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1课时)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1课时)课件(3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5 18:2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导入导学】
(1)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
(2)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
(3)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情景材料】
【问题】
义乌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1991年4月义乌民航机场通航,成为我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1993年、2006年和2012年三次扩建。2007 年开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航线。2014年8月, 成为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中国第二个县级航空港(义乌民航机场)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Ⅱ 合肥新桥机场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人地协调观: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布局交通。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影响区域交通布局的因素。
3、区域认知:描述典型地区交通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4、地理实践力:调查学校所在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运输布局现状。
【核心素养】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区域交通线网、场站的组织,客流、货流的分配、 。
(2)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 ,获得最大的 和社会效益。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1)适应 发展的需要。 (2)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 等条件。
(3)地质、地貌、 等自然条件。 (4)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
(5)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依据 需求。 (2)适度 。
(3)因地制宜。 (4)尽量少占 。
(5)发挥 优势。 (6)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 等。
4.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1)内容:新的交通线、站建设,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以及适应运输专业化、 而建设的专用线、站等的改善。
(2)作用: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 。
【自主学习】阅读P80—83教材内容及图片,完成下列自主学习内容。
引导
经济效益
合理化
经济、社会
装备
气候、水文
运输
超前
土地
综合运输
国防需要
快速化
完善、优化
1.判断正误。
(1)交通运输布局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
(2)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交通运输的主要目的。( )
2.京沪高铁桥梁长度约1 140千米,占正线长度的86.5%。京沪高铁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如何变化?
【自主检测】
2.B 解析: 
京沪高铁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沿线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可以节约耕地。
提示 不是。
早期自然因素是主导因素,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但自然因素仍然是重要因素。
×
×
精讲精评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 铁路运输
(1)地位: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3)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4)对象: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石、金属等.
精讲精评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 公路运输
(1)地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 位日趋重要。
(2)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
(3)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4)对象:短程、量小的货物.
精讲精评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水运(河运、海运)
(1)地位: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2)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3)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4)对象: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品等.
精讲精评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4.航空运输
(1)地位: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2)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3)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4)对象:急需、量小、贵重的货物,如急救药品等.
精讲精评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5.管道运输
(1)地位: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
(2)优点:运输流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大,占地少,不占农田.
(3)缺点:灵活性差,需专门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仅单向运输.
(4)对象:液态或气态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思维整合】——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
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影响
投资
较大

