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 ——二次函数(2)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 ——二次函数(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4 12:35:24

文档简介

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 ——二次函数(2)
一、真题
1.(2022·呼和浩特)如图,抛物线经过点和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连接、.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
(2)如图1,若点是线段的中点,连接,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作轴,分别交、轴于点、,当中有某个角的度数等于度数的2倍时,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点的横坐标.
2.(2022·通辽)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直线方程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为抛物线上一点,若,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3)点是抛物线上一点,若,求点的坐标.
3.(2022九上·青秀月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交轴于点,,交轴于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向点运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向点运动,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秒().当为何值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已知是抛物线上一点,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2022·天津)已知抛物线(a,b,c是常数,)的顶点为P,与x轴相交于点和点B.
(1)若,
①求点P的坐标;
②直线(m是常数,)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与相交于点G,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点M,G的坐标;
(2)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N,E是x轴的正半轴上的动点,F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动点,当的最小值为5时,求点E,F的坐标.
5.(2022·山西)综合与探究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过点P作直线轴于点D,作直线BC交PD于点E
(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2)当是以P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3)连接AC,过点P作直线,交y轴于点F,连接DF.试探究: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得,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2022·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是,顶点C的坐标是,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与y轴交于点G.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N是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第二象限,连接,记的面积分别为.当,且直线时,求证:点N与点M关于y轴对称;
(3)如图2,直线与y轴交于点H,是否存在点M,使得.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2022·呼伦贝尔、兴安盟)如图,抛物线经过,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C的坐标;
(2)若点M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与点B,C不重合),求使面积最大时M点的坐标,并求最大面积;(请在图1中探索)
(3)设点Q在y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要使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请在图2中探索)
8.(2022·盘锦)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点P在抛物线上,连接.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若点P在第四象限,点D在线段上,连接并延长交x轴于点E,连接,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当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若点P在第二象限,点F为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线段交于点G,当时,求点P的横坐标.
9.(2022·大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
(1)求点B,点C的坐标;
(2)如图1,点在线段上(点E不与点B重合),点F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当S取最大值时,求m的值;
(3)如图2,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点P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与相交于点Q,是否存在点P,使,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2022·沈阳)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经过点和点与x轴另一个交点A.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作直线AD.
(1)①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并直接写出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
(2)点E是直线AD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BE交AD于点F,连接BD,DE,的面积记为,的面积记为,当时,求点E的坐标;
(3)点G为抛物线的顶点,将抛物线图象中x轴下方部分沿x轴向上翻折,与抛物线剩下部分组成新的曲线为,点C的对应点,点G的对应点,将曲线,沿y轴向下平移n个单位长度().曲线与直线BC的公共点中,选两个公共点作点P和点Q,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P的坐标.
11.(2022·丹东)如图1,抛物线y=ax2+x+c(a≠0)与x轴交于A(﹣2,0),B(6,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垂足为D,PD交直线BC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线段PE的长度为h,请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h;
(3)如图2,过点P作PF⊥CE,垂足为F,当CF=EF时,请求出m的值;
(4)如图3,连接CP,当四边形OCPD是矩形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原点O关于直线CQ的对称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
12.(2022·锦州)如图,抛物线交x轴于点和,交y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D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交于点N,当的值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
(3)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过点P作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Q,当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
13.(2022·鞍山)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连接.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是第三象限抛物线上一点,直线与轴交于点,的面积为12,求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若点是线段上点,连接,将沿直线翻折得到,当直线与直线相交所成锐角为时,求点的坐标.
二、模拟预测
14.(2023·河北模拟)如图,直线与,轴分别交于点,,顶点为的抛物线过点.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及的值;
(2)若函数在时有最大值为,求的值;
(3)当时,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轴于点.设的面积为.直接写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15.(2023·交城模拟)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顶点为B.
(1)时,时,求抛物线的顶点B的坐标;
(2)求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公共点的坐标用含a,c的式子表示;
(3)若直线经过点B且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求当时,的取值范围.
16.(2023·包头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原点O(0,0)、A(2,0),直线y=2x经过抛物线的顶点B,点C是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对称轴的右侧,联结BC、OC、AB,过点C作CE∥x轴,分别交线段OB、AB于点E、F.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当BC=CE时,求证:△BCE∽△ABO;
(3)当∠CBA=∠BOC时,求点C的坐标.
17.(2023·鞍山模拟)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连接 ,若点P为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且,求点P的坐标;
(3)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过D点作轴于点E得到矩形,将沿x轴向右平移,当B点与E重合时结束,设平移距离为t,与矩形重叠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
18.(2023·石家庄模拟)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为常数).
(1)当经过点时,求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
(2)当经过坐标原点时,设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上是否存在点,使的面积是面积的2倍?若存在,求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19.(2023·昔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设三角形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及S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3)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C、M、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023·静乐模拟)抛物线与轴交于、(在的左边),轴交于,且.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点在抛物线上,且在直线下方的,若以为圆心的作,当与直线相切时,求最大半径及此时坐标;
(3)如图2,是抛物线上一点,连接交轴于,作关于轴对称的直线交抛物线于,连接,点是的中点,若的纵坐标分别是.求的数量关系.
21.(2023·泽州模拟)综合与探究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直线l交于B,C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
(2)若P为直线l上一点,Q为抛物线上一点,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2023·太谷模拟)综合与探究
如图,抛物线经过点,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点D是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连接.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过点D作与y轴的平行线的直线l,与交于点E,当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
(3)若点M是y轴上的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2023·交城模拟)如图1,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点M是直线上方抛物线的一动点,过点M作轴,交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的解析式;
(2)当点E是的三等分点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
(3)如图2,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F两点,,若点Q是轴上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24.(2023·翼城模拟)综合与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将沿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D.
(1)求点A,B,C的坐标.
(2)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2023·呼和浩特模拟)已知,二次函数与轴的一个交点为,且过和点.
(1)求a、b、c的值,并写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将二次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新抛物线,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增大而减小,若m是整数,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M、P、Q是抛物线上互不重合的三点,已知P、Q的横坐标分别是,,点M与点P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
26.(2023·灯塔模拟)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直线与y轴交于点D,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交于点P,与直线交于点M,记,试求m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m取最大值时,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Q及坐标平面内的点N,使得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Q点和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2023·开原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D的坐标为,并与x轴交于点A,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不与点D重合),直线将的面积分成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3)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y轴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当时,求t的值.
28.(2023·立山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两点,直线恰好经过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若的面积为6,求点的坐标;
(3)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若,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9.(2023·锦州模拟)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4x+5交x轴于点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D.
(1)求直线AD的解析式.
(2)点E(m,0)、F(m+1,0)为x轴上两点,其中(-5<m<-3.5)EE′、FF′分别平行于y轴,交抛物线于点E′和F′,交AD于点M、N,当ME′+NF′的值最大时,在y轴上找一点R,使得|RE′-RF′|值最大,请求出点R的坐标及|RE′-RF′|的最大值.
(3)如图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C是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出点P的坐标及△PAC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0.(2023·立山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点P为线段上一动点,连接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H,连结,当四边形的面积为时,求点H的坐标;
(3)已知点E为x轴上一动点,点Q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解:把点和点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令y=0,则,
解得:,
∴点A(-1,0);
(2)解:存在,理由如下:
∵点A(-1,0),点,点是线段的中点,
∴点,
设点E(0,m),
∴,


∵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
整理得:,
解得:或-1,
∴点E的坐标为(0,3)或(0,-1);
(3)解:∵点B(4,0),C(0,2),
∴OB=4,OC=2,
∴,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把点B(4,0),C(0,2)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设点,则,CF=a,
∴,
若∠PCM=2∠OBC,过点C作CF∥x轴交PM于点F,如图甲所示,
图甲
∴∠FCM=∠OBC,即,
∴∠PCF=∠FCM,
∵轴,
∴CF⊥PQ,
∴PM=2FM,
∴,
∴,解得:解得:a=2或0(舍去),
∴点P的横坐标为2;
若∠PMC=2∠OBC,
∵∠PMC=∠BMN,
∴∠BMN=2∠OBC,
∵∠OBC+∠BMN=90°,
∴∠OBC=30°,与相矛盾,不合题意,舍去;
若∠CPM=2∠OBC,如图乙所示,过点P作PG平分∠CPM,则∠MPG=∠OBC,
图乙
∵∠PMG=∠BMN,
∴△PMG∽△BMN,
∴∠PGM=∠BNM=90°,
∴∠PGC=90°,
∵PG平分∠CPM,即∠MPG=∠CPG,
∴∠PCM=∠PMC,
∴PC=PM,
∴,
解得:或0(舍去),
∴点P的横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横坐标为2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令y=0可得点A坐标;
(2)由点A(-1,0),点,点是线段的中点可得,点,设点E(0,m), 则,,
,根据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可得, 解之即可;
(3)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 ,设点,则,CF=a,则
,分为当∠PCM=2∠OBC、∠PMC=2∠OBC、 ∠CPM=2∠OBC时三种情况,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2.【答案】(1)解:对于直线BC解析式y=x-3,
令x=0时,y=-3,
则C(0,-3),
令y=0时,x=3,
则B(3,0),
把B(3,0),C(0,-3),分别代入,得
,解得:,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2)解:对于抛物线y=-x2+4x-3,
令y=0,则-x2+4x-3=0,解得:x1=1,x2=3,
∴A(1,0),B(3,0),
∴OA=1,OB=3,AB=2,
过点A作AN⊥BC于N,过点P作PM⊥BC于M,如图,
∵A(1,0),B(3,0),C(0,-3),
∴OB=OC=3,AB=2,
∴∠ABC=∠OCB=45°,
∴AN=,
∵,
∴PM=,
过点P作PEBC,交y轴于E,过点E作EF⊥BC于F,
则EF= PM=,
∴CE=1
∴点P是将直线BC向上或向下平移1个单位,与抛物线的交点,如图P1,P2,P3,P4,
∵B(3,0),C(0,-3),
∴直线BC解析式为:y=x-3,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2或y=x-4,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得
或,
解得:,,,,
∴P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3)解:如图,点Q在抛物线上,且∠ACQ=45°,过点Q作AD⊥CQ于D,过点D作DF⊥x轴于F,过点C作CE⊥DF于E,
∵∠ADC=90°,
∴∠ACD=∠CAD=45°,
∴CD=AD,
∵∠E=∠AFD=90°,
∴∠ADF=90°-∠CDE=∠DCE,
∴△CDE≌△DAD(AAS),
∴DE=AF,CE=DF,
∵∠COF=∠E=∠AFD=90°,
∴四边形OCEF是矩形,
∴OF=CE,EF=OC=3,
设DE=AF=n,
∵OA=1,
∴CE=DF=OF=n+1
∴DF=3-n,
∴n+1=3-n
解得:n=1,
∴DE=AF=1,
∴CE=DF=OF=2,
∴D(2,-2),
设直线CQ解析式为y=px-3,
把D(2,-2)代入,得p=,
∴直线CQ解析式为y=x-3,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得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点Q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令y=0,则-x2+4x-3=0,解得x的值,得出OA=1,OB=3,AB=2,过点A作AN⊥BC于N,过点P作PM⊥BC于M,由点A、B、C的坐标得出OB=OC=3,AB=2,由,得出PM=,CE=1,由点B、C的坐标得出直线BC解析式,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2或y=x-4,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
(3)点Q在抛物线上,且∠ACQ=45°,过点Q作AD⊥CQ于D,过点D作DF⊥x轴于F,过点C作CE⊥DF于E,利用AAS证出△CDE≌△DAD,得出DE=AF,CE=DF,推出四边形OCEF是矩形,设DE=AF=n,得出n的值,从而得出点D的坐标,再利用代入法得出直线CQ解析式,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点Q的坐标。
3.【答案】(1)解:将点,代入中,
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设面积为,
根据题意得:,.


