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第2节 水的运动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第2节 水的运动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6 08:37:21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的动因及意义。
3.理解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新课导入建议
在我国古代,人们看到无数江河滔滔之水日夜不息地奔向海洋,千百年来也不改变,而大海却始终不满不溢,感到非常奇怪。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人设想在大海东面,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渊谷,叫“归墟”。由于“归墟”的存在,致使百川归流,大海永远不会满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滔滔江水汇入大海,大海的水位却不见上升吗?导入新课——大气环流。●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水圈即水循环和海水的运动等。水循环是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纽带,是地球圈层的重要内容,海水的运动与人类关系密切。在高考中命题率较高,常以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及河流特点为重点,密切结合人类活动的实践,以图表为平台,创设情境命题,既有单独命题,也有和区域地理的知识相结合的命题。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演示结束 水循环 海陆间 陆地内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降水 植物蒸腾 太阳辐射 水的重力 物质和能量 水分和热量 得以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1.水利枢纽建设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直接影响?
【提示】 地表径流。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表层海水 盛行风 高 低 日本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秘鲁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巴西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反气旋 顺时针 气旋 西风漂流 顺时针 速度 海雾 释和净化 扩散稀 污染范围 2.3年前,日本小姑娘美智子在北海道东部释放了一只漂流瓶,今年3月,有人在台湾捞到了这支漂流瓶。试说明这支漂流瓶可能经历的洋流历程。
【提示】 千岛寒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特点 【问题导思】 
1.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哪个环节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提示】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其中海面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2.自海面蒸发开始,按环节说出海陆间循环的过程。
【提示】 海面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洋。
3.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水循环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促进了自然界的发展演化。水循环调节着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4.为什么说水循环对人类社会意义重大?
【提示】 因为水循环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思路点拨】 首先判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其次明确:水循环中各环节的水量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在雨季大、旱季小。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地表径流环节。
【解析】 第(1)题,东亚和南亚地区以及开普敦附近,7月份为雨季,环节①、②、⑥的水量都较大;地中海地区7月份为旱季,环节③的水量较小。第(2)题,跨流域调水是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对径流总量影响不大;植树造林和修水库可以增加下渗量和地下径流量(环节④和⑤)。
【答案】 (1)C  (2)C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问题导思】 
1.影响洋流的形成和流向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2.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读P48图2-2-5,说明在信风和西风作用下分别形成的洋流。
【提示】 信风: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西风:西风漂流(北半球分别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3.比较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与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大洋东西两岸洋流性质的差异。
【提示】 大洋西岸: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着暖流,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着寒流。大洋东岸: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着寒流,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着暖流。
4.轮船夏季自东向西穿过北印度洋是顺航还是逆航,冬季呢?
【提示】 轮船夏季自东向西穿过北印度洋是逆航,冬季是顺航。 1.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2.图解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的区别

甲             乙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若该图所示陆地为亚欧大陆,则东部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B.日本暖流
C.巴西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2)若该图所示陆地为北美大陆,则东部的渔场是
(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北海渔场 D.秘鲁渔场【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熟记世界洋流的分布。图示大部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洋流所在位置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的西部暖流,由此判断在不同海域的洋流名称。
【解析】 第(1)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如果图示陆地为亚欧大陆,则东部的洋流为日本暖流。第(2)题,如果图示陆地为北美大陆,则东部的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受其影响形成的渔场是纽芬兰渔场。
【答案】 (1)B (2)A[图表展示]
教材第47页图2-2-3 自然界的水循环[解图精要]
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水循环的类型和各环节。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分清三种循环的类型和分布的空间范围。
(2)观察每种循环的组成环节。[图表应用]
1. 判断: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提示】 正确。
2.属于陆上内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
A.长江东流     B.塔里木河夏汛
C.台风登陆 D.海水蒸发
【提示】 B3.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人工降雨
C.地表径流 D.植物蒸腾
【提示】 C 教材第51~52页案例
【点拨】 依据洋流分布图,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为寒流分布区,北半球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南半球为秘鲁寒流。受寒流影响,气候干燥。“厄尔尼诺”使该地水温升高,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答案】  1.“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的意思,因为厄尔尼诺现象正好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2.厄尔尼诺现象是世界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为东太平洋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可能使那里暴雨成灾;使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出现持续干旱,南太平洋和日本地区出现强烈的热带风暴。进而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它使东太平洋中上涌的冷水减少,甚至消失,水温升高2~6 ℃,下层海水中的营养盐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继而使食鱼的海鸟大量死亡。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水循环学说认为(  )
A.水循环指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
B.水污染可以依靠水循环完全解决
C.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
D.水循环不能使岩石圈中化学元素迁移
2.关于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图缺少了两个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该循环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A环节是水汽输送,B环节是地表径流
