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4章-第1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4章-第1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6 08:34:09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理解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新课导入建议
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导入新课——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两部分。是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首次结合,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本知识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命题,多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进行命题。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演示结束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平原 第三级阶梯 农副产品 河谷两岸 水源充足 高原 凉爽 中低纬度 沿海地区 3.水对城市的影响
(1)水对城市的意义
思考:为什么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答案】 因为水对城市意义重大,一是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二是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2) 水对城市的影响
思考:水会影响城市的哪些方面?
【答案】 水会影响城市的区位、影响城市形态、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蕴藏量 开采水平 转型 1.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但是城市数量很少,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么?
【提示】 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于居住,人口稀少,导致城市数量少。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水上 铁路 公路 差别 2.京沪高铁主要经过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为何还要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
【提示】 尽量少占用耕地,保护东部地区宝贵的耕地资源。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 【问题导思】 
1.为什么说平原是城市建设理想的地形?
【提示】 因为平原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利于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还可以减少投资。平坦的土地用于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2.气候影响城市的哪些方面?为什么中低纬度地带是世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
【提示】 气候不仅影响城市的区位,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也有一定影响。中低纬度地区具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温度,宜于人类生活,因而是世界主要大城市的分布区。3.水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在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入海口易形成城市;另外,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水运起点及湖岸地区,也是城市区位的首选之地。
4.水对城市的形态有何影响?
【提示】 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1)请描述A、C两城在河流中的位置,并分析B、D两城的形成原因。
(2)A、B、C、D四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________条件。
(3)比较A、C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思路点拨】 仔细读图,观察城市位置与河流、公路、海岸之间的关系。【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河流凭借其供水和运输能力影响城市的发展。河流起点或终点、河口、过河点、河流交汇处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答案】 (1)A城位于河流的入海口,C城位于河流的汇合处。B城形成的原因为位于河流的过河点,D城形成的原因为河流运输的起点或终点。
(2)水运交通和水资源(供水)
(3)A位于河流入海口,可以海运与河运相结合;C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有三个不同的航运方向。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 【问题导思】 
1.交通线路的走向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 交通线路的走向一般取决于产品产地和销售地的分布,但线路的具体走向,又经常受到各地自然条件的影响。2.交通线路一般选建在什么地形上,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交通线路一般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这些地方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较大。(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组要注意题干给出的信息,如:第(1)题,“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第(2)题,“在平原地区”。
【解析】 第(1)题,列车要保持高速运行,必须线路平直,这需要地形平坦。第(2)题,平原地区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再次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少占耕地。
【答案】 (1)A (2)B [图表展示]
教材第79页图4-1-7 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解图精要]
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关系。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特大城市大多分布于气候条件优越的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
(2)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没有特大城市分布。
(3)在热带地区,高原和高山气候区的特大城市数量较多。[图表应用]
1.图中显示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提示】 B
2.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什么没有大城市分布?
【提示】  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水源缺乏,不适合人类居住。教材第82页案例
【点拨】 青藏铁路修建的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是由高海拔造成的。西藏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从以上方面考虑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答案】  1.修建青藏铁路的不利因素有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冻土广布、生态脆弱。
2.修建青藏铁路对该地区的影响: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利于文化交流传承、传播,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1.关于城市的区位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五个方面 ②我国湖南省株洲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是以交通因素为主导因素发展起来的 ③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④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不会变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①只叙述了其中的一方面,故不正确;②的内容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两个城市的出现,交通因素占主导地位,故正确;③反映了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正确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正如③提到的情况。
【答案】 D2.从地形上看,世界城市分布状况是(  )
A.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高原上
B.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的热带平原和盆地
C.主要分布于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D.山区基本上没有城市的分布
【解析】 世界上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沿海、沿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在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或地势比较开阔的地方。
【答案】 C3.下列关于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过干或过湿,一般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B.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数量大,需水多,所以城市最好建在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
C.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高纬地区
D.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所以没有大城市分布【解析】 气候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人类居住,因此,世界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和降水的中低纬度地带。我国西北也有大城市分布,如乌鲁木齐、兰州等,只不过密度远小于东部地区。
【答案】 A4.(2012·胶州期末)决定交通线路建设大致走向的一般性因素是(  )
