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标解读
1.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了解该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发生的原因。
2.认识该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新课导入建议
中央气象台11月2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1月2日20时至4日20时,甘肃中东部、青海东北部、宁夏、陕西、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地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北部、湖北大部、湖南东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6~10℃降温,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山西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上述大部地区并将先后出现5~7级偏北风;陕西、内蒙古、华北北部将出现大到暴雪。你知道寒潮是怎样产生的?都有哪些危害?导入新课——寒潮。●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知识作为一个案例讲解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危害。不作为必修知识的考查点,是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常考点。命题形式主要是综合题。演示结束 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降温 大风 雨雪 10℃ 5℃以下 高纬 低纬 1.寒潮是哪种天气系统形成的?寒潮一定带来雨雪天气么?
【提示】 从天气系统看,寒潮是冷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寒潮不一定带来雨雪天气。寒潮能否带来雨雪天气,关键要看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若干燥,则不会形成雨雪;若水汽丰沛,则会产生雨雪。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冬春两季 霜冻、冰冻 翻船 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防寒准备 2.为什么春、秋两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提示】 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寒潮常影响作物成熟。 【问题导思】
1.我国南北方的寒潮标准是否一样?哪个地区的寒潮标准较低?
【提示】 不一样,南方的寒潮标准较低。寒潮的成因及危害 2.寒潮危害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提示】 降温、大风、雨雪或冰冻天气造成的。
3.不同季节,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有什么差异?
【提示】 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寒潮常影响作物成熟;冬季寒潮可造成严寒,危害越冬作物。
4.预防寒潮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提示】 及时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1.寒潮成因图示2.寒潮危害图示(1)中路源地是C区域一带,从D________湖西侧南下,先后经我国内蒙古高原、________山脉、________高原、华北平原,到达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
(2)说明我国A、B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3)寒潮在什么季节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危害?(4)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沙尘暴”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填在与图中序号相应的空格内。
A.雪灾 B.低温 C.生物冻害 D.大气污染
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解析】 第(1)题,要根据图中寒潮经过的地形区分析。第(2)题,主要针对高原、山地等地形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进行阐释说明。第(3)题,春秋季为农作物生长期,寒潮的突然到来,会造成急剧降温,产生冻害;加强监测和预报,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可减轻寒潮危害。第(4)题,通过图中“农牧区白灾”可逆向推理,确定①为雪灾;分析“沙尘暴”的影响,可判定②为大气污染;低温是形成生物冻害的原因,进而可确定③为低温,④为生物冻害。【答案】 (1)贝加尔 阴山 黄土
(2)A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厚度只有2 000米)无力爬上高原,更不能对其产生影响;B为云贵高原,受重重山岭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受寒潮影响很小。
(3)春、秋季(初春、秋末)。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工作;人造烟雾增加大气逆辐射。
(4)A D B C 教材第92~93页案例
【点拨】 从寒潮的现象上找“功”与“过”。大风、剧烈降温、暴雪造成的破坏是其“过”;但同时也有“功”:大风是资源、剧烈降温能冻死害虫、“瑞雪兆丰年”。【答案】 寒潮的“功”与“过”:1.下列与寒潮有关的天气是( )
A.北方冬春出现的沙尘暴、大风天气
B.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C.冬半年贵阳的阴雨天气
D.东北平原夏季的暴雨天气
【解析】 寒潮出现在冬半年,为冷锋的一种,BC选项为准静止锋影响。
【答案】 A2.(2012·寿光期末)下列关于寒潮灾害及其防御的正确结论是( )
A.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上,海上不受影响【解析】 秋末及春初,农作物正处于生长季节,此时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寒潮的影响范围很大,海洋上也会受到影响,如大风会影响海上船只的航行,寒潮可能引发大风、暴雨、冰雹、冰冻等多种灾害。
【答案】 C
3.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D.江苏、华北平原、台湾【解析】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的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答案】 B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地区。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反映寒潮过境后的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
A.a B.b C.c D.d 5.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第4题,寒潮是冷锋过境,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第5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暴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产生暴雨现象。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产生的。
【答案】 4.B 5.A
6.2012年12月10日,我国东部地区遭受强寒潮侵袭,华北地区普降暴雪,交通阻塞。渤海、黄海海区东北风9~10级,陆上风力7~8级,北方地区降温达10℃以上,普遍造成风雪灾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是________半年________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________、雨雪等天气。
(2)材料说明寒潮的基本特征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同时要注意只有强冷空气南下才能形成寒潮。第(2)题,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归纳出寒潮的特征。第(3)题,对寒潮灾害要根据预报,加强防御。
【答案】 (1)冬 强冷空气 冻害