D.人类目前只能影响该循环的个别环节【解析】 第1题,水循环不止是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可以促进水体的净化,但是是有限度的。水循环引起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包括化学元素的迁移)。第2题,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图中只缺少下渗一个环节。
【答案】 1.C 2.A(2012·南通期中)读图,回答3~5题。
3.若此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  )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4.若此图为太平洋,箭头①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千岛寒流
C.秘鲁寒流 D.阿拉斯加暖流
5.若此图为大西洋,箭头②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
A.北大西洋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东澳大利亚寒流【解析】 第3题,从图中所示的纬度可知是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再从逆时针方向流动可知是南半球的大洋环流。第4题,由第3题可知是南半球的大洋环流,而①又是暖流,且位于太平洋,所以是东澳大利亚暖流。第5题,由第3题可知此图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而②位于大西洋且为寒流,因此为本格拉寒流。
【答案】 3.D 4.A 5.B6.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甲处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原因是乙处受__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4)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5)若A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可判定。第(2)题,A海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海区是同一洋流的分流处。第(3)题,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西侧是洋流分流处,向北为暖流,向南为寒流。第(4)题,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第(5)题,洋流对污染有双重影响。【答案】 (1)D
(2)南北温差大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3)南 加那利寒流 北 北大西洋暖流 
(4)①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5)加快污染海区海水的净化 扩大污染的范围 课时作业(十一)
一、选择题
(2012·天津高考)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解析】 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答案】 B
(2012·海阳期中)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3.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解析】 第2题,毁林开荒、植被破坏导致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第3题,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修建小型水库能进一步增加该流域的水资源。
【答案】 2.B 3.C
4.(2012·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洪水期蓄积河水,减小河流洪峰,枯水期向河流放水,增加河流流量。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应是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的时段。
【答案】 C
读下列四幅洋流示意图,回答5~6题。
5.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的是(  )
A.a     B.b
C.c    D.d
6.属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第5题,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是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第6题,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是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由三支洋流构成。
【答案】 5.A 6.C
读下图,完成7~8题。
7.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8.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解析】 第7题,洋流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据此可判断:①是暖流,向北流,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②是寒流,向北流,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第8题,根据7题,②洋流是南半球大陆西岸的寒流,若在大西洋中,则是本格拉寒流。
【答案】 7.B 8.B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10.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解析】 洋流①为北大西洋暖流,②为秘鲁寒流,P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美国东岸海域的污染物可通过北大西洋暖流带到欧洲西部海域。
【答案】 9.A 10.C
(2012·高考海南卷)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1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 第11题,北半球的冰山主要产生于格陵兰岛。第12题,甲乙之间有北大西洋暖流,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由于方向不同,往、返出现顺航或逆航,从而使往、返时间不同。
【答案】 11.C 12.B
二、综合题
13.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图1 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图2 北印度洋夏季季风示意图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________。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________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_______(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________海区。
(3)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上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上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解析】 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是越向南温度越低,因此位于南半球。虚线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突出,因此水温较高。从流向上看,暖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在南半球为向南流。①~④四个地点中,只有①地位于南半球且洋流向南流动,因此图1海域只能位于①海区。图2中②地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即离岸风,表层海水偏离,下层海水上涌。
【答案】 (1)南 高 暖 增温 增湿
(2)南 ①
(3)有些大陆沿岸海区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上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上升流。②处。
14.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你的手机收到过这样一条短信么:千元帮建一口母亲水窖,重燃一个西部缺水家庭的希望,回复8,捐8元善款,聚你我爱心,助贫困母亲。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垂询01057793770。
“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01年开始实施的慈善项目,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水窖,是中国特定区域产生的特定名词,指的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罐状(缸状、瓶状等)容器。
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双选)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  )
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2)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3)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甲表示陆地内循环,有蒸发、降水、蒸腾等环节;乙表示海陆间循环,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丙表示海上内循环,有蒸发、降水等环节;这三类水循环都有降水和蒸发环节。第(2)题,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为内流区域,但也有外流区域,所以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第(3)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第(4)题,植树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能够增加下渗量,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答案】 (1)CD
(2)甲 乙(或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3)地表径流 下渗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4)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