在中,令得,






当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3)解: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由,得直线解析式为,
设,,又,,
当,是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

解得与重合,舍去或,

当,为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

解得舍去或,

当,为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

解得或,
或,
综上所述,的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将A(-1,0)、B(5,0)代入y=-x2+bx+c中求出b、c的值,进而可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过点M作ME⊥x轴于点E,设△BMN面积为S,根据题意得ON=t,BM=t,由点B的坐标可得BN=5-t,令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x=0,求出y的值,可得点C的坐标,进而得到∠OBC=45°,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ME,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
(3)存在点Q,使以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设Q(m,-m+5),P(n,-n2+4n+5),然后分①PQ、AC为对角线,②QA、PC为对角线,③QC、PA为对角线,结合中点坐标公式可得m的值,进而可得点Q的坐标.
4.【答案】(1)解:①∵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
∴.又,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点P的坐标为.
②当时,由,
解得.
∴点B的坐标为.
设经过B,P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有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m是常数,)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与相交于点G,如图所示:
∴点M的坐标为,点G的坐标为.
∴.
∴当时,有最大值1.
此时,点M的坐标为,点G的坐标为.
(2)解:由(Ⅰ)知,又,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顶点P的坐标为.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N,
∴点N的坐标为.
作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作点N关于x轴的对称点,如图所示:
得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当满足条件的点E,F落在直线上时,取得最小值,
此时,.
延长与直线相交于点H,则.
在中,.
∴.
解得(舍).
∴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和点.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到顶点P的坐标;
②求出直线BP的解析式,设点M的坐标为,点G的坐标为,再表示出,最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2)先求出点N的坐标为,作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作点N关于x轴的对称点,得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延长与直线相交于点H,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再求出直线的解析式为,最后求出点E、F的坐标即可。
5.【答案】(1),点C的坐标为;
(2)解:∵点P在第一象限抛物线上,横坐标为m,且轴于点D,
∴点P的坐标为,,
∴.
∵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
过点C作于点G,则.
∵,
∴四边形CODG是矩形,
∴,,.
∴.
∵,
∴.
∴,即,
∴.
在中,
∵,
∴.
∴,

解得(舍去),
∴.
当时,﹒
∴点P的坐标为.
(3)存在;m的值为4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得,
当时,,
∴点C的坐标为.
当时,,
解得.
∵点A在点B的左侧,
∴点A,B的坐标分别为.
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
(3)存在;m的值为4或.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F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如下图所示,过点P作直线轴于点H,
∵过点P作直线,交y轴于点F,
∴,
∴,
∴,
∴,即,
∴,
∵,
∴,
由(2)知,.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在中,,
当时,,
∵,
∴,
∴,
解得或,
∵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
∴;
②当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如下图所示,
同理可得,,,,,

∴,
解得或,
∵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
∴;
综上,m的值为4或
【分析】(1)将x=0和y=0分别代入即可求出点A、B、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
(2)过点C作于点G,则,证明可得,即,求出,再根据可得,再求出m的值,然后将m的值代入 求出y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F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②当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6.【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顶点为,
∴解得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证明:如图.过点M作轴,垂足为D.
当与都以为底时,
∵,∴.
当时,则,
解得.
∵,∴,
∴.设点M的坐标为,
∵点M在第一象限,∴,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
∴,∵,∴.
∴直线的解析式为,将其代入中,
得,∴,解得.
∵点N在第二象限,∴点N的横坐标为,
∴,∴.
∵,
∴点N与点M关于y轴对称.
(3)解:如图.
存在点M,使得.理由如下:
过点M作轴,垂足为E.
∵,
∴.
∵,∴,∴.
在和中,
∵,∴,
∴.
∵,∴,
在和中,∵,
∴,
∴.
∵,
∴,
∴.
当时,,
∴.
∴存在点,使得.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
(2)过点M作轴,垂足为D,根据面积关系得出,设点M的坐标为, 求出点M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 ,根据点C的坐标求出 直线的解析式 ,确定点N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3)过点M作轴,垂足为E. 令, 可得 ,利用三角函数得出OH和OG的代数式,根据, 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之即可。
7.【答案】(1)解:把点和分别代入可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可得
∴;
(2)解:作直线,作轴交直线于点N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点和分别代入
可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点M的横坐标为m
∴,


()
∴当时,S有最大值为
把代入可得
∴;
(3)解:当以为边时,只要,且即可
∴点P的横坐标为4或-4
把代入可得
把代入可得
∴此时,
当以为对角线时,作轴于点H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和中



∴点P的横坐标为2
把代入可得
∴此时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解;
(2)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直线的解析式,设点M的横坐标为m,得出点M、N的坐标,得出MN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当时,S有最大值,再将其代入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
(3)当以为边时,只要,且即可,得出点P的横坐标为4或-4,分别将其代入得出点P的坐标,由三角形全等证出,得出,推出OH的值,得出点P的横坐标,将x=2代入得出此时P的坐标,即可得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
8.【答案】(1)解:将、两点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由可得,
设点

∵,


解得:(舍去)

(3)解:如图,作CE⊥l,PQ⊥BC,PN⊥x轴,连接PC交x轴于点H,
设,PC的表达式为:,
将P,C代入得,
解得:
PC的表达式为:,
将y=0代入得,,即,






由题可知,

将代入得,,


∵,PQ⊥BC,CE⊥l,



解得:(舍去).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3)先求出 PC的表达式为:, 再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解即可。
9.【答案】(1)解:∵,
令 则
令 则
解得:

(2)解:∵



∴当S最大时,则
(3)解:如图,延长DC与x轴交于点N,过A作于H,过Q作轴于K,连接BD,

∵抛物线
∴顶点
轴,

设为
解得
∴为
联立:
解得:
所以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列方程求解即可;
(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3)利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10.【答案】(1)解:①把点和点代入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②直线AD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过点E作EG⊥x轴交AD于点G,过点B作BH⊥x轴交AD于点H,
当x=6时,,∴点H(6,-4),即BH=4,设点,则点, ∴,∵的面积记为,的面积记为,且,∴BF=2EF,∵EG⊥x,BH⊥x轴,∴△EFG∽△BFH,∴,∴,解得:或0(舍去),∴点E的坐标为(2,-4);
(3)解:点P的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1)②令y=0,则,解得:,
∴点A(-2,0),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
∴把点和点A(-2,0)代入得:,解得:,∴直线AD的解析式为;
(3),
∴点G的坐标为(2,-4),当x=0时,y=-3,即点C(0,-3),
∴点,∴向上翻折部分的图象解析式为,
∴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平移后抛物线剩下部分的解析式为,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把点B(6,0),C(0,-3)代入得:,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同理直线的解析式为,
∴BC∥C′G′,设点P的坐标为,∵点,
∴点 C′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 G′,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当点P,Q均在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图象上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当点P在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图象上,点Q在平移后抛物线剩下部分的图象上时,,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当点P在平移后抛物线剩下部分的图象上,点Q在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图象上时,,解得:或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
【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②先求出点A(-2,0),再求出,最后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 点H(6,-4), 再求出 BF=2EF ,最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3)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11.【答案】(1)解:∵抛物线y=ax2+x+c(a≠0)与x轴交于A(﹣2,0),B(6,0)两点,
∴,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3;
(2)解:∵抛物线y=x2+x+3与y轴交于点C,
∴C(0,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把B(6,0)、C(0,3)代入,
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设点P的横坐标为m,则P(m,m2+m+3),E(m,﹣m+3),
∴h=m2+m+3﹣(﹣m+3)=m2+m,
∵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0<m<6,
∴h=m2+m(0<m<6);
(3)解:如图,过点E、F分别作EH⊥y轴于点H,FG⊥y轴于点G,
∵P(m,m2+m+3),E(m,﹣m+3),
∴PE=m2+m,
∵PF⊥CE,
∴∠EPF+∠PEF=90°,
∵PD⊥x轴,
∴∠EBD+∠BED=90°,
又∵∠PEF=∠BED,
∴∠EPF=∠EBD,
∵∠BOC=∠PFE=90°,
∴△BOC∽△PFE,
∴=,
在Rt△BOC中,BC===3,
∴EF=×PE=(m2+m)=(m2+m),
∵EH⊥y轴,PD⊥x轴,
∴∠EHO=∠EDO=∠DOH=90°,
∴四边形ODEH是矩形,
∴EH=OD=m,
∵EH//x轴,
∴△CEH∽△CBO,
∴=,即=,
∴CE=m,
∵CF=EF,
∴EF=CE=m,
∴m=(m2+m),
解得:m=0或m=1,
∵0<m<6,
∴m=1;
(4)解:∵抛物线y=x2+x+3,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
∵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设Q(2,t),设抛物线对称轴交x轴于点H,交CP边于点G,
则GQ=3﹣t,CG=2,∠CGQ=90°,
①当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OD所在的直线上时,如图,
则CQ垂直平分OO′,即CQ⊥OD,
∴∠COP+∠OCQ=90°,
又∵四边形OCPD是矩形,
∴CP=OD=4,OC=3,∠OCP=90°,
∴∠PCQ+∠OCQ=90°,
∴∠PCQ=∠COP,
∴tan∠PCQ=tan∠COP==,
∴=tan∠PCQ=,
∴=,
解得:t=,
∴Q(2,);
②当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CD上时,如图,连接CD交GH于点K,
∵点O与点O′关于直线CQ对称,
∴CQ垂直平分OO′,
∴∠OCQ=∠DCQ,
∵GH//OC,
∴∠CQG=∠OCQ,
∴∠DCQ=∠CQG,
∴CK=KQ,
∵C、P关于对称轴对称,即点G是CP的中点,GH//OC//PD,
∴点K是CD的中点,
∴K(2,),
∴GK=,
∴CK=KQ=﹣t,
在Rt△CKG中,CG2+GK2=CK2,
∴22+()2=(﹣t)2,
解得:t1=1(舍去),t2=﹣1,
∴Q(2,﹣1);
③当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DC延长线上时,如图,过点O′作O′K⊥y轴于点K,连接OO′交CQ于点M,
∵点O与点O′关于直线CQ对称,
∴CQ垂直平分OO′,
∴∠OCM=∠O′CM,∠OMC=∠O′MC=90°,O′C=OC=3,
∵∠O′KC=∠DOC=90°,∠O′CK=∠DCO,
∴△O′CK∽△DCO,
∴==,即==,
∴O′K=,CK=,
∴OK=OC+CK=3+=,
∴O′(﹣,),
∵点M是OO′的中点,
∴M(﹣,),
设直线CQ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CQ的解析式为y=x+3,
当x=2时,y=×2+3=4,
∴Q(2,4);
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为(2,)或(2,﹣1)或(2,4).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再求出 0<m<6, 最后求解即可;
(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4)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计算求解即可。
12.【答案】(1)解:把点和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过点D作DH∥y轴,交AC于点H,如图所示: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由(1)可得:,
∴,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
∴,
∴,
∵DH∥y轴,
∴,
∴,
∵,
∴当时,的值最大,
∴;
(3)解:点P的横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3)解:由题意可得如图所示:
分别过点C、Q作垂线,交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于点G、H,
∵,
∴,
∴,
∴,
∴,
∴,
∵,
∴,
设点,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上:点P的横坐标为或或或.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过点D作DH∥y轴,交AC于点H,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设,再根据可得,再求出m的值即可;
(3)分别过点C、Q作垂线,交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于点G、H,先证明可得,设点,求出,即可得到,再求出n的值即可。
13.【答案】(1)解:将A( 1,0),C(0,2)代入,
∴,
解得,

(2)解:令y=0,则,
解得x= 1或x=4,
∴B(4,0),
∴OB=4,
∴,
∴OD=4,
∴D(0, 4),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y=x 4,
联立方程组,
解得或,
∴P( 3, 7);
(3)解:如图1,当在第一象限时,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解得,
∴,
设E(t,),
∴OE=t,EH=,
∵D(0, 4),B(4,0),
∴OB=OD,
∴∠ODB=45°,
∵直线与直线BP相交所成锐角为45°,
∴,
由折叠可知,,,
在中,,
∴,

在Rt△BHE中,,
解得,
∵0≤t≤4,
∴t=,
∴;
如图2,当在第二象限,时,
∵∠ABP=45°,
∴轴,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由折叠可知,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E=OB,
∴,
解得或,
∵0≤t≤4,
∴,
∴;
综上所述: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再联立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
(3)分情况讨论: ①当在第一象限时,②当在第二象限,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14.【答案】(1)解:直线与,轴分别交于点,,
令,解得,则点,
令,解得,则点,
抛物线过点,

(2)解:,
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有最大值,

解得:,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有最大值,

解得:,
综上所述,
(3)解:当时,则,
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

点坐标为,,
,,
,轴,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分别令,,可得点,点,将点A代入抛物,可得c的值;
(2)先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为 和 两种情况进行求解;
(3) 当时,则,过点作轴于,先求出点P的坐标,再证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15.【答案】(1)解:把,代入抛物线得:,
∵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
∴,
解得:,
∴,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
(2)解:把代入抛物线得:,
∴,
则抛物线,
∵两根之积,
∴,
∵,
∴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3)解:∵点在抛物线上,
由(2)得:,
∴,
∵,
∴,
由抛物线可得顶点B的坐标为,
把C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得:,
把B点坐标代入得:,
联立①、②并求解得:、或、,
∵,
∴,,
∴抛物线解析式为,如图所示
A、B、C点的坐标分别为、、,
∴当时,的最小值是,无最大值,
∴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将点A的坐标和a、c的值代入求出解析式,再求出顶点坐标即可;
(2)将点A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再求出,最后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即可;
(3)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求出点A、B、C的坐标,最后结合图象求出即可。
16.【答案】(1)解:∵抛物线经过原点
∴对称轴为
∵直线经过抛物线的顶点B

∵抛物线经过原点
,即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证明:


(3)解:如图,记CE与y轴交于点M,过点B作,垂足为点N
设,则
由(2)知,轴



,即
解得或
经检验,不符合题意,舍去
故点C的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先确定顶点坐标,设其顶点式,再将原点代入计算,可得解析式;
(2)由 知,再由轴知,根据勾股定理可得,,从而得到,则;
(3)记CE与y轴交于点M,过点B作,垂足为点N , 设,则,由知,,根据可得,据此得出方程,解之可得。
17.【答案】(1)解:∵点在抛物线,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解:如图,过A作交于点G,过G作轴于点H,
令,则;
令,则,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
∴,,,,
∵,
∴,
∴,即,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同理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方程,
解得,,
当时,,
∴;
(3)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移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3)∵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
∴,,
设沿x轴向右平移后为,
当时,设交y轴于点F,
由平移的性质得,,,,
∴,则,即,
∴;
当时,;
当时,设交轴于点I,
则,同理
∴;
综上,.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2)过A作交于点G,过G作轴于点H, 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为, 根据A、B、C三点坐标可得,,,,根据和三角函数定义,
得出,即,,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同理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联立抛物线解析式解方程,即可求出点P;
(3)先求出点D、点E的坐标,设沿x轴向右平移后为,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求解,当时,设交y轴于点F,根据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当时,; 当时,设交轴于点I,则,同理,则。
18.【答案】(1)解:当时,,
∴,
∴.
把代入,得
∴,

∴顶点坐标为:;
(2)解:存在.
把代入,得,
∴.
解方程,得

∴.
设,连接,如图,
∵的面积是面积的2倍,
∴,
∴,
∴,
解得,无实数根,
解得,,
∴或;
(3)解:∵
=,
∴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大小不变,顶点在对称轴直线上移动.
当顶点在直线的下侧时,
对于,当时,,
∴.
把代入,得
∴,
把代入,得

∴当时,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
当顶点在直线的上侧时,
联立解析式得,,
即,
由题意得,,
解得.
综上可知,当或时,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点A的坐标,再求出 , 最后求解即可;
(2)先求出 ,再求出 , 最后求点的坐标即可;
(3)先求出 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大小不变,顶点在对称轴直线上移动,再求出, 最后求解即可。
19.【答案】(1)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两点,
∴,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解:如图所示,过作轴交于点,
在中,令,则,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则,
∴,


∵,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此时
∴;
(3)解:存在点Q,使以A、C、M、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设,,
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坐标相同得:

解得(舍)或,
∴;
②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坐标相同得:

解得(舍)或,
∴;
③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坐标相同得:

解得或,
∴或;
综上所述,存在点,使得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求出a、b的值即可;
(2)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设,则,求出,再利用割补法求出 ,再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3)设,,分类讨论:①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②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③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再分别求解即可。
20.【答案】(1)解:∵A(-1,0),∴OA=1,
∵OB= OC=4OA=4,
∴B(4,0),C(0,-4),
则,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作PH∥轴交DE于点H,设与DE相切于Q,则,如图:
∵直线DE的解析式为,
∴∠EOB=,
∴∠FHQ=,
∴△F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FH的长取得最大值时,⊙F的半径最大,
设F(,),则H(,),
∴FH=

∵,
∴当时,FH取得最大值,
此时F(,),
⊙F的最大半径:;
(3)解:∵若G的纵坐标分别是t,
∴G (,),
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
把A(-1,0)代入得:,
∴,
∴直线AM的解析式为,
联立直线AM与抛物线得得,
∴,即,
∵直线AM与直线AN关于轴对称,则直线AN与轴的交点I的坐标为(,),
同理可求得直线AN的解析式为,,
又,




