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教学 内 容 6.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十四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授+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 预 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开火车口算2+3 6-2 5+4 7-4 3+4 9-4 2、我会填 8个十是(),5个十是()。6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个十。 3、10、20、( )、40、50、( )、( )、( )、90 (1)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2)师:像这样几十几十的数,叫整十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例题一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 2.解决10+20。 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0+20=30 (1)小组讨论10+20的计算方法。 (2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一个十加两个十就是三个十 ,也就是30; 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3、组织评议。 a、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b、小结计算方法。 3.解决30-20。 师:现在我们知道一共有30本书,老师拿走了20 本后,还剩多少本?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0-20=10。 师:接着我们看30-10=20,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小结: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3页第1、2题。 三、多想吸取,内化提高。 1、 教材62页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 请孩子们根据图独立完成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算式说,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连加连减(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理解算理的不同。) 我会解决问题 买上面三样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3页第3题。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 30-20= 方法: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2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授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解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式题; 教学难点:领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教学准 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 学 预 案 一、回顾反思,复习数的组成 1.复习数的组成:出示数字卡片:每张苹果卡片中都藏着一个数宝宝,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1.先出示22、5 引导:说数意义时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如:这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4表示( )个( ),个位上的()表示( )个( )。 2.再出示53,问如果用小棒你怎样摆出这个数? 3.最后出示40、4、20 问:如果在计数器上,你怎样拨出这个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再出示“20”,这个数与“40”相加是多少?表示几个十? 根据教师依次出示的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说出数的意义。 2.口算题(开火车)40+20 50+30 40+2 50+3 揭示课题——看来小朋友们对数的意义知识掌握很好。在写字课上,小林和小红两位小朋友也在谈论着完成的作业情况。 二、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提出问题 问:从图片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请学生回答,并板书:小林:我写了25个大字,还要写2个;小红:我才写了20个。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说出算式,教师依次板书出: 25+2= 25+20 2.借助学具,实际操作 问:这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 运用小棒,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摆一摆,把计算过程清晰展现出来。 (1)小棒演示,学生板演。 算式25+2,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摆出“25”,摆出2捆再摆出5根,再摆出2捆表示加上20。 追问:为什么他俩摆完25之后,一个摆了2根,一个摆了2捆? 指定学生表述过程(课件演示),注重引导根数与根数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捆数与捆数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生归纳,用摆小棒的方式验证这两个结果是正确的。 追问: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的方式计算吗? (2)计数器直观呈现相同数位相加的特点。 引导请学生演示先拨出25,在增加2个,在个位上再拨出2个,最后是27个。 问:如果加20在什么数位上拨?拨几个?表示什么?(演示,提问)这两题中,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3.过程呈现,理清算理 师生回顾,计算过程,板书呈现,直观感悟。(课件演示)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鼓励个性化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算理 1.小猴摘苹果。(纠错题)课件呈现。 请学生观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 师生小结,归纳计算方法,突出本课重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彩色粉笔板书。 2.我来试试。(课件呈现) 5+3= 35+3= 35+30= 2+6= 2+46= 20+46= 让学生在练习卡上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汇报结果。 四、全课总结: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25+2=27 25+20=45 方法一:摆小棒(图略) 方法一:摆小棒(图略) 方法二:图示。 方法二:图示。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4 练习十五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熟练而且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难点:熟练而且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一、复习铺垫 提问: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复习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3、4题,学生自己读题之后,找出所给信息,根据问题,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列算式,检验,口答。 2.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让学生判断算法是否正确,有不对的进行改正。 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对错误的题目进行改正,再个别汇报,汇报时要说说错在哪里,可以怎样改正。 3.出示课本第68页练习十五的第15题。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出示第8题。 让学生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2.出示第12题。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连加。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个别汇报时要说说是怎么算的。 3.出示第16题。 让学生思考,怎样知道谁的得分多。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同桌之间先互相讨论,说说做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练习十五 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当个位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5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授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知道过程,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 预 案 一、复习旧知 口算:70-20= 60-30= 80-50= 90-60=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教学“35-2” (1)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小男孩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 (2)提问: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35-2 (3)在小组内探讨“35-2=?” (4)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 (5)提前:为什么先用5减2,用十位上的3减2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说理由。 提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老师出示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看边说。 (7)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巩固新知。 2.