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4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4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5 18: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课标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课程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交通,留给扬州人的是无尽的爱与恨、悲与喜。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此后1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型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促进经济发展
1.1
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思考:
近年来我国城市周边地区大量兴起乡村游、农家乐体验活动。分析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原因?
城市人们有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快速发展,通达度提高;
乡村接待能力提高。
北煤南运
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西气东输、北煤南运使我国能源在空间上得到优化配置
1、交通运输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1.1
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西气东输
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越大。
普通火车从广州去北京要花20小时以上
京广高铁通车后,广州去北京8小时即可到达。
案 例
2、加快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速度
1.1
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北京人专程到天津的餐馆就餐,已不再是新鲜事。快速公路网或高速铁路连接地铁的方式,使得北京人和天津人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天津餐馆的顾客范围可扩展到北京。
1.2
扩大了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
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凭祥,县级市,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是我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最大和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凭祥以进口东南亚木材及生产木制家具闻名。
开放的经济;便捷的陆上交通。
思考:
1. 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支撑条件是什么?
2. 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
地处边境,靠近越南等原料产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大;
高速公路、铁路经过,方便原材料与产品的运输;
基础设施较完善。
1.3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交通运输本身就是重要的产业,还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原材料的需求
铁路施工,增加就业岗位
1.3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案例: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
昔日的陕西省武功县,对外交通不便,农产品运不出去,难以转化为商品。农民收入低,农村面貌落后。
在国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背景下,武功县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对通往乡、村的道路进行扩建改造,村里的道路也实现了路面硬化。
有了等级较高的乡村公路网,公共交通服务普及到村,就连远离县城的偏远村落也开通了公交车。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武功县的原生态蔬菜就能够在城镇市场上卖出较高价线。优质农产品还吸引客商开车到田头收购。脱贫的农民积极开发特色食品、纺织品等商品,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武功县的优质生态和特色农业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便捷的交通线路也成为客流涌动的乡村旅游线路。武功县城乡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思考:1. 武功县为什么发展交通可以脱贫致富?
2. 武功县发展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具体影响。
优质农产品可销售到市场或客商收购;
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影响经济结构、生产规模、空间布局,带动农产品销售,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案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一带一路”内部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穿梭在亚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成为国际物流陆运的“大动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畅通带来可靠高效的运力保障。
案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思考:
1. 分别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和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连接了亚洲和欧洲,主要地区有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南海,过印度洋连接到欧洲和非洲,及经南海到南太平洋到大洋洲。
案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思考:
2. 我国连云港的货物运输至荷兰鹿特丹,请从运距、运时、运费几方面,比较陆路运输与海路运输的优劣。
陆路运输主要通过第二亚欧大陆桥到达荷兰,运输的运距、运时更短,但运费较高;
海路运输经南海、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到达,运输的运费更低,但运时较长。
案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思考:
3.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讨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将相关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促进了各国的发展,增进了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区域人类的共同发展。
项目 具体内容
基建 加强沿线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 促进各国简化货物通关手续,实现货物直达运输,促进沿线经济贸易。
社会 促进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扩大和深化我国对外开放
活动: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
1. 从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地形(平原、山区)两方面,归纳铁路提速线路的时空分布特点。
提速线路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平原地区;
从三大干线(京沪、京哈、京广)提速开始,逐渐扩展至其他地区,以这三条干线再提速结束。
活动: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
2. 简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这些干线沿线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沿线多穿越平原地区,技术改造难度较小。
活动:分析我国铁路大提速的作用和线路分布特点
3. 简述铁路提速对客货运输的作用,由此讨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可提高经济要素运转速度,节省时间,提高运转效率;
速度提高后,可加开班列,增大运力,由此可促进经济发展。
影响聚落发展
2.1
影响聚落分布
思考:
读中南半岛主要城市分布图,中南半岛主要城市分布有何特点及原因?
主要城市沿河分布在平原地区,河流可以提供水源及交通运输。
聚落趋向于沿交通线分布
1. 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城市
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
2.2
影响聚落规模
1. 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城市
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火车拉来的城市:
石家庄
2.2
影响聚落规模
1. 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城市
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火车拉来的城市:
株洲
2.2
影响聚落规模
湘黔线
浙赣线

广
线
1. 交通枢纽处往往会发展为城市
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火车拉来的城市:
宝鸡
2.2
影响聚落规模
2.2
影响聚落规模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由此成为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枢纽。
思考:
1. 据图说明新加坡交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分析新加坡的产业与交通位置的联系?
1.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是联系亚、欧、
非、大洋洲的航海枢纽。
2. 新加坡依托航海枢纽的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的发展
2.3
影响聚落的兴盛衰落,改变聚落的形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唐朝以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梦想。
思考:历史上扬州繁华的原因?
古代我国南北方方向的大宗运输依赖京杭大运河,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城市交通地位重要,发展繁荣。
2.3
影响聚落的兴盛衰落,改变聚落的形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从唐朝以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梦想。
思考:至近代,扬州的繁荣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
等城市所取代,是什么原因使扬州衰弱的呢?
海运兴起,以及南北方向铁路的建设,京杭大运河的交通地位下降;
加上京杭运河北段逐渐淤塞,沿岸城市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运河航运条件。
2.1
新农村建设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有计划的将分散的、位置偏远的乡村进行集中建设在区域主要公路沿线。
课堂小结
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缩短区域时空距离
交 通 运 输
布局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影响聚落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集聚,
带动城市发展
影响聚落兴衰,
改变聚落形态
新建乡村一般
临近主要公路
京广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之一。读图完成1~2题。
1. 京广高速铁路沿线(  )
A.地势平坦,无须修筑隧道
B.跨越江河,施工难度较大
C.城市众多,选线时需绕行
D.干旱影响大,洪涝影响小
1
答案 :B
京广高铁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之一。读图完成1~2题。
2. 京广高铁的建设,最有可能促进沿线(  )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2
答案 :D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建成,游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的愿望成为现实。海南岛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岛同城。据此完成3~4题。
2. 京广高铁的建设,最有可能促进沿线(  )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3
答案 :B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建成,游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的愿望成为现实。海南岛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岛同城。据此完成3~4题。
4. 海南环岛高铁的修建(  )
A.有利于大宗农产品的运输
B.促进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C.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D.有利于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
4
答案 :C
2018年12月25日,全长约280千米,连接浙江省杭州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杭黄高铁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因素中,与杭黄高铁选线关系密切的有(  )
①地形 ②城市 ③气候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答案 :A
2018年12月25日,全长约280千米,连接浙江省杭州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杭黄高铁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6.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缓解两地物资运输压力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减轻杭州市区交通压力 D.加快安徽人口外出务工
6
答案 :B
7. 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右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 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 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7
7. 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右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7
路网特点:
作 用:
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7. 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右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2) 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7
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
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7. 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右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3)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7
气 候 特 点:
需要防范问题: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7. 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右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4) 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7
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