即.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B、C的坐标,再将其代入求出b、c的值,即可得到;
(2)作PH∥轴交DE于点H,设与DE相切于Q,则,当FH的长取得最大值时,⊙F的半径最大,求出FH=,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3)先求出直线AM的解析式,再联立方程组可得,求出,即,再求出,求出,可得,再化简可得。
21.【答案】(1)解:∵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令,则,
解得:,
∴点B的坐标为;
(2)解:如图,
∵点B的坐标为,
∴,
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
把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l的解析式为,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轴,
设点P的坐标为,则点Q的坐标为,
∴,
∴,
解得:或0(舍去),
∴点P的坐标为;
(3)解:对于,
令,,
∴点D的坐标为,
∴,
∵点,
∴,,
如图,过点A作于点E,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过点M作轴于点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设点M的坐标为,
∴,
∴,
解得:(舍去)或2或4,
∴点M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出y=0时x的值,即得点B坐标;
(2)先求直线l的解析式为,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设点P的坐标为,则点Q的坐标为,可得,由PQ=3建立方程,解之即可;
(3)求D(0,-6)即得OD=6,由A、B的坐标,可求出AB=5,BD=3,AD=2, 过点A作于点E, 易证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即得∠MAB=45°,
过点M作轴于点F,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得,设点M的坐标为,则,由建立方程并解之即可.
22.【答案】(1)解:∵经过点,两点,,则

解得,,,,
∴.
(2)解:设直线BC解析式为,将点、的坐标代入,
并解得:,,
直线BC的表达式为:,
设直线l与x轴交于点M.
设点,则点,
过点C作,垂足为H,则四边形是矩形.
∴,,
∴,
∵,,
∴,
∴,
解得:(舍去),,
故,
∴,
∴点D的坐标为;
(3)解:存在.
设点,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四边形是菱形,
∴,
∴;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
∴,
∵四边形是菱形,
∴,,
∴;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四边形是菱形,
∴,,
∴;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四边形是菱形,
∴设,则,
∴在中,
,即,
∴解得,
∴,
∴,
∵,
∴;
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将点A、B、C的坐标代入求出a、b、c的值即可;
(2)过点C作,垂足为H,则四边形是矩形,设点,则点,再结合,可得,求出m的值,再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
(3)分类讨论:①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②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③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④当四边形是菱形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23.【答案】(1)解:将,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经过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
将,代入得:,
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设点,则点,
则,

当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点M的坐标是,
当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此时点M的坐标是,
综上可知,点M的坐标为或;
(3)解:∵当时,,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代入得到,

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点,
设点,作于点N,
则,,
∴,
∴,
∴,
∵,
∴,
∴,
解得,,
∴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点B、C的坐标分别代入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答案即可;
(2)设点,则点,求出ME和DE的长,再分类讨论:①当时,②当时,再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先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设点,作于点N,则,,再结合,可得,求出p的值,即可得到点Q的坐标。
24.【答案】(1)解:当时,,
解得,,
∵点B在点A的右侧,

当时,,

(2)解:如图,过点D作轴于点E,
∵,,,
∴,,,
∴,,,
∴,
∴,
又∵将沿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由轴对称的性质得:,,
∵,,
∴,
∴为的中位线,,
∴,
∴,
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点,代入得:,解得,
则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为.
(3)解: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
①如图,当点P在BC下方时,
∵,
∴,
∴点C,P的纵坐标相等,
∴点P的纵坐标为,
令,则,解得,(舍去),
∴;
②如图,当点P在上方时,
由(2)可知,A,C,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
∴,
∴,
则可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点C的坐标为,
∴,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当时,解得,(舍去),
∴点的横坐标为,
当时,,
∴,
综上,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点P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x=0和y=0分别代入求出点A、B、C的坐标即可;
(2)过点D作轴于点E,先求出AB、AC和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出,再求出为的中位线,,可得,证出点D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即可;
(3)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BC下方时,②当点P在上方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25.【答案】(1)解:∵二次函数与轴的一个交点为,且过和,
∴,
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为,
∴二次函数顶点为
(2)解:如图∶
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
∴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增大而增大,当时,随增大而减小,且抛物线开口向下,
∴,
解得,
∵是整数,
∴,或或,
∴或或,
∴符合条件的新函数的解析式为或或;
(3)解:当在左侧时,过作于,如图,
∵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
∴,,
∵点与点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而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当在右侧时,如图,
同理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综上所述,的度数是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解析】【分析】(1)先求出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再求顶点坐标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或或, 再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3)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判断求解即可。
26.【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
∴,解得:,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当时,,
∴点,
如图1,过点P作轴交直线于E,连接,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则,
∴,
∵直线与y轴交于点D,
∴,
∴,
∵轴,即,
∴,
∴,
∵,
∴,
∵,
∴当时,m取得最大值,此时点P的坐标为;
(3)解:存在这样的点Q、N,使得以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满足条件的,;,.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3)存在这样的点Q、N,使得以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
①当是矩形的边时,有两种情形,
a、如图2-1中,四边形是矩形时,
有(2)可知,代入中,得到,
∴直线的解析式为,可得,
由可得,
∴,
∴,
∴,
∴.
根据矩形的性质,将点P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
∴,即
b、如图22中,四边形是矩形时,
∵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的解析式为,
∴,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将点D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N,
∴,即.
②当是对角线时,设,
则,,,
∵Q是直角顶点,
∴,
∴,
整理得,方程无解,此种情形不存在,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 点,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直线的解析式为, 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计算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利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27.【答案】(1)解:∵顶点D的坐标为,
∴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将点B的坐标代入上式得:,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令,,
解得:,
∴点,
∴,
当点P在点D的右侧时,设直线交x轴于点T,如图,
∵直线将的面积分成两部分,
∴将的面积分成两部分,
即点T将分为两部分,
∴,
∴,
即点,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把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y=-4x+8,
联立:
解得:或,
∴此时点P的坐标为;
当点P在点D的左侧时,同理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联立,解得:或,
∴点P的坐标为,
综上,点P的坐标为或;
(3)解:如图,在线段上取点N,使,连接,
∴,
当时,,
∴,
∴,
∴,
∴,
∵,
∴,
过点N作于点H,
∵,
∴,,
∴,
在中,,
∴,
∴,
∴,
当点Q在x轴下方时,
∴,
∴点Q的坐标为,
∴,
∵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y轴运动,
∴;
当点Q在x轴上方时,
同理得,点Q的坐标为,
∴,
∵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y轴运动,
∴;
综上所述,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AB=4,再分类讨论,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求点的坐标即可;
(3)分类讨论,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8.【答案】(1)解:对于,当时,;当时,,
∴,
将两点坐标分别代入中,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1,当点在直线的上方时,
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设点,点,
则,
∵,
∴,解得或
∴点或;
如图2,当点在直线的下方时,
连接,
设点,
∵,
∴,
整理得
∵,
∴方程无实数根,
∴此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3)解: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3)解:如图3,当点在x轴的上方时,在上取点G,使,作于点F,作于点H,
∵,
∴,
∴,
∵,
∴.
设,
解得,
∴,
∵,
∴,
解得,
∴,
∴,
∴.
∵,
∴,
∴,
∴,
∴,
∴,
∴.
设,
∴,
解得(舍去),,
∴,
∴;
如图4,当点E在x轴的下方时,
同理可求,
∴.
设,
∴,
解得(舍去),,
∴,
∴;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分析】(1)先求出 ,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即可作答;
(2)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利用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列方程计算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9.【答案】(1)解:如图1,∵y=-x2-4x+5=-(x+5)(x-1)或y=-(x+2)2+9,
∴A(-5,0),B(1,0),D(-2,9).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k≠0),把A、D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故直线AD的解析式为:y=3x+15;
(2)解:如图1,∵EE′∥y轴,FF′∥y轴,E(m,0)、F(m+1,0),
∴E(m,-m2-4m+5)、F(m+1,-(m+1)2-4(m+1)+5),M(m,3m+15),N(m+1,3(m+1)+15),
∴ME′=-m2-4m+5-(3m+15)=-m2-7m-10,NF′=-m2-9m-18,
∴ME′+NF′=-m2-7m-10-m2-9m-18=2m2-16m-28.
∵-2<0,
∴m=-=-4,
∴ME′+NF′有最大值,此时E′(-4,5),F′(-3,8),
要使|RE′-RF′|值最大,则点E′、F′、R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设直线E′F′:y=kx+b(k≠0),则

解得,
∴直线E′F′:y=3x+17(k≠0).
当x=0时,y=17,则点R的坐标是(0,17).
此时,|RE′-RF′|的最大值为;
(3)解:如图2,设点P(x,-x2-4x+5).
当PA=PC时,点P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OC=OA,
∴点O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P在∠AOC的角平分线上,
∴-x=-x2-4x+5,
解得x1=,x2=,
∴P(,),P′(,).
∴PH=OP-OH=,P′H=OP′+OH=,
∴S△PAC=AC PH=××=或S△PAC=AC P′H=××=.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B、D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ME′+NF′有最大值,此时E′(-4,5),F′(-3,8),要使|RE′-RF′|值最大,则点E′、F′、R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F′:y=3x+17,再求出点R的坐标,最后求出|RE′-RF′|的最大值为即可;
(3)设点P(x,-x2-4x+5),根据题意列出方程-x=-x2-4x+5,求出x的值,可得点P、P'的坐标,再求出PH和P'H的长,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AC的面积即可。
30.【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表示点Q坐标,代入解析式解题即可.
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连接,∵,∴,
设H点坐标为,

解得:或,
∴点H的坐标为或
(3)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3)点E的坐标为或
设点E坐标为
如图,过Q作于点M,

又∵

∴∠

∴,
∴Q点坐标为(
又∵Q在抛物线上,
∴,
解得或(舍)
则Q点坐标为
如图,过Q作于点M,

又∵

∴∠

∴,
∴Q点坐标为(
又∵Q在抛物线上,
∴,
解得或(舍)
则Q点坐标为
综上所述,Q点坐标为或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 先求出,设H点坐标为,则
,解之可得:或,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点H的坐标;
(3)设点E坐标为,分为两种情况进行求解:过Q作于点M,证明,则,,点Q坐标为(,将点Q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方程,解之即可。
1 / 1备考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 ——二次函数(2)
一、真题
1.(2022·呼和浩特)如图,抛物线经过点和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连接、.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的坐标;
(2)如图1,若点是线段的中点,连接,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作轴,分别交、轴于点、,当中有某个角的度数等于度数的2倍时,请求出满足条件的点的横坐标.
【答案】(1)解:把点和点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令y=0,则,
解得:,
∴点A(-1,0);
(2)解:存在,理由如下:
∵点A(-1,0),点,点是线段的中点,
∴点,
设点E(0,m),
∴,


