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6课 冷战
新课导入
反法西斯三巨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厉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冷战”一词的由来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知识目标
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含义;了解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德国的分裂;了解北约与华约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本课知识结构
一、冷战概况(P74-75)
二、历史发展脉络(P75-78)
01
一、冷战的概况
一、冷战概况
1、背景
美国 苏联
二战后,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称霸欲望强烈。
二战后,边界向西推移,在东欧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观念最优越,全世界都应推行。
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产物,美国是潜在防御对象。
双方国家战略对立、社会制度不同→对抗、冲突
总兵力 1 200多万
军事基地及其他 30艘航空母舰,1 000多艘其他战舰,拥有近500个海外军事基地;垄断原子弹
黄金储备 占资本主义世界3/4
工业产值 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外贸出口 占资本主义世界1/3
战后初期,苏军总数达 1100 万,拥有坦克 15000 多辆,飞机 12000 多架。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杜鲁门
斯大林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他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一、冷战概况
2、概念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3、概况
(1)时间:
1947-1991年
(2)双方:
美国 VS 苏联
(3)手段:
非战争、对峙、竞争
(3)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政策
苏联应对
杜鲁门主义 VS 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VS 经互会
北约 VS 华约
温斯顿·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进行高压控制……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铁幕演说
02
二、历史发展脉络
二、历史发展脉络
1、开始:杜鲁门主义
(1)时间:
1947年3月
(2)出处:
美国总统杜鲁门国会演说
(3)内容:
①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拨款援助
②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
③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4)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二、历史发展脉络
2、发展:马歇尔计划
(1)时间:
1947年
(2)出处: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3)目的:
①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②以“恢复欧洲”为名,试图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4)影响:
①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②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各国政局的稳定。
杜鲁门总统签署“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大规模实施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
最新战车1947
材料:“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结合上面材料,说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二、历史发展脉络
3、基本形成:德国的分裂
(1)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
②处理德国问的分歧越来越大;
③1948年 “柏林危机”爆发。
(2)概况:
①1949年9月 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 西德)
②1949年10月 在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东德)
(3)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4)实质:
冷战的产物
(德国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
二、历史发展脉络
4、阵营对峙:北约与华约
北约 华约
成立时间
总部
参与国家
签署文件
规定
影响 1949年
1955年
比利时 布鲁塞尔
苏联 莫斯科
美、英、法等12国
苏与东欧社会主义7国
《北大西洋公约》
《华沙条约》
①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②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华约 VS 北约
二、历史发展脉络
5、相关史事:
越南战争单兵装备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①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越
二、历史发展脉络
5、相关史事:
苏联进攻与阿富汗反击
里根提出星球大战
②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
③80年代:星球大战、军备竞赛
二、历史发展脉络
6、结束:苏联解体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危害:
对世界:争霸使人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对人类社会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对美苏:使双方背上了沉重的军事负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
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读史明智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是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
夯实基础
1.二战结束后初期,某演讲尽管现场听众众多,但总统的政治顾问却阻止任何国内媒体进行报道,因为他们深信,美国纳税人不会欢迎这样的计划。因此,他们安排英国广播公司将演讲全文在欧洲广播,为计划争取必要的外国支持。这场演讲的主讲者是( )
A.丘吉尔 B.杜鲁门 C.马歇尔 D.斯大林
2.漫画反映了( )
A.苏联解体 B.欧洲联合
C.东欧剧变 D.德国分裂
C
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