最大
最小

较快
较快
最慢
最快 较差
最高
最低
较低
较高
较低
最强
较差
较差
较差 最差
最差
差 最强
较好
一般

大 最小
较小
较小
最低



较高
【思维整合】——合理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由图可见,公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和水运适合长途运输。
总运价
空运
水运
铁路
公路
距离(千米)
0
80
550
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
总之,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主题探究】——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东耕
西牧
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
(1)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
(2)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
(3)说明贵州省规范高速公路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①线路分布比较均衡;
②交织形成网络;
③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
①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
②密布,多地下暗河;
③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洞涵里程长;
④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
①充分考虑贵州交通运输需求;
②适度超前;
③因地制宜;
④少占土地。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交通运输布局的内容
交通运输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人文因素主要有城镇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社会因素、政策法规等。现代交通运输布局,人文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而自然因素仍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依据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布局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与工业布局、农业布局、人口和城市分布相适应。这就要求以客流、货流的流量、流向的科学预测为基础,使交通运输布局在运输工具结构、空间分布、运输方向、能力形成的时间和规模都适应要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交通线连接矿区和城市,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地方性公路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再如,为实现晋煤外运,依据运输物资(煤炭)的特点和需求,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修建大秦、神黄等铁路,专营煤炭外运。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在设计标准和运输能力上要留有余地,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满足一定时期内运输需求的增长。由于运输的生产过程与运输产品的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无法储存和调拨,因此要求交通运输设备保持一定的能力储备。但能力储备既要避免因标准过高,造成积压和浪费,也要防止因标准过低,造成频繁改造的浪费。
新桥国际机场规划建设4条跑道。本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2018年发送旅客量1100万人次,完成了初期的设计运能)、货邮吞吐量15万吨的需要设计,货运、供油等配套设施按照2015年需要建设;远期(二期)按2030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00万人次和58万吨的需求建设。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因地制宜
无论哪种运输方式,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做到因地制宜。
①地形:
在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筑成“之”字形。
高级别道路多采用架桥、打隧道、开挖山的方式通过山地,以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因地制宜
②地质:
线路应注意避开地质不稳定地区,如断裂带、地下暗河所在地区;
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如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Ⅱ胡麻岭隧道:位于兰州市,属于兰渝铁路的隧道群之一,十分典型的黄土隧道,其特点就是土壤结构不稳定,易松动。最后173米的一段路程竟然整整挖了6年,6年期间一共清理出砂浆15万立方米。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因地制宜
③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素养提升】
东耕
西牧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9~10题。
9.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解析:
该组题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背景,考查影响公路运输线的地理位置,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公路的科学使用与管理等。
1.D 解析
该地气候干旱且南北山脉有冰川分布,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只有新疆符合材料中的“绿洲”与“多冰川的山脉”条件。
2.B 解析
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说明禁行时段是一年中的低温时段,故路面积雪严重;该时段新疆处于持续低温期不会出现路面冻融沉降。积雪冰川难以融化,且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洪水频发、泥石流多而街题慧想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因地制宜
④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4)尽量少占土地
从节约土地的角度看,交通线、站布局都应尽可能少占用土地。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因此特别要考虑少占用耕地。例如,现在我国高速铁路在平原地区常采用高架的方式,就起到少占用耕地的目的。
交通线、站建设都需要占用土地。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平均用地宽度为18米,而常规铁路路基平均宽度约为45米。京沪高铁沿线为大量地势平坦的农业耕作区,采用“以桥代路”方案,工程成本高、工艺难度大、装备要求高,但可以尽量避开农田。据测算,仅此一项措施可节约用地3万多亩。
③优化线路平面和纵断面,在满足立交、通航等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路堤、路堑填挖高度,避免路基高填深挖。
京沪高铁在线路选择上也充分考虑节地、集约用地问题:
①线路设计时尽可能顺直,以减小展线长度;
②线路走向上充分利用既有铁路通道,减少对土地和城市的分割,尽可能少占良田和土地利用价值较高的城市用地;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5)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将持续推进“1155”大交通计划,到2025年末,力争建成及在建铁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轨道交通500公里、城市快速路500公里。
从而,实现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等实现城市内部和对外的人及物的运输需求。
在很多地区,各种运输方式并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每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既要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和协作,又要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转运的便捷。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6)其他
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因此,交通运输布局需要考虑平衡地区发展的原则。例如,我国建设的高速铁路,虽然实现营利的并不多,但是有利于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
①交通运输布局需要考虑平衡地区发展的原则。
南昆高速铁路建成后,与南宁至广州的高速铁路相连,可提高广州至昆明铁路通道能力,促进西南与珠三角、环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和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带动民族经济发展。
昆高速铁路对扩大西南出海通道的运输能力,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6)其他
②我国修建了一些通往边疆的铁路和公路,则考虑适应国防需要的原则。
此外,交通运输布局还有些原则,如降低对城区干扰、方便快捷、平衡投资与建设标准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
永兴岛位于我国南海西沙群岛东部,是西沙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有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在扩建后的岛上,建设海港、机场等基础设施。其中,岛上3000米长的机场跑道可起降中型客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级船只供给。
完善的交通设施,加强了永兴岛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延伸了我国的海防前线,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来看,交通运输布局是权衡各项原则的结果。所以,任一交通线、站的布局往往体现多项原则。
精讲精评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4.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影响:
(1)变化:
①新的交通线、站建设;
②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
③不同运输方式衔接;
④适应运输专业化、快速化而建设的专用线、站等的改善。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影响: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
【主题探究】——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东耕
西牧
济南和青岛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8年12月26日,济青高速铁路竣工运营,使连接济南和青岛之间重要交通干线增至7条,分别是308国道、309国道、青银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胶济铁路、胶济客专和济青高速铁路。青岛北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为中国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也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下图为山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
(1)描述山东高速铁路布局特点。
(2)连接济南和青岛的交通线路不断增多,试分析原因。
(3)说明青岛北站在客货换乘中的作用。
①高速铁路网密度大;
②连接山东所有重要城市;
③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高速铁路网;
④形成多个高速铁路枢纽站等。
①连接众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市内公交和轨道交通及沿海港口;
②方便客货集散,客货周转量大;
③实现立体化交通,减少交叉运输,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①济南和青岛为山东两个核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
②济南和青岛之间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大。
精讲精评
三、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量影响布局标准、密度等
需求量 交通线标准 场站规模
较小 较低 较小
较大 较高 较大
区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从而要求交通运输布局做相应的变化。
精讲精评
三、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2.区域发展差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较大,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图4.3)
精讲精评
三、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2.区域发展差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我国规划未来5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通高速铁路。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有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北京和天津之间,建设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公路和铁路等不同交通线。
京沪高速铁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
精讲精评
三、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3.交通运输需求差异性与交通运输布局:
(1)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
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按投资 由大到小为: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
运费价格 由大到小为: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生产效率 由大到小为: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
按连续性 由好到差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等差异
精讲精评
三、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3.交通运输需求差异性与交通运输布局:
(2)交通运输布局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而生。(图4.4)
【思考】
1.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
2.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①城区边缘地价较低,高铁建设成本较低;
②距城区较近,方便居民乘坐高铁。
站点数量多,密度大,距离近。站点距离过密:
①导致站点之间竞争激烈,影响站点规模;
②占用土地面积大,增加交通建设成本 ;
站点距离过与稀疏:
站点之间距离远,不方便居民出行,使高铁铁路客源减少,不利于高速铁路运营。
精讲精评
三、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4.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与区域交通运输布局:
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
▼Ⅱ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Ⅱ义乌民航机场
【案例分析】——非洲的铁路布局
东耕
西牧
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曾长期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西方国家为掠夺这些国家的农矿资源多建设从内陆或矿山通往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并倾销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实现民族独立以来,虽然在铁路建设方面也有发展,但总体上铁路布局仍保留了殖民时期的特点: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铁路线的这种布局反映了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由此决定的运输需求。
据图说明非洲的铁路布局的特点。
①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
②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思维整合】——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路布局
交通线路密度 交通运输需求量越大,交通线路密度越大。
交通线路走向 交通线路应连接更多的城市,在两个城市之间一般为直达运输。
交通线路数量 连接两个重要城市,交通运输需求量巨大,会形成多条平行交通线路。
交通线路等级 交通运输需求量大的地区,交通线路等级高,质量高。
【思维整合】——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站点布局
交通站点密度 交通运输需求量越大,交通线路沿线交通站点越多
交通场站规模 大城市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交通场站规模大;
人口流动量大的地区,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交通场站规模大
综合性交通枢纽 为了衔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为了方便旅客换乘和客货集散,
在交通流量大、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部会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
交通站点位置 与城市或人口集中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素养提升】——尼日利亚的铁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上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路网特点:
①路线较少(密度较低);
②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作用:
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①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
②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