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4章-第4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备课参考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4章-第4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课件+作业(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25 19:01:46

文档简介

课件64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要求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课标解读
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2.选择某种资源作为实例,认识该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
3.理解该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新课导入建议
新华网布鲁塞尔11月16日电,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发起一项旨在拯救欧洲水资源的行动计划,称该计划具有战略意义,将确保欧洲水资源的质和量,满足欧洲在人居生活、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方面的需要。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水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发起拯救欧洲水资源的行动计划?导入新课——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以水资源为案例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水资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成为热点问题,如尼罗河的水源分配问题、南水北调问题等。为此,本节知识在高考中命题率较高,考查形式多结合图表、数据资料,考查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演示结束 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 物质和能量 循环 土地 矿产 整体性 资源与环境 淡水 咸水 淡水资源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空间分布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循环性 不均匀性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那是否就表明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提示】 水资源虽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当,吸纳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净能力,会导致水质恶化;过量使用超过了其更新再生的速度,会造成水资源枯竭。因此,只有合理利用,保护得当,水资源才能不断更新。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 尼罗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土壤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 生命 空调 水源条件 可再生 污染小 全球水危机 水污染 政治冲突 2.上海紧邻黄浦江,且地处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为何会出现缺水现象?
【提示】 上海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污染较重,使相当一部分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遭污染而不能利用,因此上海出现水质性缺水现象。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问题导思】 
1.衡量水资源多少的指标是什么?其数量由什么因素决定?为什么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提示】 衡量水资源多少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其数量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由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导致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2.判断正误:水资源是可以恢复和更新的,因此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水资源的恢复和更新是有条件的,由于水循环受太阳辐射等条件的限制,每年可更新的水量是有限的,而且各种水体的循环周期不一,在不同的时间内,水资源的恢复量也不尽相同。3.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从时间方面看,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从空间方面看,不同地区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差异。
4.水资源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人类生活中和各部门生产中的使用都极为广泛,这些作用是其他自然资源无法替代的。此外,水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1)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 非洲    B.亚洲 大洋洲
C.南美洲 欧洲 D.南美洲 大洋洲
(2)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
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思路点拨】 水资源的多少是看径流量的多少,而径流量等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世界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径流量)存在分布差异。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第(2)题,据图中信息可知,造成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由不同气候引起的各大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 (1)B (2)A水资源问题 【问题导思】 
1.人体对水的需求涉及哪些方面?
【提示】 一个人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损失;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若达不到饮用要求,就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洗衣、洗澡等生活方面也需要大量的水。
2.判断分析:农业用水只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要求。
【提示】 错误。水质对农业也会产生影响,如果灌溉水源受到污染,就会污染土壤和农作物。3.工业用水是否都会造成水污染?
【提示】 不一定。大部分的工业用水,在使用后会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果不加以处理,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但经过严格的处理后,有些不会造成污染,有些污染会降低。还有一些工业用水,比如冷却用水和空调用水,使用后,只是其温度发生变化,并不会含有有害杂质。
4.对于工业来说,水有哪些用途?
【提示】 可以作为水源,可以提供航运,水能可以提供能源。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相应措施
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它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具体分析如下: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开源措施:
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③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④海水淡化;⑤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
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④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挖掘水资源的潜力。(1)图甲中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达地区,试分析黄河流域阴影区域成为中华主要文化源地的自然原因。
(2)图乙中的莱茵河流域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发达地区,请说明莱茵河对图示阴影区域工业和城市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
(3)目前,莱茵河水质清澈,鱼游鸟翔,已成为休闲观光价值极高的河流。与休闲的莱茵河相比,我国黄河的确显得很“疲惫”,消除黄河的“疲惫”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思路点拨】 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为人类提供了居住地,河流本身又为工业和城市提供用水和航运,因此,需要保护好河流,防治水污染。
【解析】 第(1)题,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第(2)题,河流主要发挥航运和供水两方面作用。第(3)题,题干提示的是水质问题。黄河泥沙含量大,水质较差。从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入手回答。【答案】 (1)黄河流域气候温和较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植被茂密,土壤肥沃等。
(2)航运水道;用水来源。
(3)加强黄河流域的国土整治和生态建设;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科学合理兴修水利,保护水源,改善水质状况。 [图表展示]
教材第96页图4-4-2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解图精要]
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 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降水量扣除蒸发量后即为径流量。
(2) 各洲径流量的多少除与气候有关外还与洲面积有关。
(3) 各大洲径流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图表应用]
1.非洲降水量多于北美洲,为什么径流量却少于北美洲?
【提示】 非洲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
2.哪一大洲是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大洲,为什么?