(2)多种灾害并发 影响范围大
(3)发布寒潮的准确信息和警报 课时作业(十八)
一、选择题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危害极大。据此回答1~2题。
1.寒潮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 )
A.风害 B.沙尘暴
C.雨雪 D.冻害
2.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发生在( )
A.夏季和秋季 B.冬季和秋季
C.冬季和春季 D.秋季和初春
【解析】 第1题,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第2题,寒潮是我国冬半年常出现的气象灾害,就对农作物影响而言,危害最大的季节应在秋末和初春,因为隆冬季节我国北方很少有农作物生长,所以寒潮造成的损失很小。
【答案】 1.D 2.D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回答3~5题。
3.寒潮爆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增大的气压梯度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4.寒潮爆发会造成( )
A.洪涝灾害
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
C.南方沙尘暴天气
D.水土严重流失
5.关于我国寒潮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南侵 ②冷锋迅速南下
③气旋过境 ④反气旋过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3题,上述A、B选项都有利于冷空气的活动,但一般寒潮的爆发更与环流形式的变化有联系,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寒潮的爆发。而C、D选项只是有利于冷空气的聚集,不一定是爆发寒潮。第4题,寒潮是冬季爆发的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所以A选项不正确;如果冷空气前缘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往往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水土流失与气温高低无关。第5题,冬季强冷空气迅速南侵造成的剧烈降温是我国寒潮的直接成因,同时冷空气前缘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往往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北方部分地区因空气干燥而出现沙尘暴天气。
【答案】 3.B 4.B 5.A
6.下列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暴雨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寒潮—干旱—沙尘暴
【解析】 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春季寒潮寒冷干燥易引起干旱,又由于地表疏松,植被稀少,易引起沙尘暴。A项应为台风—暴雨—滑坡,B、C选项不成立。
【答案】 D
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在冬季出现
B.属于一种冷锋天气
C.影响的范围不大,但可能导致多种灾害同时发生
D.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8.寒潮有“功”也有“过”,寒潮带来的益处可能有( )
①有助于地表热量交换 ②强烈低温可冻死一些害虫 ③可缓解冬季旱情 ④能带来风力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7题,寒潮是一种强冷空气入侵所带来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冻害等的天气现象,在冬半年发生,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以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最大。第8题,寒潮有助于热量交换;寒潮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杀虫剂,减轻来年病虫害;寒潮亦可带来风力资源,带来降水,缓解冬季旱情。
【答案】 7.B 8.D
(2012·山东烟台期中)下表是我国某气象观测点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据此完成9~10题。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平均气温(℃)
12
0
-2
气压(百帕)
1002.5
1005.0
1007.5
天气现象
晴,1~2级偏北风
中雪,6~8级偏北风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9.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 )
10.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解析】 第9题,由表知,该次天气变化过程中,该气象站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出现雨雪天气,应是冷锋过境;1月1日时气象站位于冷锋锋前。第10题,该次天气现象造成气温下降超过10 ℃,最低气温低于5℃,符合寒潮标准。沙尘暴也是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多发生在春季,泥石流多发生于夏季。
【答案】 9.A 10.D
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1~12题。
1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a→c→b→d B.b→c→d→a
C.c→b→d→a D.d→a→c→b
12.根据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 第11题,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带来的冷锋位置不断南移,据此可判断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第12题,a图武汉位于冷锋锋后,处于雨区。b图天津正处于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c图北京和d图杭州均处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答案】 11.C 12.B
二、综合题
13.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三条路径中源于欧洲北面北冰洋的是________。
(3)B、E地区比较,寒潮经过后降温幅度大的一般是________。
【解析】 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中源于欧洲北面北冰洋的是①路径,②路径缘于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③路径缘于亚洲北部的北冰洋。北方比南方受寒潮影响明显。寒潮对我国北方影响大,导致降温程度大。
【答案】 (1)寒潮 (2)① (3)E
14.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12年元旦前后我国某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读“某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2012年12月28日~2013年1月3日)
过境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_____________一带。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多选) ( )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解析】 寒潮是冷锋过境引起的,冷锋过境前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骤降、刮风,常伴有雨雪;过境后气温相对较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寒潮多源于西伯利亚一带,属于反气旋。寒潮过境时气温骤降、刮风,常伴有雨雪,所以感冒患者数量猛增,交通事故频发,城市用电、用气量会增加,羽绒服装热销以防寒,病虫害受冻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答案】 (1)气温较高(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 气温较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蒙古、西伯利亚
(3)B (4)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