①产品的产销分布状况 ②地区之间产品产销运输联系 ③沿线的民族状况 ④气候、生物分布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解析】 决定线路建设大致走向的是一般性因素中的经济因素,即产品产销分布及其相应的运输联系。而在影响线路具体走向的自然条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对铁路走向的影响最明显,水文条件对内河航运及海洋运输的影响最明显。
【答案】 C
5.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铁路运输量少  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 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解析】 山区地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铁路成本高,运营难度大。
【答案】 D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五个城市中形成较早的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城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
①平原地形  ②气候暖湿
③资源丰富 ④交通发达
(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促进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C城市位于________(地貌)上。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选择等相关知识。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图中可以看出,B位于河流交汇处,C位于河口地带,均是城市形成的优良区位,从自然因素上看A、C、D均有丰富的资源,而A城市位于沙漠中,干旱缺水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答案】 (1)B C 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临河,气候比较湿润等)
(2)③
(3)石油资源丰富 铁路运输 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4)河口三角洲 旅游资源丰富 略(在连结B、C、D、E四城市铁路线的交会处)
课时作业(十六)
一、选择题
1.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有临海优势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解析】 世界上的城市并不全都位于平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也有城市分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答案】 D
2.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
A.水运的起点
B.河流的汇合处
C.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处,货物集散地
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建桥和码头的地点
【解析】 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答案】 B
3.(2012·南通期末)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比较湿润 ②地势低平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资源比较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湿润,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答案】 A
4.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平原地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不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②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在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的半山腰上 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 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平原地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带,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答案】 C
(2012·广东会考)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 题。
5.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状,地质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6.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聚落呈长条状沿河分布。第6题,位于河流交汇处的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
【答案】 5.D 6.A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7~8题。
7.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8.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与河流有关。
【答案】 7.C 8.A
(2012·泉州测试)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10.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较低等级公路,②是高等级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可能是城市干道
11.丁地最可能是(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
【解析】 第9题,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不高,因此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建造公路的难度最小,故在山区可以优先发展公路交通。第10题,由图看出:①公路多弯道,需要联系较多的居民点,为低级公路,不是城市干道;②公路以直达为主,为高级公路,A项正确。②公路需要修建隧道,造价高。第11题,①公路为较低等级公路,多沿等高线修建,所以判断出丁处最有可能为地势相对较低的鞍部。
【答案】 9.B 10.A 11.D
12.(2012·焦作高一检测)关于我国地势分布和交通线路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山地较多,交通线路稀疏
B.东部地势较低,交通线路稠密
C.西部高原广布,交通线路稠密
D.北方地形开阔,交通线路稀疏
【解析】 我国东部地势较低,人口稠密,交通线路稠密。我国南方多低山丘陵,人口稠密,交通线路也较稠密。
【答案】 B
二、综合题
13.(2012·平度期末)读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因为这里的人口密度比较________,________水平也比较高。
(2)从气候类型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________地区。
(3)武汉与包头,它们都沿河分布,但究其原因,包头是为了________,武汉与包头不同之处是为了________。
(4)石家庄与太原相比,除都是政治中心外,自然地理条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差很大。
(5)上海与武汉都沿河而设市,但两者也有区别,上海在________,武汉在________。
(6)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发展起来的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除上海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沿海港口具有极为方便的海运条件而发展起来的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准确读图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正确判读武汉与包头的位置,把握石家庄与太原的城市发展差异,上海与武汉同为长江沿岸城市,但一个在河口处,一个在河流交汇处。
【答案】 (1)东部沿海 大 生产力
(2)以东
(3)接近水源 水运便利
(4)地形 气候
(5)河口处 干支流交汇处
(6)天津 广州 杭州 大连 青岛
14.“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于6月12日在桂林召开,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城市的区位与发展问题。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试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区位因素分析其发展前景。
(1)从地形考虑,________的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地区。
(2)从气候考虑,________的城市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区位更为有利。
(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沿河而建,其中________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________城市位于河口,________城市位于通航河段上游起点。
(4)综上所述,________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解析】 第(1)题,从图上可分析出,曲线代表等高线,B、D位于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区;A、C在200米以上是山地、丘陵区。从地形因素考虑,平原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第(2)题,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位置可以看出,B、C、D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其中D距海最近。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气候比内陆地区更为有利。第(3)题,从河流因素考虑,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了城市的区位。A、C、D都沿河分布,但区位不同。A位于通航河流的上游起点,C位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D位于河口处。第(4)题,综上所述,D城市在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上都占有优势,因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答案】 (1)B、D 平原 (2)B、C、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D
(3)A、C、D C D A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