【提示】 大洋洲。大洋洲总人口少。教材第100~101页案例
【点拨】 案例展示了水资源利用技术对农业的重大意义。技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源,二是节流。经过开源和节流,保证了农业用水,促进了农业发展,进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最后使整个社会获得大发展。【答案】  1.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光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需要灌溉。从农业发展的历程看,哪个地区先具备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哪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就有了保障,粮食剩余了就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大分工的形成,进而促进古代文明的诞生。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都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从目前来看,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若没有灌溉水源就不能发展种植业,若解决了灌溉水源和灌溉技术问题,干旱区利用光照强的优势,就能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以色列以小国创出大农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人类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解决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开源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蓄积洪水;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2)节流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发展喷灌和滴灌农业等;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等。1.自然资源在数量上具有有限性,这是由下面哪些原因造成的(  )
A.受时间和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B.受技术水平限制
C.受资源地带性分布规律限制
D.受资源之间相互制约性限制【解析】 所谓有限性指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 B2.对水资源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生产部门是(  )
A.钢铁厂      B.啤酒厂
C.机床厂 D.发电厂
【解析】 水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从数量上看,钢铁厂、发电厂、机床厂等对冷却水用量比重较大。从水的质量上看,食品厂、饮料厂、水厂等对水源的质量要求较高。
【答案】 B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3~5题。
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4.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5.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解析】 第3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为循环周期较短的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第4题,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新加坡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国土面积小,境内无大的河流,人口密度很大,人均水资源较少,其他三项中巴西、英国、美国的水资源都比较丰富。第5题,澳大利亚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从东部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因此澳大利亚建设了“东水西调”工程来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3.B 4.A 5.D
6.(2012·临沂期末)读“各大洲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的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表中A、B、C、D所代表大洲的名称。
(2)在坐标图中,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和图例要求画出六大洲人均径流量柱状图。(横坐标每格代表一个大洲,每小格只是一个基数,在此位置可画出各洲相应柱状图。)(3)一个地区的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_______和______的对比关系。世界上江河径流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4)目前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除表中反映出来的以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解析】 第(1)题,阅读资料和图表,提取各大洲径流的一般知识。第(2)题,依据表格数值,利用所给的图例绘出柱状图。第(3)题,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拥有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因此是世界上江河径流量最多的国家。第(4)题,表中反映出世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还与人口增长快、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浪费,水污染等因素有关。【答案】 (1)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略
(3)降水量 蒸发量 巴西
(4)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较快,水资源需求量大 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污染严重 课时作业(十九)
一、选择题
1.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解析】 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
【答案】 C
水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而世界性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此完成2~3题。
2.关于水资源与工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生产需要的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30%左右 ②空调用水,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③产品用水,用于产品原料或生产过程的介质 ④接近水源地是确定工业厂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取自河道的天然水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3.自从小浪底水库建成使用后,黄河下游河段很少再出现断流现象。这表明水库的作用改变了水资源(  )
A.利用的广泛性 B.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C.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D.补给的循环性
【解析】 第2题,工业发达地区,工业生产需要的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70%左右,取自河道的天然水若有较多的溶解盐和悬浮物,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第3题,水库的作用就是改变了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答案】 2.A 3.C
4.古老文明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河流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有(  )
①河流提供水源 ②河流冲积作用形成肥沃土壤
③河流方便运输 ④河流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古老文明诞生时,人们对自然依赖性强。河流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水源,形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运输,而水产养殖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答案】 C
5.读地球陆地淡水储量构成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
B.②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
C.③中的某些水体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
D.地球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充足
【解析】 ①是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但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②是地下淡水;③是其他淡水,其中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是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答案】 C
(2012·浙江会考)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6~7题。
6.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时空分布不均 B.需求结构不合理
C.人均拥有量少 D.生产利用效率低
7.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水质下降 B.地面沉降
C.降水增多 D.土壤酸化
【解析】 第6题,浙江是“江南水乡”,水资源总量富余,短缺的原因是时空分布不均。第7题,漫画中人类的行为是过度开采地下水,这会导致地面下沉。
【答案】 6.A 7.B
新京报2012年2月6日报道,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读图,回答8~9题。
8.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8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第9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量。
【答案】 8.C 9.B
(2012·泰安期中)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0~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0.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利用的广泛性 D.气候干旱
11.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12.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
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地盐碱化
C.土壤板结 D.绿洲面积扩大
【解析】 第10题,表中显示不同月份降水量不同,导致水资源存在季节差异。第11题,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12题,土壤板结是由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地下水漏斗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结果。
【答案】 10.B 11.B 12.B
二、综合题
1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约旦河发源于黎巴嫩、叙利亚,流经以色列、约旦,注入死海,全长360多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约旦河每年平均流量约为6亿立方米,是沿岸国家最重要的水源。
材料二
地区
年份
缺水量(亿立方米)
来源
以色列
2010
3.6
约旦河
约旦
2010
2
约旦河
约旦河西岸
2010
1.4
约旦河
材料三 死海附近地区略图(甲图)
(1)约旦河的年平均流量仅为黄河的1/80,简述其流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资源争夺是该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材料分析约旦河水资源争端的原因。
(3)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途径之一。某中学生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方案(乙图),该装置设计所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
(4)死海近年来水位逐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加强
B.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C.沿岸地区从该水域大量引水灌溉
D.注入该水域的水量减少
【解析】 约旦河流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水资源少。约旦河是该地区主要的水资源,为争夺约旦河的水资源经常发生地区冲突。注入死海的河水在沿途被大量截流,导致死海水位不断下降。
【答案】 (1)流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流域面积小
(2)约旦河流量小,而其沿岸地区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严重;约旦河流经多个国家,水资源分配难以协调。
(3)温室效应
(4)D
14.水资源紧张已成世界性问题。据中国水网报道,目前,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有6亿人生活在水资源慢性缺乏的国家。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估计为89亿,就会有40亿人缺少水资源。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地区
北美洲
南美洲
总人口占世界(%)
7.9
5.6
GDP占世界(%)
27.3
9.3
水资源总量(km3)
6443.7
9526.0
水资源年开采量(km3)
608.44
106.21
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m3)
1451
332
水资源利用结构(%)
生活
9
18
工业
42
23
农业
49
59
材料二 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
(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_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___。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水平的差异。
(3)材料2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________流域,“北”指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解析】 本题侧重对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运用知识和描述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由材料一表中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南北美洲水资源利用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由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这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举措。
【答案】 (1)少 高
(2)南美洲水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低;水资源年开采量小,且主要用于农业用水;北美洲经济发达,水资源年开采量大,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大。
(3)南多北少,黄淮海流域缺水严重
(4)长江 西北 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