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
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新课导入建议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中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导入新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各个地理要素的属性及其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着重讲述地域分异规律,侧重观点教育。在高考中命题率较高,既可以单独命题,也可结合区域地理知识一起命题,突出考查人类活动对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影响。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演示结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 生物 相互作用 整个地理环境 1.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提示】 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由于地势较高,热量相对不足,加上气流难以把大量的海洋水气输送到高原上,因而形成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对一致性 差异性 纬度 水分 纬度 经度 热量 水分 低纬度 高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水热状况 地形起伏 2.为什么高、低纬度地区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显著?
【提示】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纬度地带性与经度地带性的比较 【问题导思】
1.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举例说明什么是纬度地带性,并说明产生的原因。
【提示】 如亚欧大陆东部由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自然带,各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这就是纬度地带性。其产生的原因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沿纬度变化的方向热量发生变化。2.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举例说明什么是经度地带性,并说明产生的原因。
【提示】 如我国沿40°N纬线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等自然带,各自然带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这就是经度地带性。其产生的原因是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逐渐变化。(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3)自然带③分布的地区有_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__气候区。【思路点拨】 明确两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南北更替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东西更替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
【解析】 第(1)题,①、②、③、④四个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从低纬到高纬太阳辐射的变化,导致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不同,因而这种变化规律的产生是以热量变化为基础的。第(2)题,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更替是由沿海向内陆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自然带③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大陆西部分布地区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答案】 (1)热量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
(2)经度地带性 水分 中
(3)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问题导思】
1.何谓基带,若一座山位于暖温带,则其基带可能是什么?
【提示】 山地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称为基带。若一座山位于暖温带,则其基带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或温带荒漠带。2.山地的垂直带谱与水平自然带有何相似性?若一座山位于暖温带,高度高于5000米,则其垂直带谱可能有哪些?
【提示】 某山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带变化有类似的规律。位于暖温带的山脉,可能有以下自然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冰碛和地衣带(高山寒荒漠带)、冰川。3.观察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说明冰川积雪带下线(雪线)的分布规律。
【提示】 雪线在迎风坡较低,在背风坡较高。1.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2.基带与山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通过基带名称可确定山地所在热量带,如秦岭的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秦岭的南坡位于亚热带。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1)如果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 (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向阳坡高于背阴坡。
如图,可判定该图所示山脉位于北半球。(2)如果以水分(降水量)为主导因素,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线的海拔高度),迎风坡低于背风坡。
如图,可判定该山东坡为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发育程度的因素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发育程度往往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相对高度及山体海拔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5.影响雪线的因素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影响其分布高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坡向、降水量等。具体分析如下:安第斯山脉的植被垂直带 (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 (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
(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3)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思路点拨】 第(1)题,山地的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第(2)题,根据题干所给信息读图寻找答案。第(3)题,雪线的高低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第(4)题,气候(热量和降水)因素是影响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1)题,从山麓地带为热带雨林可知,它与亚马孙平原距离最近。第(2)题,从图中不难读出安第斯山的基带、顶带的名称,树林和雪线的高度。根据4800 m为0℃和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0.6℃可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温为28.8℃。 第(3)题,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第(4)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是由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形成的。
【答案】 (1)B
(2)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的冰川带。树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山麓地带的气温为28.8℃(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计算得出)。(3)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优于西坡,使冰雪面积分布更广。
(4)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
[图表展示]
教材第70页图3-2-5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解图精要]
由图名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可知,本图展现的是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沿大陆东岸或西岸,由赤道到两极地区,由于纬度不同,造成热量差异显著,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2)亚欧大陆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3)有些地区受到非地带性因素(如洋流、地形起伏、海陆分布等)的影响,表现出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图表应用]
1.沿亚欧大陆的东岸由南向北自然带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林带、寒带苔原带。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2.从我国渤海沿岸向西经亚欧大陆中部到欧洲北海沿岸,主要自然带如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南半球缺失的自然带是什么?为什么?南美洲西海岸热带荒漠带直逼赤道,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在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无陆地分布。秘鲁寒流的影响。教材第72~73页案例
【点拨】 观察图形,分析南北坡自然条件的差异:地势、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
【答案】 1.(1)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的相同点:南北两坡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更替。原因是随着地势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
(2)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的不同点:南坡植被复杂,北坡植被简单;南北两坡基带不同。原因是南坡与北坡纬度位置不同,相对高度不同;还与南坡为阳坡、迎风坡有关。
2.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类型、更替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012·南京期末)读下面两幅漫画,完成1~2题。1.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降水减少
C.砍伐森林 D.酸雨严重
2.两图现象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 第1题,两图反映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砍伐森林造成的。第2题,图示由于森林的砍伐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产生,是“一种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属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C 2.A(2012·徐州调研)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5题。3.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4.A山地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B自然带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规律
C.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解析】 第3题,①→②→③→④→⑤→⑥体现出南北方向上随着热量变化自然带的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⑦→⑧→⑨→⑩体现出东西方向上随着水分条件变化自然带的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第4题,A山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其基带是荒漠带;荒漠带以上随地势升高,降水增加,逐步出现草原和阔叶林。第5题,B是在荒漠带出现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答案】 3.A 4.B 5.B6.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非洲自然带分布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________线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图中E处按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应该出现______景观,但实际呈现的是热带疏林草原景观,这是由于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__的影响。【解析】 非洲自然带的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既有地带性分布(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等)特点,又有非地带性分布特征。分析时注意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 (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赤道 经 纬度地带性 热量
(3)热带雨林 东非高原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水热状况
(4)本格拉寒流 课时作业(十五)
一、选择题
1.(2012·滨州期末)右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要素产生影响
D.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推动地理环境发展变化,气候要素是西北内陆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湿润地区化学风化强。
【答案】 D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
2.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3.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解析】 第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第3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2.A 3.B
(2012·盐城调研)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4~5题。
4.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洪水灾害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5.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解析】 第4题,漫画反映的主题是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化更加严重。第5题,图中反映了植被破坏引起降水减少、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4.C 5.A
(2012·浙江会考)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髙山林线的海拔高度变化呈现(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7.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光照
【解析】 第6题,该地区髙山林线的海拔高度变化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趋势,这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体现。第7题,影响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答案】 6.C 7.B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9.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坡( )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向阳坡 ④迎风坡
A.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8题,按照垂直自然带谱,针阔混交林带上面应为针叶林带,再向上是高山灌木林带,高寒荒漠带上面为冰川带,故选A。第9题,由图中山地海拔和山的南北两坡海拔高度,可知该山为喜马拉雅山,降水差别也大,并且相对高度也大,因此,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
【答案】 8.A 9.D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11.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
A.江南丘陵 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
12.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
【解析】 第10题,自然带7、8、9从内陆向沿海更替,符合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第11题,自然带3为热带草原带,巴西高原的自然带与其相一致。第12题,自然带9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均有分布,对应两种气候类型,即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0.B 11.C 12.B
二、综合题
13.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解析】 第(1)题,依据结构图中的因果关系:地势高→气温低→多冰川、冻土;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第(2)题,地理环境各要素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牵一发”指的是其动力来源。第(3)题,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应从各要素的变化分别叙述。
【答案】 (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
(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4.我国国土广大,地理环境各地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各种地域分异规律在我国表现明显。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山脉。(填字母)
(2)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 )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3)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①~④图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
(4)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6)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第(1)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2)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3)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4)题,②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5)、(6)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1) B D A C
(2)C
(3)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
(4)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5)热量 纬度地带性
(6)水分 经度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