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4章-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4章-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5 18:52:17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了解全球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
2.根据有关材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新课导入建议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西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但是后来楼兰消失了。虽然至今尚未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你赞成这种观点吗?气候是怎样变化的?对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哪些影响?导入新课——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知识向学生展示了人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是认识许多环境问题的基础,是社会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命题率较高,考查形式多结合图表,考查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以及解决途径。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演示结束 全球气候变化 冷暖干湿 10万 温暖期 1万 波动上升 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变暖么?
【提示】 不是。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指全球气候变暖,而是全球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暖湿 干冷 迁移 变暖 增加 降低 减少 死亡 发病率 传播范围 上升 打破 气候波动 化石能源 温室气体 共同合作 2.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那么会使水资源更加充沛么?
【提示】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不会导致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匮乏。 【问题导思】 
1.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北半球温度带北移,热量条件更有利于作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变暖,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不利影响:热带半干旱区,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降低。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全球变暖对不同工业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试举例说明。
【提示】 全球变暖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等技术得到政策鼓励,获得广阔的市场。3.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提示】 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会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养殖业将受影响等。
4.全球变暖为什么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提示】 全球变暖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大多数生物不可能如此快的适应这种变化,因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会被打破。1.对农业的影响2.对工业的影响3.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4.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地带?
(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
(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思路点拨】  第(1)题,有两幅图,都要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图示分析我国的变化特点,进而推测全球的变化。第(3)题,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第(4)题,从CO2增加的原因出发提出措施。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图示我国越往高纬变化越明显,因此推测全球中高纬变化明显。第(3)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问题。第(4)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举措。
【答案】 (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教材第88~89页案例
【点拨】 野象是生活在热带湿热环境的动物,可以把它作为热带湿热环境的指示物。【答案】 可按以下思路说明:(2012·广东会考)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题。
1.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的高低不同      
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
D.植被的覆盖差异2.近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降水增多 B.全球气温升高
C.地壳运动剧烈 D.海平面的上升
【解析】 第1题,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度不同,热量有明显差异,所以雪线高度不同。第2题,由于近些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出现了全球变暖的情况,所以世界上很多高山雪线高度呈上升趋势。
【答案】 1.C 2.B(2012·平顶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3~5题。
材料一 近几年,欧洲的冬天不太冷,在动物园里,本该冬眠的狗熊仍然精力旺盛,水鸟和长颈鹿纷纷在露天嬉戏;在一些地方,女孩穿着短裙走上街头,一些滑雪场由于缺少降雪不得不推迟开放时间……
材料二 大气温室效应形成示意图3.如图所示,导致全球变暖、欧洲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过程主要是(  )
A.a     B.b
C.c    D.d
4.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  )
①气候周期性变化 ②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 ③世界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小 ④许多国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⑤沼气的大量使用
A.①②③ B. 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5.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增加
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解析】 第3题,全球变暖的实质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能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加强。第4题,全球变暖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现阶段正处于气候周期性变化的间冰期;二是人为原因,森林等植被破坏、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CO2含量增加。第5题,全球变暖,使全球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答案】 3.C 4.C 5.D
6.读下图所示的宣传画,完成下列问题。
再不行动,自由女神就要淹入大海了!
(1)这幅画中的图像是________国的标志性建筑。
(2)这幅画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3)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4)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解析】 自由女神像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图示自由女神像没入海水中,象征着海平面上升。
【答案】 (1)美 (2)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3)一方面工厂生产、交通工具、家庭生活等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大量被砍伐,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4)提高矿物燃料的利用效率,全球合作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量植树造林。 课时作业(十七)
一、选择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据此回答1~2题。
1.因CO2浓度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2.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解析】 第1题,全球变暖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因蒸发强烈,将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不会变大,但冬季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将北移。第2题,为减少CO2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源。天然气属于含碳的化石燃料,燃烧后也要排放CO2。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不会减小CO2浓度。
【答案】 1.C 2.B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
3.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强烈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冰川融化量增大,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第4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使海水增加,海平面上升。
【答案】 3.D 4.A
5.(2012·广东会考)下图反映了近2 万年来海平面高度变化。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  )
A.17 千年前后 B.11 千年前后
C.5 千年前后 D.2 千年前后
【解析】 海平面下降,是因为水分存留在了陆地上。因此海平面越低,地表冰川覆盖面积越大。
【答案】 A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6~8题。
6.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7.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8.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 由图可知,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全球气候变暖恰好相反。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1月0 ℃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
【答案】 6.B 7.D 8.C
(2012·淮安期中)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0.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解析】 第9题,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厚。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厚,中间薄,可知A为正确选项。第10题,M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 9.A 10.D
(2012·江西吉安模拟)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物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是指(  )
A.海平面上升 B.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 D.冰雪覆盖扩大
12.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水利工程
B.控制大城市规模
C.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D.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中心事象(X)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与各个选项联系加以分析,不难得出中心事象(X)为海平面上升这一结论。第12题,由上题结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应该是通过控制大气中的CO2含量,以减缓全球变暖。
【答案】 11.A 12.D
二、综合题
13.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全球气候的变化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比重
(1)读图分析1952~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CO2的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________季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此谈谈我国控制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所占比重一直在40%以上,且变化不大。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较大,而水电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较小密切相关。第(2)题,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释放大量的CO2。第(3)题,依据原因分析措施即可。
【答案】 (1)东部地区比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变化不大。东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大。
(2)冬  北方冬季燃煤取暖释放大量的CO2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14.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部分地质时期曾出现过________次大冰期,________次大间冰期。
(2)该图所反映的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温暖期较______,寒冷期________;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________,但新生代以________期为主。
【解析】 冰期是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时期,间冰期是两个冰期之间气候相对较温暖时期。
【答案】 (1)两 两
(2)气候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3)长 偏短 交替 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