∵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
整理得:,
解得:或-1,
∴点E的坐标为(0,3)或(0,-1);
(3)解:∵点B(4,0),C(0,2),
∴OB=4,OC=2,
∴,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把点B(4,0),C(0,2)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设点,则,CF=a,
∴,
若∠PCM=2∠OBC,过点C作CF∥x轴交PM于点F,如图甲所示,
图甲
∴∠FCM=∠OBC,即,
∴∠PCF=∠FCM,
∵轴,
∴CF⊥PQ,
∴PM=2FM,
∴,
∴,解得:解得:a=2或0(舍去),
∴点P的横坐标为2;
若∠PMC=2∠OBC,
∵∠PMC=∠BMN,
∴∠BMN=2∠OBC,
∵∠OBC+∠BMN=90°,
∴∠OBC=30°,与相矛盾,不合题意,舍去;
若∠CPM=2∠OBC,如图乙所示,过点P作PG平分∠CPM,则∠MPG=∠OBC,
图乙
∵∠PMG=∠BMN,
∴△PMG∽△BMN,
∴∠PGM=∠BNM=90°,
∴∠PGC=90°,
∵PG平分∠CPM,即∠MPG=∠CPG,
∴∠PCM=∠PMC,
∴PC=PM,
∴,
解得:或0(舍去),
∴点P的横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P的横坐标为2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令y=0可得点A坐标;
(2)由点A(-1,0),点,点是线段的中点可得,点,设点E(0,m), 则,,
,根据是以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可得, 解之即可;
(3)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 ,设点,则,CF=a,则
,分为当∠PCM=2∠OBC、∠PMC=2∠OBC、 ∠CPM=2∠OBC时三种情况,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2.(2022·通辽)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直线方程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为抛物线上一点,若,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3)点是抛物线上一点,若,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对于直线BC解析式y=x-3,
令x=0时,y=-3,
则C(0,-3),
令y=0时,x=3,
则B(3,0),
把B(3,0),C(0,-3),分别代入,得
,解得:,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2)解:对于抛物线y=-x2+4x-3,
令y=0,则-x2+4x-3=0,解得:x1=1,x2=3,
∴A(1,0),B(3,0),
∴OA=1,OB=3,AB=2,
过点A作AN⊥BC于N,过点P作PM⊥BC于M,如图,
∵A(1,0),B(3,0),C(0,-3),
∴OB=OC=3,AB=2,
∴∠ABC=∠OCB=45°,
∴AN=,
∵,
∴PM=,
过点P作PEBC,交y轴于E,过点E作EF⊥BC于F,
则EF= PM=,
∴CE=1
∴点P是将直线BC向上或向下平移1个单位,与抛物线的交点,如图P1,P2,P3,P4,
∵B(3,0),C(0,-3),
∴直线BC解析式为:y=x-3,
∴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2或y=x-4,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得
或,
解得:,,,,
∴P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3)解:如图,点Q在抛物线上,且∠ACQ=45°,过点Q作AD⊥CQ于D,过点D作DF⊥x轴于F,过点C作CE⊥DF于E,
∵∠ADC=90°,
∴∠ACD=∠CAD=45°,
∴CD=AD,
∵∠E=∠AFD=90°,
∴∠ADF=90°-∠CDE=∠DCE,
∴△CDE≌△DAD(AAS),
∴DE=AF,CE=DF,
∵∠COF=∠E=∠AFD=90°,
∴四边形OCEF是矩形,
∴OF=CE,EF=OC=3,
设DE=AF=n,
∵OA=1,
∴CE=DF=OF=n+1
∴DF=3-n,
∴n+1=3-n
解得:n=1,
∴DE=AF=1,
∴CE=DF=OF=2,
∴D(2,-2),
设直线CQ解析式为y=px-3,
把D(2,-2)代入,得p=,
∴直线CQ解析式为y=x-3,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得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点Q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令y=0,则-x2+4x-3=0,解得x的值,得出OA=1,OB=3,AB=2,过点A作AN⊥BC于N,过点P作PM⊥BC于M,由点A、B、C的坐标得出OB=OC=3,AB=2,由,得出PM=,CE=1,由点B、C的坐标得出直线BC解析式,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2或y=x-4,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
(3)点Q在抛物线上,且∠ACQ=45°,过点Q作AD⊥CQ于D,过点D作DF⊥x轴于F,过点C作CE⊥DF于E,利用AAS证出△CDE≌△DAD,得出DE=AF,CE=DF,推出四边形OCEF是矩形,设DE=AF=n,得出n的值,从而得出点D的坐标,再利用代入法得出直线CQ解析式,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点Q的坐标。
3.(2022九上·青秀月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交轴于点,,交轴于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向点运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向点运动,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秒().当为何值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已知是抛物线上一点,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将点,代入中,
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设面积为,
根据题意得:,.


在中,令得,






当时,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3)解: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由,得直线解析式为,
设,,又,,
当,是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

解得与重合,舍去或,

当,为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

解得舍去或,

当,为对角线,则,的中点重合,

解得或,
或,
综上所述,的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将A(-1,0)、B(5,0)代入y=-x2+bx+c中求出b、c的值,进而可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过点M作ME⊥x轴于点E,设△BMN面积为S,根据题意得ON=t,BM=t,由点B的坐标可得BN=5-t,令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x=0,求出y的值,可得点C的坐标,进而得到∠OBC=45°,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ME,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
(3)存在点Q,使以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设Q(m,-m+5),P(n,-n2+4n+5),然后分①PQ、AC为对角线,②QA、PC为对角线,③QC、PA为对角线,结合中点坐标公式可得m的值,进而可得点Q的坐标.
4.(2022·天津)已知抛物线(a,b,c是常数,)的顶点为P,与x轴相交于点和点B.
(1)若,
①求点P的坐标;
②直线(m是常数,)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与相交于点G,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点M,G的坐标;
(2)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N,E是x轴的正半轴上的动点,F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动点,当的最小值为5时,求点E,F的坐标.
【答案】(1)解:①∵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
∴.又,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点P的坐标为.
②当时,由,
解得.
∴点B的坐标为.
设经过B,P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有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m是常数,)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与相交于点G,如图所示:
∴点M的坐标为,点G的坐标为.
∴.
∴当时,有最大值1.
此时,点M的坐标为,点G的坐标为.
(2)解:由(Ⅰ)知,又,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顶点P的坐标为.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N,
∴点N的坐标为.
作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作点N关于x轴的对称点,如图所示:
得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当满足条件的点E,F落在直线上时,取得最小值,
此时,.
延长与直线相交于点H,则.
在中,.
∴.
解得(舍).
∴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和点.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到顶点P的坐标;
②求出直线BP的解析式,设点M的坐标为,点G的坐标为,再表示出,最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2)先求出点N的坐标为,作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作点N关于x轴的对称点,得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延长与直线相交于点H,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再求出直线的解析式为,最后求出点E、F的坐标即可。
5.(2022·山西)综合与探究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过点P作直线轴于点D,作直线BC交PD于点E
(1)求A,B,C三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
(2)当是以P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3)连接AC,过点P作直线,交y轴于点F,连接DF.试探究: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得,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点C的坐标为;
(2)解:∵点P在第一象限抛物线上,横坐标为m,且轴于点D,
∴点P的坐标为,,
∴.
∵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
过点C作于点G,则.
∵,
∴四边形CODG是矩形,
∴,,.
∴.
∵,
∴.
∴,即,
∴.
在中,
∵,
∴.
∴,

解得(舍去),
∴.
当时,﹒
∴点P的坐标为.
(3)存在;m的值为4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1)由得,
当时,,
∴点C的坐标为.
当时,,
解得.
∵点A在点B的左侧,
∴点A,B的坐标分别为.
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
(3)存在;m的值为4或.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F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如下图所示,过点P作直线轴于点H,
∵过点P作直线,交y轴于点F,
∴,
∴,
∴,
∴,即,
∴,
∵,
∴,
由(2)知,.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在中,,
当时,,
∵,
∴,
∴,
解得或,
∵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
∴;
②当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如下图所示,
同理可得,,,,,

∴,
解得或,
∵点P是第一象限内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
∴;
综上,m的值为4或
【分析】(1)将x=0和y=0分别代入即可求出点A、B、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即可;
(2)过点C作于点G,则,证明可得,即,求出,再根据可得,再求出m的值,然后将m的值代入 求出y的值,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F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②当点F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6.(2022·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是,顶点C的坐标是,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与y轴交于点G.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N是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第二象限,连接,记的面积分别为.当,且直线时,求证:点N与点M关于y轴对称;
(3)如图2,直线与y轴交于点H,是否存在点M,使得.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顶点为,
∴解得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证明:如图.过点M作轴,垂足为D.
当与都以为底时,
∵,∴.
当时,则,
解得.
∵,∴,
∴.设点M的坐标为,
∵点M在第一象限,∴,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
∴,∵,∴.
∴直线的解析式为,将其代入中,
得,∴,解得.
∵点N在第二象限,∴点N的横坐标为,
∴,∴.
∵,
∴点N与点M关于y轴对称.
(3)解:如图.
存在点M,使得.理由如下:
过点M作轴,垂足为E.
∵,
∴.
∵,∴,∴.
在和中,
∵,∴,
∴.
∵,∴,
在和中,∵,
∴,
∴.
∵,
∴,
∴.
当时,,
∴.
∴存在点,使得.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
(2)过点M作轴,垂足为D,根据面积关系得出,设点M的坐标为, 求出点M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 ,根据点C的坐标求出 直线的解析式 ,确定点N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3)过点M作轴,垂足为E. 令, 可得 ,利用三角函数得出OH和OG的代数式,根据, 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之即可。
7.(2022·呼伦贝尔、兴安盟)如图,抛物线经过,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C的坐标;
(2)若点M在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与点B,C不重合),求使面积最大时M点的坐标,并求最大面积;(请在图1中探索)
(3)设点Q在y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要使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请在图2中探索)
【答案】(1)解:把点和分别代入可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可得
∴;
(2)解:作直线,作轴交直线于点N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点和分别代入
可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点M的横坐标为m
∴,


