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里山纪行》教案1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里山纪行》教案1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5 17: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8课 阿里山纪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领略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
3.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二、重点:目标2、3
三、难点:目标3中“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里山吗?了解阿里山吗?ppt请看投影,指名读。
2.1997年7月,当代作家吴功正应邀赴台湾讲学,有幸游览了阿里山。他被阿里山的原生态的美丽景色深深陶醉了,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他急切的想与大陆的读者分享他的见闻感受,于是,《阿里山纪行》便诞生了。(板书课题、作者)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神游阿里山吧。21cnjy.com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考考大家。Ppt
希望同学们继续养成积累字词的好习惯。
首先进入课文学习的第一环节Ppt
二.初读课文,理清行踪
1.边读边划出表示作者地点转化的语句,读后完成下面的一个小活动。
2.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那天的行程?请参照标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完善下列解说词。2·1·c·n·j·y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 )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 ),然后改乘( )进山,经过3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 ( ),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 ),我们会看到( ),迈过( )间的( ),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请每一位同学先自己练习说一遍。
请导游先生或小姐介绍行程,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
4、像这样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叫做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21·世纪*教育网
同学们以后写游记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交代清楚行踪。
理清了行踪,接下来让我们去欣赏阿里山迷人的风光吧。
三、跳读课文,欣赏风光
1.泰山雄,华山险,黄山秀,如果也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阿里山的风光呢?说说你的理解。
清、静、绿、奇、美、秀
2.作者是用哪句话表明他对阿里山的总体印象?
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3.作者为我们再现了哪些如画的风景呢?跳读课文4-9小节,给每个景点起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幽深的林海
古式的火车
清澈的潭水
宁静的林区
厚密的青苔
无边的森林
神奇的神木
同学们的概括能力不错,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的描写。徜徉于文字之间,这些景物犹如一幅幅画,浮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www-2-1-cnjy-com
想一饱眼福吗?欣赏风景图片Ppt
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不能不让人赞叹,让我们心驰神往!
吴功正是著名的美学家。他特别讲究遣词造句,我们进入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怦然心动的语句?请把你最喜欢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思考这些句子究竟好在什么地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品味语言,我们往往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我们回忆一下。
学法指导(可从修辞、词语、句式、感情等方面加以品析)
修辞,恰当运用修辞,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也能调节音节,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词语,使用双音节词和四字短语,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句式,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交替使用。
情韵美,景物描写中往往融合作者的情感。
3.请拿起笔在你喜欢的句子旁边做批注。
4.把你喜欢的句子与我们交流、分享一下。
预设1 “那是静谧……禅的世界。”写的非常好,把整个宁静的世界用三个词就概括出来了。简单,但又很到位。 21教育网
请你来读一读,读出这种静谧的氛围。
预设2 “潭无……却又没有了。”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声音的细切。
你从修辞的角度点评的。《老山界》中也有相似的描写,“极远的,又是极静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它们都是用声音衬托环境的宁静。
还有哪儿也用了同样的修辞手法?
“树木……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句用六个比喻写出了森林树木的形态各异,非常形象。而且他用了一组对偶句,读来很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预设3“忽然间,我觉得……‘入云深处亦沾衣。’”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妙用古典诗词,能增加文章的厚度,使之更具文化气息。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实践一下。
预设4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运用叠词,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形象的表现出青苔的状态,让人心生喜欢之情。21·cn·jy·com
追问一下:可以修改成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青苔染绿?定语后置句,强调青苔的可爱的形状。www.21-cn-jy.com
预设5咣当咣当拟声词,不但形象逼真,而且能显示出响亮的音乐美。
师生共同小结
五.布置作业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我们美丽的校园。
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