C.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待测物体的大小
D.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8.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 ℃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内径粗细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9.[2021·杭州期中]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量为6 mL(见图)。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6 mL的糖浆( )
A.3 mL B.6 mL C.9 mL D.12 mL
10.[2021·杭州月考]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的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11.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量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圆柱体周长的实验( )
A.因实验方法错误,测量结果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测量结果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二、填空题
12.[2021·杭州期中]秋冬交季,流感高峰时期,医务室的校医每天为同学们进行体温监测。
(1)体温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校医正确使用体温计,测得小爱的体温如图所示,为______℃,随后用未甩的此体温计先后为小建和小兰两位同学直接测量体温,小建为38.6 ℃,小兰也为38.6 ℃,由此可知小建与小兰中一定有人发高烧,确定要及时治疗的是________。
(2)小爱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后有如下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体温计能准确到0.1 ℃
B.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 ℃
C.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 ℃之间
D.体温计的形状接近三棱柱形,主要是为了美观
13.(1)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会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会导致测得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内径为D2的一个圆环内,如图2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杭州月考]为测量人的反应快慢,A、B两位同学按图甲所示做好准备,直尺保持竖直状态,零刻度线端朝下且位于被测试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A同学突然松开直尺,B同学仅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夹住,记录B同学捏住直尺的那个位置的刻度。重复上述实验,求出平均值。再让B同学在听音乐时,进行上述实验。接着A、B同学交换角色,再重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试者 A同学 B同学
不听音乐 听音乐 不听音乐 听音乐
刻度距离/厘米 21 23 17 19
(1)为准确比较A、B两位同学的反应快慢,实验时应尽可能控制相同的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人的反应快慢。
(3)听音乐对A、B同学反应快慢都有影响。若直尺在下落时通过的路程s与时间t存在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则受“听音乐”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填“A”或“B”)同学。
15.[转化·平移法]小高同学用量筒测量家中热水瓶软木塞的体积时,她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得软木塞的质量为m。
②量筒内盛一定量水时的读数为V1。
③把铁块放入水中时量筒的读数为V2。
④把铁块和软木塞捆在一起放入水中时量筒的读数为V3。
(1)同学认为她的实验操作中有些步骤是多余的,你认为多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在实施实验时发现软木塞太大了,没有合适的量筒。她找到一只溢水杯,先装满水,再放入捆在一起的铁块与软木塞,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入量筒________ (填字母)中并读出体积。
A.量程为 200 mL、最小刻度值为5 mL
B.量程为100 mL、最小刻度值为1 mL
C.量程为50 mL、最小刻度值为2 mL
D.量程为 10 mL、最小刻度值为0.2 mL
(3)小高同学测了三次,但发现三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很大,这有可能是因为热水瓶的软木塞吸水引起的,请你想出一种办法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明同学从玩具电动车中拆了一段细铜丝(漆包线),经测量长度为h。他想进一步测量其体积,但家里没有量筒,身边的测量工具仅有毫米刻度尺,怎样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其体积呢?请你帮他写出实验步骤,并列出计算方法。(测量所得的结果可以用字母表示)
第1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1.C 2.B 3.C 4.C
5.D [点拨]甲量筒的分度值是2 cm3,乙量筒的分度值是1 cm3,故A错误;煤油的质量相等,密度相等,体积相等,故B错误;量筒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误差越小,故C错误,D正确。
6.B 7.D 8.A 9.A 10.D 11.D
二、12.(1)液体的热胀冷缩;37.7;小建 (2)AC
13.(1)偏大 (2)
三、14.(1)食指和拇指之间的距离(合理即可)
(2)捏住直尺的刻度(或刻度距离)
(3)B
15.(1)①② (2)B
(3)用薄的不透水的保鲜膜将软木塞包裹起来进行测量(合理即可)
16.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地绕适当的圈数n,用毫米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用线圈长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径,d=。细铜丝的横截面积S=π=,细铜丝的长度为h,则其体积V=Sh=。
[点拨]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 L,则细铜丝直径d=。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算出细铜丝的横截面积,细铜丝的体积等于其横截面积乘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