()
∴当时,S有最大值为
把代入可得
∴;
(3)解:当以为边时,只要,且即可
∴点P的横坐标为4或-4
把代入可得
把代入可得
∴此时,
当以为对角线时,作轴于点H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和中



∴点P的横坐标为2
把代入可得
∴此时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解;
(2)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直线的解析式,设点M的横坐标为m,得出点M、N的坐标,得出MN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当时,S有最大值,再将其代入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
(3)当以为边时,只要,且即可,得出点P的横坐标为4或-4,分别将其代入得出点P的坐标,由三角形全等证出,得出,推出OH的值,得出点P的横坐标,将x=2代入得出此时P的坐标,即可得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
8.(2022·盘锦)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点P在抛物线上,连接.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若点P在第四象限,点D在线段上,连接并延长交x轴于点E,连接,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当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若点P在第二象限,点F为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线段交于点G,当时,求点P的横坐标.
【答案】(1)解:将、两点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由可得,
设点

∵,


解得:(舍去)

(3)解:如图,作CE⊥l,PQ⊥BC,PN⊥x轴,连接PC交x轴于点H,
设,PC的表达式为:,
将P,C代入得,
解得:
PC的表达式为:,
将y=0代入得,,即,






由题可知,

将代入得,,


∵,PQ⊥BC,CE⊥l,



解得:(舍去).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3)先求出 PC的表达式为:, 再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解即可。
9.(2022·大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
(1)求点B,点C的坐标;
(2)如图1,点在线段上(点E不与点B重合),点F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当S取最大值时,求m的值;
(3)如图2,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接,点P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与相交于点Q,是否存在点P,使,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令 则
令 则
解得:

(2)解:∵



∴当S最大时,则
(3)解:如图,延长DC与x轴交于点N,过A作于H,过Q作轴于K,连接BD,

∵抛物线
∴顶点
轴,

设为
解得
∴为
联立:
解得:
所以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列方程求解即可;
(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3)利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10.(2022·沈阳)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经过点和点与x轴另一个交点A.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作直线AD.
(1)①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并直接写出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
(2)点E是直线AD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BE交AD于点F,连接BD,DE,的面积记为,的面积记为,当时,求点E的坐标;
(3)点G为抛物线的顶点,将抛物线图象中x轴下方部分沿x轴向上翻折,与抛物线剩下部分组成新的曲线为,点C的对应点,点G的对应点,将曲线,沿y轴向下平移n个单位长度().曲线与直线BC的公共点中,选两个公共点作点P和点Q,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P的坐标.
【答案】(1)解:①把点和点代入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②直线AD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过点E作EG⊥x轴交AD于点G,过点B作BH⊥x轴交AD于点H,
当x=6时,,∴点H(6,-4),即BH=4,设点,则点, ∴,∵的面积记为,的面积记为,且,∴BF=2EF,∵EG⊥x,BH⊥x轴,∴△EFG∽△BFH,∴,∴,解得:或0(舍去),∴点E的坐标为(2,-4);
(3)解:点P的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1)②令y=0,则,解得:,
∴点A(-2,0),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
∴把点和点A(-2,0)代入得:,解得:,∴直线AD的解析式为;
(3),
∴点G的坐标为(2,-4),当x=0时,y=-3,即点C(0,-3),
∴点,∴向上翻折部分的图象解析式为,
∴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平移后抛物线剩下部分的解析式为,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把点B(6,0),C(0,-3)代入得:,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同理直线的解析式为,
∴BC∥C′G′,设点P的坐标为,∵点,
∴点 C′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 G′,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当点P,Q均在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图象上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当点P在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图象上,点Q在平移后抛物线剩下部分的图象上时,,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当点P在平移后抛物线剩下部分的图象上,点Q在向上翻折部分平移后的图象上时,,解得:或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
【分析】(1)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②先求出点A(-2,0),再求出,最后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 点H(6,-4), 再求出 BF=2EF ,最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3)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11.(2022·丹东)如图1,抛物线y=ax2+x+c(a≠0)与x轴交于A(﹣2,0),B(6,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垂足为D,PD交直线BC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线段PE的长度为h,请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h;
(3)如图2,过点P作PF⊥CE,垂足为F,当CF=EF时,请求出m的值;
(4)如图3,连接CP,当四边形OCPD是矩形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原点O关于直线CQ的对称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上,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y=ax2+x+c(a≠0)与x轴交于A(﹣2,0),B(6,0)两点,
∴,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3;
(2)解:∵抛物线y=x2+x+3与y轴交于点C,
∴C(0,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把B(6,0)、C(0,3)代入,
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设点P的横坐标为m,则P(m,m2+m+3),E(m,﹣m+3),
∴h=m2+m+3﹣(﹣m+3)=m2+m,
∵点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0<m<6,
∴h=m2+m(0<m<6);
(3)解:如图,过点E、F分别作EH⊥y轴于点H,FG⊥y轴于点G,
∵P(m,m2+m+3),E(m,﹣m+3),
∴PE=m2+m,
∵PF⊥CE,
∴∠EPF+∠PEF=90°,
∵PD⊥x轴,
∴∠EBD+∠BED=90°,
又∵∠PEF=∠BED,
∴∠EPF=∠EBD,
∵∠BOC=∠PFE=90°,
∴△BOC∽△PFE,
∴=,
在Rt△BOC中,BC===3,
∴EF=×PE=(m2+m)=(m2+m),
∵EH⊥y轴,PD⊥x轴,
∴∠EHO=∠EDO=∠DOH=90°,
∴四边形ODEH是矩形,
∴EH=OD=m,
∵EH//x轴,
∴△CEH∽△CBO,
∴=,即=,
∴CE=m,
∵CF=EF,
∴EF=CE=m,
∴m=(m2+m),
解得:m=0或m=1,
∵0<m<6,
∴m=1;
(4)解:∵抛物线y=x2+x+3,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
∵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设Q(2,t),设抛物线对称轴交x轴于点H,交CP边于点G,
则GQ=3﹣t,CG=2,∠CGQ=90°,
①当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OD所在的直线上时,如图,
则CQ垂直平分OO′,即CQ⊥OD,
∴∠COP+∠OCQ=90°,
又∵四边形OCPD是矩形,
∴CP=OD=4,OC=3,∠OCP=90°,
∴∠PCQ+∠OCQ=90°,
∴∠PCQ=∠COP,
∴tan∠PCQ=tan∠COP==,
∴=tan∠PCQ=,
∴=,
解得:t=,
∴Q(2,);
②当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CD上时,如图,连接CD交GH于点K,
∵点O与点O′关于直线CQ对称,
∴CQ垂直平分OO′,
∴∠OCQ=∠DCQ,
∵GH//OC,
∴∠CQG=∠OCQ,
∴∠DCQ=∠CQG,
∴CK=KQ,
∵C、P关于对称轴对称,即点G是CP的中点,GH//OC//PD,
∴点K是CD的中点,
∴K(2,),
∴GK=,
∴CK=KQ=﹣t,
在Rt△CKG中,CG2+GK2=CK2,
∴22+()2=(﹣t)2,
解得:t1=1(舍去),t2=﹣1,
∴Q(2,﹣1);
③当点O′恰好落在该矩形对角线DC延长线上时,如图,过点O′作O′K⊥y轴于点K,连接OO′交CQ于点M,
∵点O与点O′关于直线CQ对称,
∴CQ垂直平分OO′,
∴∠OCM=∠O′CM,∠OMC=∠O′MC=90°,O′C=OC=3,
∵∠O′KC=∠DOC=90°,∠O′CK=∠DCO,
∴△O′CK∽△DCO,
∴==,即==,
∴O′K=,CK=,
∴OK=OC+CK=3+=,
∴O′(﹣,),
∵点M是OO′的中点,
∴M(﹣,),
设直线CQ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CQ的解析式为y=x+3,
当x=2时,y=×2+3=4,
∴Q(2,4);
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为(2,)或(2,﹣1)或(2,4).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再求出 0<m<6, 最后求解即可;
(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4)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计算求解即可。
12.(2022·锦州)如图,抛物线交x轴于点和,交y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D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交于点N,当的值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
(3)P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过点P作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Q,当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
【答案】(1)解:把点和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过点D作DH∥y轴,交AC于点H,如图所示: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由(1)可得:,
∴,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
∴,
∴,
∵DH∥y轴,
∴,
∴,
∵,
∴当时,的值最大,
∴;
(3)解:点P的横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3)解:由题意可得如图所示:
分别过点C、Q作垂线,交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于点G、H,
∵,
∴,
∴,
∴,
∴,
∴,
∵,
∴,
设点,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
∴,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上:点P的横坐标为或或或.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过点D作DH∥y轴,交AC于点H,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设,再根据可得,再求出m的值即可;
(3)分别过点C、Q作垂线,交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于点G、H,先证明可得,设点,求出,即可得到,再求出n的值即可。
13.(2022·鞍山)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连接.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是第三象限抛物线上一点,直线与轴交于点,的面积为12,求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若点是线段上点,连接,将沿直线翻折得到,当直线与直线相交所成锐角为时,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将A( 1,0),C(0,2)代入,
∴,
解得,

