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治水必躬亲 教案2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治水必躬亲 教案2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25 17:41: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 治水必躬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A层)
2.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A层)
能力目标:
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B层).
情感目标:
崇尚廉政、勤政。养成注重实践的优秀品质。 (A层)(B层).
二、重 点难 点::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我们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 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A层)
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 集体朗读。 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
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 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
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
(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1.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www.21-cn-jy.com
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A层)
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B层)(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B层)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
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
(四)加强巩固:
1. 反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 2. 完成“探究·练习”中的习题二。(B层)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查阅有关海瑞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A层)2·1·c·n·j·y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躬亲吗?请谈谈你的感受。(B层)
(六)板书设计:
海瑞治水躬亲,清廉
(正面)躬历山川,亲劳胼胝不躬亲,不亲廉,则治水不成
(反面) 正反对比论证(提出论点) (摆事实,讲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分层效果检测题
A层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潴有浅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
躬历山川(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
好逸而恶劳( ) 亲劳胼胝( )( )
远嫌而避怨( ) 布袍缓带( )
二、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
(1)泥于掌故( )
(2)躬历山川( )
(3)好逸而恶劳( )
(4)计利而忘义(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四、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
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B层
一、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21cnjy.com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1-c-n-j-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21*cnjy*com
C层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雨雪三日( ) (2)雨雪三日而不霁( )
(3)晏子入见,立有间( ) (4)逸而知人之劳( )
(5)公披狐白之裘( ) (6)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2.下列句子与“雨雪三日而不霁”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正确的一项是
( )
A.欣赏晏子的幽默言谈。
B.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失言。
C.对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觉得愧疚。
D.对自己身强体健颇为自豪。
5.这段文字中晏子劝谏君王的方式是
( )
A.犯颜直谏,言君王当与民同饥寒。
B.慷慨陈词,分析治国成败的关键。
C.再三反问,令君王自悟其过失。
D.相机启发,并以仁君来期勉君王。
6.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仅就上文内容作简单的评价)
【参考答案】
一、zhū xiàng duó gōng zī xún yì pián zhī xián páo
二、(1)泥古不化(2)鞠躬尽瘁(3)好逸恶劳(4)见利忘义
三、(1)拘泥(2)追究到底(3)河流的形势(4)因此(5)固执,坚持某种主张(6)代词,这样(7)迎着,顶着(8)成功,办成21教育网
四、C
五、(一)1.海瑞 明朝 吴晗《海瑞罢官》
2.(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所以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劳,深入实际。(3)亲自发放钱粮,不克扣一毫一厘,随行的人员也不曾强行搜刮一分一厘。21·cn·jy·com
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www-2-1-cnjy-com
4.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5.C
(二)1.(1)下(2)放晴(3)一会儿(4)安闲(5)兽皮大衣(6)给予
2.A 3.“披狐白之裘”,非天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而是保暖好。景公只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看问题。4.C 5.D 6.只顾自己享受生活,不体恤天下百姓,很糊涂;启而能发,及时省悟,知错能改,不算昏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