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衣
中山装
列宁装
改革开放前
带有鲜明的革命色彩,单调,朴素,耐穿
衣
改革开放后
丰富多彩、显示风度、
追逐潮流、展示个性。
食
改革开放前
饮食结构单一,解决温饱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
“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
食
改革开放后
追求口味、营养、
建康、方便、服务
住
泥巴墙、茅草房,
支口锅,铺张床。
行
通信
(1)成果:
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通信
(2)影响: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休闲
婚姻(三转一响一亮)
婚姻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暴力与贫穷,使共产党失去民心,直到邓小平改弦易辙……中国各项传统与制度获得重新评价,凡是党认为有助于国家恢复的事物都加以支持。邓小平要求共产党拥抱全球资本与资本主义观念……高明的领导班子,积极进取的人民,合作的外国人,再加上一点运气,可以让共产党搭上发展的顺风车。 ——泰德·费雪曼 《当世界又老又穷》
参与国际合作
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
党的领导
人民的努力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衣
食
住
通信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行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吃饱+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
饮食结构单一,
解决温饱问题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住房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通信难
装机贵
消费
主要为衣、食消费
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优化-休闲娱乐
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西方文化的影响
C.生活观念的变化 D.人们不再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2.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B.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A
B
3.“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手机”,这段话反映的现象主要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4.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98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迁徙。下列对我国交通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出行大多选择民航 B.城市交通非常落后
C.我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D.中国交通建设一直领先世界
A
C
5. 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