(2)解:令y=0,则,
解得x= 1或x=4,
∴B(4,0),
∴OB=4,
∴,
∴OD=4,
∴D(0, 4),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y=x 4,
联立方程组,
解得或,
∴P( 3, 7);
(3)解:如图1,当在第一象限时,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

解得,
∴,
设E(t,),
∴OE=t,EH=,
∵D(0, 4),B(4,0),
∴OB=OD,
∴∠ODB=45°,
∵直线与直线BP相交所成锐角为45°,
∴,
由折叠可知,,,
在中,,
∴,

在Rt△BHE中,,
解得,
∵0≤t≤4,
∴t=,
∴;
如图2,当在第二象限,时,
∵∠ABP=45°,
∴轴,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由折叠可知,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E=OB,
∴,
解得或,
∵0≤t≤4,
∴,
∴;
综上所述: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再联立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
(3)分情况讨论: ①当在第一象限时,②当在第二象限,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二、模拟预测
14.(2023·河北模拟)如图,直线与,轴分别交于点,,顶点为的抛物线过点.
(1)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及的值;
(2)若函数在时有最大值为,求的值;
(3)当时,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轴于点.设的面积为.直接写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解:直线与,轴分别交于点,,
令,解得,则点,
令,解得,则点,
抛物线过点,

(2)解:,
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有最大值,

解得:,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有最大值,

解得:,
综上所述,
(3)解:当时,则,
如图所示,过点作轴于,

点坐标为,,
,,
,轴,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分别令,,可得点,点,将点A代入抛物,可得c的值;
(2)先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为 和 两种情况进行求解;
(3) 当时,则,过点作轴于,先求出点P的坐标,再证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15.(2023·交城模拟)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顶点为B.
(1)时,时,求抛物线的顶点B的坐标;
(2)求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公共点的坐标用含a,c的式子表示;
(3)若直线经过点B且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求当时,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把,代入抛物线得:,
∵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
∴,
解得:,
∴,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
(2)解:把代入抛物线得:,
∴,
则抛物线,
∵两根之积,
∴,
∵,
∴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3)解:∵点在抛物线上,
由(2)得:,
∴,
∵,
∴,
由抛物线可得顶点B的坐标为,
把C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得:,
把B点坐标代入得:,
联立①、②并求解得:、或、,
∵,
∴,,
∴抛物线解析式为,如图所示
A、B、C点的坐标分别为、、,
∴当时,的最小值是,无最大值,
∴的取值范围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将点A的坐标和a、c的值代入求出解析式,再求出顶点坐标即可;
(2)将点A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再求出,最后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即可;
(3)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求出点A、B、C的坐标,最后结合图象求出即可。
16.(2023·包头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原点O(0,0)、A(2,0),直线y=2x经过抛物线的顶点B,点C是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对称轴的右侧,联结BC、OC、AB,过点C作CE∥x轴,分别交线段OB、AB于点E、F.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当BC=CE时,求证:△BCE∽△ABO;
(3)当∠CBA=∠BOC时,求点C的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经过原点
∴对称轴为
∵直线经过抛物线的顶点B

∵抛物线经过原点
,即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证明:


(3)解:如图,记CE与y轴交于点M,过点B作,垂足为点N
设,则
由(2)知,轴



,即
解得或
经检验,不符合题意,舍去
故点C的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1)先确定顶点坐标,设其顶点式,再将原点代入计算,可得解析式;
(2)由 知,再由轴知,根据勾股定理可得,,从而得到,则;
(3)记CE与y轴交于点M,过点B作,垂足为点N , 设,则,由知,,根据可得,据此得出方程,解之可得。
17.(2023·鞍山模拟)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连接 ,若点P为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且,求点P的坐标;
(3)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过D点作轴于点E得到矩形,将沿x轴向右平移,当B点与E重合时结束,设平移距离为t,与矩形重叠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
【答案】(1)解:∵点在抛物线,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解:如图,过A作交于点G,过G作轴于点H,
令,则;
令,则,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
∴,,,,
∵,
∴,
∴,即,
∴,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同理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方程,
解得,,
当时,,
∴;
(3)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移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3)∵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
∴,,
设沿x轴向右平移后为,
当时,设交y轴于点F,
由平移的性质得,,,,
∴,则,即,
∴;
当时,;
当时,设交轴于点I,
则,同理
∴;
综上,.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2)过A作交于点G,过G作轴于点H, 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为, 根据A、B、C三点坐标可得,,,,根据和三角函数定义,
得出,即,,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同理求得直线的解析式为,联立抛物线解析式解方程,即可求出点P;
(3)先求出点D、点E的坐标,设沿x轴向右平移后为,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求解,当时,设交y轴于点F,根据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当时,; 当时,设交轴于点I,则,同理,则。
18.(2023·石家庄模拟)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为常数).
(1)当经过点时,求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
(2)当经过坐标原点时,设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上是否存在点,使的面积是面积的2倍?若存在,求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当时,,
∴,
∴.
把代入,得
∴,

∴顶点坐标为:;
(2)解:存在.
把代入,得,
∴.
解方程,得

∴.
设,连接,如图,
∵的面积是面积的2倍,
∴,
∴,
∴,
解得,无实数根,
解得,,
∴或;
(3)解:∵
=,
∴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大小不变,顶点在对称轴直线上移动.
当顶点在直线的下侧时,
对于,当时,,
∴.
把代入,得
∴,
把代入,得

∴当时,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
当顶点在直线的上侧时,
联立解析式得,,
即,
由题意得,,
解得.
综上可知,当或时,与线段只有一个交点.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点A的坐标,再求出 , 最后求解即可;
(2)先求出 ,再求出 , 最后求点的坐标即可;
(3)先求出 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大小不变,顶点在对称轴直线上移动,再求出, 最后求解即可。
19.(2023·昔阳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是直线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设三角形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及S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3)点M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C、M、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两点,
∴,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解:如图所示,过作轴交于点,
在中,令,则,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则,
∴,


∵,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此时
∴;
(3)解:存在点Q,使以A、C、M、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设,,
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坐标相同得:

解得(舍)或,
∴;
②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坐标相同得:

解得(舍)或,
∴;
③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点坐标相同得:

解得或,
∴或;
综上所述,存在点,使得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的坐标为或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求出a、b的值即可;
(2)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设,则,求出,再利用割补法求出 ,再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3)设,,分类讨论:①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②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③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再分别求解即可。
20.(2023·静乐模拟)抛物线与轴交于、(在的左边),轴交于,且.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点在抛物线上,且在直线下方的,若以为圆心的作,当与直线相切时,求最大半径及此时坐标;
(3)如图2,是抛物线上一点,连接交轴于,作关于轴对称的直线交抛物线于,连接,点是的中点,若的纵坐标分别是.求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解:∵A(-1,0),∴OA=1,
∵OB= OC=4OA=4,
∴B(4,0),C(0,-4),
则,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作PH∥轴交DE于点H,设与DE相切于Q,则,如图:
∵直线DE的解析式为,
∴∠EOB=,
∴∠FHQ=,
∴△F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FH的长取得最大值时,⊙F的半径最大,
设F(,),则H(,),
∴FH=

∵,
∴当时,FH取得最大值,
此时F(,),
⊙F的最大半径:;
(3)解:∵若G的纵坐标分别是t,
∴G (,),
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
把A(-1,0)代入得:,
∴,
∴直线AM的解析式为,
联立直线AM与抛物线得得,
∴,即,
∵直线AM与直线AN关于轴对称,则直线AN与轴的交点I的坐标为(,),
同理可求得直线AN的解析式为,,
又,




即.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B、C的坐标,再将其代入求出b、c的值,即可得到;
(2)作PH∥轴交DE于点H,设与DE相切于Q,则,当FH的长取得最大值时,⊙F的半径最大,求出FH=,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3)先求出直线AM的解析式,再联立方程组可得,求出,即,再求出,求出,可得,再化简可得。
21.(2023·泽州模拟)综合与探究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直线l交于B,C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
(2)若P为直线l上一点,Q为抛物线上一点,当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连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点A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
∴,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令,则,
解得:,
∴点B的坐标为;
(2)解:如图,
∵点B的坐标为,
∴,
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
把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l的解析式为,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轴,
设点P的坐标为,则点Q的坐标为,
∴,
∴,
解得:或0(舍去),
∴点P的坐标为;
(3)解:对于,
令,,
∴点D的坐标为,
∴,
∵点,
∴,,
如图,过点A作于点E,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过点M作轴于点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设点M的坐标为,
∴,
∴,
解得:(舍去)或2或4,
∴点M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出y=0时x的值,即得点B坐标;
(2)先求直线l的解析式为,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设点P的坐标为,则点Q的坐标为,可得,由PQ=3建立方程,解之即可;
(3)求D(0,-6)即得OD=6,由A、B的坐标,可求出AB=5,BD=3,AD=2, 过点A作于点E, 易证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即得∠MAB=45°,
过点M作轴于点F,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得,设点M的坐标为,则,由建立方程并解之即可.
22.(2023·太谷模拟)综合与探究
如图,抛物线经过点,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点D是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连接.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过点D作与y轴的平行线的直线l,与交于点E,当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
(3)若点M是y轴上的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经过点,两点,,则

解得,,,,
∴.
(2)解:设直线BC解析式为,将点、的坐标代入,
并解得:,,
直线BC的表达式为:,
设直线l与x轴交于点M.
设点,则点,
过点C作,垂足为H,则四边形是矩形.
∴,,
∴,
∵,,
∴,
∴,
解得:(舍去),,
故,
∴,
∴点D的坐标为;
(3)解:存在.
设点,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四边形是菱形,
∴,
∴;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
∴,
∵四边形是菱形,
∴,,
∴;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四边形是菱形,
∴,,
∴;
如图所示,当四边形是菱形时,
∵四边形是菱形,
∴设,则,
∴在中,
,即,
∴解得,
∴,
∴,
∵,
∴;
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将点A、B、C的坐标代入求出a、b、c的值即可;
(2)过点C作,垂足为H,则四边形是矩形,设点,则点,再结合,可得,求出m的值,再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
(3)分类讨论:①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②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③当四边形是菱形时,④当四边形是菱形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23.(2023·交城模拟)如图1,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点M是直线上方抛物线的一动点,过点M作轴,交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的解析式;
(2)当点E是的三等分点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
(3)如图2,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F两点,,若点Q是轴上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答案】(1)解:将,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经过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
将,代入得:,
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设点,则点,
则,

