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1.判断南北半球2.判断热量带3.确定气候类型(1)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2)b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3)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a—b—c B.b—c—a
C.c—a—b D.c—b—a【解析】 第(1)题,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都不在同一数轴上,易出错。a地气候的特点是一月气温0℃以下,降水在50 mm以下,7月气温在20 ℃~30 ℃之间,降水在150 mm~200 mm之间,其特点为雨热同期。第(2)题,由图可知b地的一月气温在20~30 ℃之间,七月气温在0~10 ℃之间,降水一月为150 mm~200 mm,七月为50 mm~100 mm;该地一月气温高于七月气温,表明是南半球,最低气温在0 ℃以上,为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分布在大陆的东岸(如在大陆的西岸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准确)。第(3)题,依据上题的方法读出数值,判读气候类型a地为温带季风气候,b地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可判断纬度从低到高是c—b—a。
【答案】 (1)B (2)C (3)D
1.下图为美洲大陆略图,图中是西海岸部分地区1、2月和7、8月降水(单位:mm)资料。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2)每年7、8月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解析】 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知,旧金山和圣地亚哥都是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湿润多雨,都属于地中海气候。第(2)题,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7、8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圣地亚哥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控制。
【答案】 (1)A (2)C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征亦存在不同,具体列表比较如下:甲 乙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__种补给类型。
(3)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解析】 河流甲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可知是冰雪融水补给。这样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1~2月气温低,冰雪不融化,出现断流现象。河流乙体现的是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特征,春季的汛期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的汛期是雨水补给。
【答案】 (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1~2 气温低于0 °C,冰雪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 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 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 雨水 3
(3)A2.(2012·高考新课标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 第(1)题,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第(2)题,本题是考查湖泊的“调蓄”功能。经过湖泊的分流调蓄,河流流量会变的更加平稳。
【答案】 (1)D (2)C综合检测(二)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常州市高一检测)某大型水库旁修建了度假村,从热力环流角度,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水库的热容量大于度假村,则水库与度假村之间的风向类似于沿海地区白天和夜晚的海陆风现象。
【答案】 B
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2~3题。
2.若图中①为高压中心,则( )
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
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3.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①为高压中心时,则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不同季节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答案】 2.B 3.C
4.下图中有助于缓解我国北方春季旱情的天气系统的可能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我国北方春季突然增强的北方冷空气,可以形成冷锋降水;局地短促的强对流也可以形成降水。北方春季时暖空气过弱,不可能形成暖锋降水;④图的下沉气流不可能形成降水、缓解春旱,它的出现只会加剧干旱程度。
【答案】 A
海流发电是依靠海流的冲击力使水轮机旋转,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目前,海流发电站通常浮在海面上,用钢索和锚加以固定。读下图完成5~6题。
花环式海流发电站示意图
5.假如该设施是安置在日本九州岛东部远海海域,该设施应朝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6.下列自然地理现象中,可能对该设施造成破坏的是( )
A.沙尘暴 B.暴雨
C.地震 D.台风
【解析】 第5题,读题干可知,海流发电依靠的是海流冲击力,设施应迎着洋流的方向,日本九州岛东部远海海域是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设施朝向南方。第6题,由于此发电设施位于海上,台风可能会破坏发电设施。
【答案】 5.B 6.D
读“我国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河流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8.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
【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该河流在7、8、9月份流量很大,在3、4月份有一个小的汛期,而其他月份流量较小,甚至出现断流,这是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双峰型”径流量图。西北地区降水少没有如此流量的夏汛期,华北地区的河流春汛不明显,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汛期时间长,7月份左右出现伏旱,流量小。第8题,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春季来源于积雪融水,夏季来自雨水,同时图中显示河流的源头是湖泊,故有湖泊水补给,一般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且补给较稳定,故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下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答案】 7.A 8.C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为向斜成岭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解析】 第9题,图中③处为向斜未形成山岭;图示区域主要为褶皱而没有断层,故地质基础较为稳定;②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可能找到石油;②处为背斜顶部,③处为向斜槽部, 后者岩石更坚硬。第10题,甲处地势高,气温低,可能形成冰川地貌(Ⅲ);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可形成冲积扇(Ⅰ);丙处位于河流中游,可形成冲积平原;丁处位于河口,可形成河口三角洲(Ⅳ)。
【答案】 9.C 10.A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1题,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基础上发育的,这种岩石属于沉积岩,对应图中的甲;图中的乙为岩浆岩。第12题,根据物质循环图可知,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沙丘是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对应②。
【答案】 11.A 12.B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2·启东检测)下图是一则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关于四城市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城市
6月25日
6月26日
北京
19~27 ℃
27~24 ℃
上海
21~24 ℃
22~18 ℃
武汉
19~27 ℃
32~23 ℃
广州
25~23 ℃
32~20 ℃
(1)北京6月25日的天气预报中表示________天气,6月26日最高27 ℃气温值一般出现在________(时刻)左右。
(2)从表中可看出,这段时间里,我国的降水主要分布在________流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我国北方由于降水少而蒸发旺盛,常形成________(灾害)。再过一个多月,随着________气压势力的增强,该流域将出现________天气。
(3)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说明我国夏季气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图表中天气的变化过程及日期。第(1)题,每日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第(2)题,图示上海、武汉等长江流域的城市连绵阴雨,表明出现梅雨天气。此时北方雨带未至,常出现春旱。一个月后,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天气。第(3)题,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
【答案】 (1)多云 午后2时(或14时)
(2)长江 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在江淮之间徘徊,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春旱(旱灾) 副热带高 伏旱
(3)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降水地区分配不均,易引起旱涝灾害
14.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22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填数码)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背斜构造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图示中②处与此相符。第(2)题,③处为地垒,为岩块断裂上升。第(3)题,④处为断裂下陷的地堑,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均属于地堑。第(4)题,①处为向斜,地层中最佳储水构造为向斜。
【答案】 (1)② 块状
(2)中间岩块箭头向上,两侧箭头向下(绘图略)
(3)AC
(4)① 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