教学“35-20”. (1)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提问: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5-20= (2)提问:你会计算35-20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这道题,算好后与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相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 提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30减20,不用个位上的5去减了? 学生说说理由。 教师使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再让学生说一说。 3.比较:35-2和35-2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1)提问: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说一说这两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35-2 35-20=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6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授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学具的演示,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开启了两位数 减一位数不借位减法这扇智慧的大门,大家学会了吗? 生:做减法题时,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减, 即个位和个位减,十位和十位减。 师: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上的个位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书写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2.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今天,有个班级的小朋友也要上体育课,请看体育老师为他们做了什么准备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课件继续演示:体育老师:“总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8个足球。” 师:通过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并列式? 生: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剩多少个足球?列式是: 36-8。 师:为什么这样列呢? 生: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8个,从36里面减去8就可以知道还剩多少个。 板书:36-8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师:大家想想怎么减?(个位减个位)6-8不够减怎么办? 师:现在同桌为单位,借助小棒摆一摆,按一下步骤组内共同探讨36-8的计算方法。 ①个位数减个位数,6-8不够减怎么办? ②从3捆即3个十里借1捆即1个十打开,那么可以用几减8呢? ③然后怎么办? 1:先摆3捆6根表示有36根,6根比8根少,不能用6减8.打开1捆和6根合起来,是16根。从16根里面去掉8根,还剩8根再和另外2捆合并是28根。 2:从6根单根的里面不够拿8根,就打开1捆从里面拿8根,还剩2根。再和2捆还有6根小棒合起来是28根小棒。 三、练习巩固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减法。计算时,我们要先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拿出一个十,用这个10减去减数,最后与两位数合起来,得出最后的结果。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7练习十六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理解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 预 案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1.回顾再现 计算:36-8=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交流。 问: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过程是什么样的?你能结合算式说一说吗?(学生说退位减法的方法。) 2.小结: 一“分”,把被减数分解成整十和十几; 二“减”,十几减去几; 三“加”,整十数与十几减去几的差相加。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板书课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64-60= 50-3= 16-7= 73-8= 98-7= 81-3= 指名学生说算法。 (2)练习十六的第9题 用六边形外面的数作为被减数,分别减去6和8。六边形外面的被减数要遮住,每次只出示一题。要求学生看题说得数,对于口算比较困难的学生要求说一说算法。 (3)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2题和第14题。 观察90连续减9后,所得的差有什么特点? 自主探索、讨论思考,在书上独立完成。 2.分层练习 (1)课堂作业本第51页第1题算一算 限定时间,计时器计时查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多少,以便课后去及弥补。 课堂作业本第51页第3题:说一说、算一算。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完整表述题意和问题。 该怎么解决?你是怎么算的? 我是小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完成数学书第72页第6题,说一说错误理由。 比大小:完成数学数的i72页第10题。 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3.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的13题、15题及思考题。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想法。可以让学生模仿情景,通过亲历体验,解决问题。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1页第4题:在○里填上>、<或=。 A-45=B+45 (2)45-A=B+45 说一说A和B的关系,为什么? 三、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下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练习十六 一“分” 二“减” 三“加”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8两位数减一位数(小括号)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授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并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4、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算理。
教学准 备
教 学 预 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闯关夺星 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3、出示例2。 (1)出示小星星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一共有几颗小星星? 老师想把这些星星奖励给女孩子2颗,奖励给男孩子3颗,你能用圆片摆一摆表示这个过程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讨论。 (2)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3)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3页第2题。 三、巩固应用。 1、完成书本第7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再集订正,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下列题中,哪道题先算“3+4”?为什么? 3+4-5 15-3+4 15-(3+4) 3、完成练习十七第1、2两题。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认识小括号 10-2-3=5 10-(2+3)=5 10-2=8 2+3=5 8-3=5 10-5=5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9练习十七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 2、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以及两步计算。 3、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巩固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以及两步计算。 难点: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一、复习巩固。 还记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算一算,比一比:课本第75页第1题 14-7+3= 17-8-2= 8+5+7= 15-2-8= 14-(7+3)= 17-(8-2)= 8+(5+7)= 15-(2+8)= 抽2题说一说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巩固计算练习 1.出示第5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计算。 2.出示第4题。 独立计算。 3.出示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同桌之间先互相讨论,说说做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再比较计算的结果。 (2)提问学生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第75页练习十七的3题 (1)学生自己读题之后,找出所给信息,根据问题,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列算式,检验,口答。 (2)说一说算式的运算顺序以及所表示的意义。 2.出示课本第76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和第9题。 (1)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第6题,并且集体交流答案,比一比谁最先拿到红旗。 (2)学生独立完成第9题,通过把苹果放在正确的果篮里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出示课本第76页练习十七的第7题。 (1)让学生齐读题目,然后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并且根据题目意思列出算式。 (2)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练习十七 小括号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10 解决问题(同数连加)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新授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用连加的知识及数一数、列表等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一、观察主题图,提取信息和问题,理解题意 出示主题图: 1、观察主题题,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 理解:每人是什么意思?是谁折了6个? (每人是每个人,佳佳,浩浩,小芳都折了6个。) 3、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二、沟通数量之间的关系,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自主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问题:相信你现在对题目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这个问题吗?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然后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2、反馈交流 (1)直观呈现 ○○○○○○ ○○ ○○ ○○ ○○○○○○ ○○ ○○ ○○ ○○○○○○ ○○ ○○ ○○ ?个 理解:都是将3个6合并在一起。 (2)算式计算(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6+6=6=18(个) 理解:第一个6表示什么?第二个6呢?第三个6呢?3哪里去了呢?为什么算式里没有3? 明确:原来他们三个人都是折的6个,所以就用3个6相加。 3、学习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刚才用画图、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这种同数连加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 (1)第一行表示人数,第二行表示星星数 (2)完善表格 (3)谁能看明白这个表格的意思? (4)12是怎么来的?18呢? (5)3个人折了多少个?(描红3和18) (6)列表法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结果,还能表示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比较算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有时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要选择自己理解的,适合自己的方法。 6、检查验证 三、实践应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古诗算字(除题目) 自主背诵一首古诗,并计算四句诗的字的个数。 2、五月的日历表 三个星期是多少天?五月有四个星期零三天,五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3、对比应用,思维提升 (1)每个人摘了7个桃子,3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2)小明摘了7个桃子,小丽摘了3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解决问题(同数连加)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12练习十八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一、基本练习: 1、第80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答案。 游戏:第79页第5题。 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口算算出得数,将得数相等的用线连起来。然后指导学生思考:除了可以用线连起来,还可以用用哪个符号连接?渗透递等式的概念。 二、解决问题: 1、第80页第7题。 学生读题并独立完成。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 第80页第8题。 先让学生有序排列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分析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收集到的信息有条理地说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够吗?像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3、第80页第9题。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能解决吗? 第80页第10题。 既要指导学生分析信息之间的关系,又要结合所求问题,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怎样才算可以一起乘坐呢?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练习十八 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13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九1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十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难点: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一、分类整理 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 39+40 36+7 59+2 50+16 21+6 42+3 47+30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a.25+8 21+6 36+7 59+2 42+3 b.50+16 39+40 37+40 第二种:a.21+6 42+3 b.25+8 36+7 59+2 c.50+16 39+40 47+30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加 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 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 生1:5+8=13 20+13=33 生2:25+5=30 30+3=33 …… c.练习: 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 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作业设计:完成作业本第59页第1题。 二、分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2.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教师可以适当提示:瞧,这一小组四个小朋友配合的真默契,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还有一个当小老师检查对错呢!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们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一评。(把汇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小代表做讲解。重点提问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作业本P61页第2题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九
教 学 反 思
教 案
教学 内 容 6.14练习十九 备 课 时 间
课 型 练习 上 课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及熟练程度。 3.联系生活,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 备 PPT
教 学 预 案 初级练习,熟练计算方法 数学书第82页第2题:夺红旗比赛 针对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因此限定时间2分钟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全对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数学书第82页第5题:小马过河 有一步计算也有两步计算和带有小括号,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口算训练。 数学书第83页第9题 利用小动物跳伞的形式,进行两步计算的口算练习。 数学书第84页第11题:从左往右接着算。 学生理解题意,说说这题的做法是什么?提醒学生这是口算接龙,一步步环环相扣。 中级练习,灵活运用方法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9页第1题:照样子填一填。 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做法:说一说这题应该怎么做。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答案。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0页第1题:填表。 学生解读表格:横行表示什么?竖行表示什么?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完成表格,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数学书第84页第13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思维训练,有些是=,有些是>、<。 学生思考,说说该怎么做。 分类考虑情况:=连接的该怎么做?用>、<连接的该怎么做? 讨论过后,学生独立完成。 再次反馈自己的做法,错误的反思自己哪一步做错了。 高级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书第82页第4题: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问题去选择相关的条件,说说你为什么去掉这个条件?理由是什么? 学生解决问题,检验答案的正确与否。 数学书第83页第7题:减去相同数的实际问题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题目只告诉了我们羽毛总数和一个毽子需要的羽毛,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反馈:画图的、减去相同的数…… 优化,对比:哪种方法更方便、简单? 数学书第84页第10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问题去选择相关的条件,说说你为什么去掉这个条件?理由是什么? (3)学生解决问题,检验答案的正确与否。 (4)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你还存在什么疑惑? 设计意图 修改与调整
板 书 设 计 练习十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几个十加/减 几个十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相同数位相加减,满十进一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