当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点M的坐标是,
当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此时点M的坐标是,
综上可知,点M的坐标为或;
(3)解:∵当时,,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代入得到,

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点,
设点,作于点N,
则,,
∴,
∴,
∴,
∵,
∴,
∴,
解得,,
∴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点B、C的坐标分别代入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答案即可;
(2)设点,则点,求出ME和DE的长,再分类讨论:①当时,②当时,再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先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设点,作于点N,则,,再结合,可得,求出p的值,即可得到点Q的坐标。
24.(2023·翼城模拟)综合与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将沿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D.
(1)求点A,B,C的坐标.
(2)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当时,,
解得,,
∵点B在点A的右侧,

当时,,

(2)解:如图,过点D作轴于点E,
∵,,,
∴,,,
∴,,,
∴,
∴,
又∵将沿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由轴对称的性质得:,,
∵,,
∴,
∴为的中位线,,
∴,
∴,
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点,代入得:,解得,
则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为.
(3)解: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
①如图,当点P在BC下方时,
∵,
∴,
∴点C,P的纵坐标相等,
∴点P的纵坐标为,
令,则,解得,(舍去),
∴;
②如图,当点P在上方时,
由(2)可知,A,C,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
∴,
∴,
则可设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点C的坐标为,
∴,
∴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当时,解得,(舍去),
∴点的横坐标为,
当时,,
∴,
综上,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点P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将x=0和y=0分别代入求出点A、B、C的坐标即可;
(2)过点D作轴于点E,先求出AB、AC和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出,再求出为的中位线,,可得,证出点D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即可;
(3)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BC下方时,②当点P在上方时,再分别画出图象并求解即可。
25.(2023·呼和浩特模拟)已知,二次函数与轴的一个交点为,且过和点.
(1)求a、b、c的值,并写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将二次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新抛物线,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增大而减小,若m是整数,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M、P、Q是抛物线上互不重合的三点,已知P、Q的横坐标分别是,,点M与点P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
【答案】(1)解:∵二次函数与轴的一个交点为,且过和,
∴,
解得,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为,
∴二次函数顶点为
(2)解:如图∶
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的图象,
∴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增大而增大,当时,随增大而减小,且抛物线开口向下,
∴,
解得,
∵是整数,
∴,或或,
∴或或,
∴符合条件的新函数的解析式为或或;
(3)解:当在左侧时,过作于,如图,
∵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
∴,,
∵点与点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而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当在右侧时,如图,
同理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综上所述,的度数是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解析】【分析】(1)先求出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再求顶点坐标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或或, 再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3)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判断求解即可。
26.(2023·灯塔模拟)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直线与y轴交于点D,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交于点P,与直线交于点M,记,试求m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m取最大值时,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Q及坐标平面内的点N,使得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Q点和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
∴,解得:,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当时,,
∴点,
如图1,过点P作轴交直线于E,连接,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则,
∴,
∵直线与y轴交于点D,
∴,
∴,
∵轴,即,
∴,
∴,
∵,
∴,
∵,
∴当时,m取得最大值,此时点P的坐标为;
(3)解:存在这样的点Q、N,使得以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满足条件的,;,.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3)存在这样的点Q、N,使得以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
①当是矩形的边时,有两种情形,
a、如图2-1中,四边形是矩形时,
有(2)可知,代入中,得到,
∴直线的解析式为,可得,
由可得,
∴,
∴,
∴,
∴.
根据矩形的性质,将点P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
∴,即
b、如图22中,四边形是矩形时,
∵直线的解析式为,,
∴直线的解析式为,
∴,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将点D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N,
∴,即.
②当是对角线时,设,
则,,,
∵Q是直角顶点,
∴,
∴,
整理得,方程无解,此种情形不存在,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 点,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直线的解析式为, 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计算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利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27.(2023·开原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的顶点D的坐标为,并与x轴交于点A,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不与点D重合),直线将的面积分成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3)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y轴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当时,求t的值.
【答案】(1)解:∵顶点D的坐标为,
∴可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将点B的坐标代入上式得:,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令,,
解得:,
∴点,
∴,
当点P在点D的右侧时,设直线交x轴于点T,如图,
∵直线将的面积分成两部分,
∴将的面积分成两部分,
即点T将分为两部分,
∴,
∴,
即点,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把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y=-4x+8,
联立:
解得:或,
∴此时点P的坐标为;
当点P在点D的左侧时,同理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联立,解得:或,
∴点P的坐标为,
综上,点P的坐标为或;
(3)解:如图,在线段上取点N,使,连接,
∴,
当时,,
∴,
∴,
∴,
∴,
∵,
∴,
过点N作于点H,
∵,
∴,,
∴,
在中,,
∴,
∴,
∴,
当点Q在x轴下方时,
∴,
∴点Q的坐标为,
∴,
∵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y轴运动,
∴;
当点Q在x轴上方时,
同理得,点Q的坐标为,
∴,
∵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在y轴运动,
∴;
综上所述,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AB=4,再分类讨论,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求点的坐标即可;
(3)分类讨论,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8.(2023·立山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两点,直线恰好经过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若的面积为6,求点的坐标;
(3)点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若,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答案】(1)解:对于,当时,;当时,,
∴,
将两点坐标分别代入中,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1,当点在直线的上方时,
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设点,点,
则,
∵,
∴,解得或
∴点或;
如图2,当点在直线的下方时,
连接,
设点,
∵,
∴,
整理得
∵,
∴方程无实数根,
∴此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3)解: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3)解:如图3,当点在x轴的上方时,在上取点G,使,作于点F,作于点H,
∵,
∴,
∴,
∵,
∴.
设,
解得,
∴,
∵,
∴,
解得,
∴,
∴,
∴.
∵,
∴,
∴,
∴,
∴,
∴,
∴.
设,
∴,
解得(舍去),,
∴,
∴;
如图4,当点E在x轴的下方时,
同理可求,
∴.
设,
∴,
解得(舍去),,
∴,
∴;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分析】(1)先求出 ,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即可作答;
(2)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利用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列方程计算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9.(2023·锦州模拟)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4x+5交x轴于点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D.
(1)求直线AD的解析式.
(2)点E(m,0)、F(m+1,0)为x轴上两点,其中(-5<m<-3.5)EE′、FF′分别平行于y轴,交抛物线于点E′和F′,交AD于点M、N,当ME′+NF′的值最大时,在y轴上找一点R,使得|RE′-RF′|值最大,请求出点R的坐标及|RE′-RF′|的最大值.
(3)如图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C是以A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出点P的坐标及△PAC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图1,∵y=-x2-4x+5=-(x+5)(x-1)或y=-(x+2)2+9,
∴A(-5,0),B(1,0),D(-2,9).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k≠0),把A、D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故直线AD的解析式为:y=3x+15;
(2)解:如图1,∵EE′∥y轴,FF′∥y轴,E(m,0)、F(m+1,0),
∴E(m,-m2-4m+5)、F(m+1,-(m+1)2-4(m+1)+5),M(m,3m+15),N(m+1,3(m+1)+15),
∴ME′=-m2-4m+5-(3m+15)=-m2-7m-10,NF′=-m2-9m-18,
∴ME′+NF′=-m2-7m-10-m2-9m-18=2m2-16m-28.
∵-2<0,
∴m=-=-4,
∴ME′+NF′有最大值,此时E′(-4,5),F′(-3,8),
要使|RE′-RF′|值最大,则点E′、F′、R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设直线E′F′:y=kx+b(k≠0),则

解得,
∴直线E′F′:y=3x+17(k≠0).
当x=0时,y=17,则点R的坐标是(0,17).
此时,|RE′-RF′|的最大值为;
(3)解:如图2,设点P(x,-x2-4x+5).
当PA=PC时,点P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OC=OA,
∴点O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P在∠AOC的角平分线上,
∴-x=-x2-4x+5,
解得x1=,x2=,
∴P(,),P′(,).
∴PH=OP-OH=,P′H=OP′+OH=,
∴S△PAC=AC PH=××=或S△PAC=AC P′H=××=.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B、D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ME′+NF′有最大值,此时E′(-4,5),F′(-3,8),要使|RE′-RF′|值最大,则点E′、F′、R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E′F′:y=3x+17,再求出点R的坐标,最后求出|RE′-RF′|的最大值为即可;
(3)设点P(x,-x2-4x+5),根据题意列出方程-x=-x2-4x+5,求出x的值,可得点P、P'的坐标,再求出PH和P'H的长,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AC的面积即可。
30.(2023·立山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点P为线段上一动点,连接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H,连结,当四边形的面积为时,求点H的坐标;
(3)已知点E为x轴上一动点,点Q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表示点Q坐标,代入解析式解题即可.
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连接,∵,∴,
设H点坐标为,

解得:或,
∴点H的坐标为或
(3)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3)点E的坐标为或
设点E坐标为
如图,过Q作于点M,

又∵

∴∠

∴,
∴Q点坐标为(
又∵Q在抛物线上,
∴,
解得或(舍)
则Q点坐标为
如图,过Q作于点M,

又∵

∴∠

∴,
∴Q点坐标为(
又∵Q在抛物线上,
∴,
解得或(舍)
则Q点坐标为
综上所述,Q点坐标为或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 先求出,设H点坐标为,则
,解之可得:或,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点H的坐标;
(3)设点E坐标为,分为两种情况进行求解:过Q作于点M,证明,则,,点Q坐标为(,将点Q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方程,解之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