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6 15: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请愿书——《人民宪章》,随后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提出“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它的宗旨是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1848年请愿活动遭到镇压,国会也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英国内阁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该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 )
A.宪章运动提高了工人经济地位 B.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C.英国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难性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2.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3.下图(如图)是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 )
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年)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苏冷战的影响
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下图为创作于19世纪初的漫画《它究竟能跑多快?》。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神父:“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是靠什么行走的吗?”两人答道:“我们也不知道,车里头也许藏着一匹马。”
A.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B.新发明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
C.封建神学阻碍了技术的变革 D.动力革命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5.如图是1870年与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1870年1913年
A.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扩展 B.世界殖民体系的衰落
C.英法本土工业日益萎缩 D.美英之间的矛盾加剧
6.《家,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 )
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 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
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D.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7.下图为1810~1860年,法国东部城市米卢斯每100千克棉纱平均价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米卢斯地区( )
A.棉纺业投资额大幅下降 B.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C.资本家的收益大幅下降 D.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8.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 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
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9.1871年年底,马克思撰文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  )
A.重视提高无产者的思想觉悟 B.主张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
C.强调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成熟 D.要求组建强有力的新型政党
10.哈格里夫斯曾因发明“珍妮纺纱机”而被手工业者砸毁机器,焚毁房屋并流落街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多地都曾发生手工业者自发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中国近代多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曾因“夺人生计”而被手工业者捣毁机器和厂房。这些现象体现了( )
A.历史现象的周期性规律 B.历史发展的螺旋形上升
C.历史事件的不可复制性 D.历史认识的多元复杂性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组织的博览会中,既有包含展现本国工业与现代化文明的展馆,又有源于各自殖民地的殖民展——主要包括来自殖民地的手工艺品、建筑物等,策展人尽量还原土著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色并将其展现给本国公众。西方国家推动博览会主要是为( )
A.彰显国家实力,寻求国人认同 B.宣传文明成果,促进技术进步
C.塑造国家形象,争夺殖民霸权 D.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世界交流
12.在19世纪末,在钢铁行业和多数新兴工业里,出现了许多横向整合的“新联盟体”,以降低生产成本,应对经济无规律的上下波动,提供比较稳定的物价、比较有连续性和有保障的就业。这种“新联盟体”( )
A.根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B.缓和了两大阶级的矛盾
C.有利于自由主义的传播 D.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13.人们在探讨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时,提出的推动工业革命诞生的诸多因素中合理的有( )
①拥有日益扩展的广阔市场 ②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
③唯利是图精神弥漫于社会 ④各国普遍形成了统一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图显示出英、美、德、法四国的工业化成就。其中的丙国( )
A.工业化加速得益于南北战争 B.率先实行棉纺织业机械化
C.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较突出 D.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15.工业革命拓宽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能量的范围。剑桥大学人口研究小组强调,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利用有机能源跃进到使用无机能源的阶段。实现“跃进”的关键是( )
A.煤炭产量提高 B.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
C.棉纺织业进步 D.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在本土资源、技术能力上并不占优势,而颁发具有垄断性质的王室“保护令”使得大量技术工人移民至英国,使当时的英国从贫瘠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开始向工业国家转变;进入工业革命后,英国专利法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满足了发明人在立法中的需求,同时给予他们英雄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奖励,这使得英国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摘编自张南《英国工业革命中专利法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新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号角的吹响,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决策的实施触动了中华大地上的每一根神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运而生。 1979年,邓小平访美,先后促成《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中美贸易协定》的签订,两国在协定中约 定,相互对知识产权实行全面保护。在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的同时,新中国启动了对著作权法、专 利法和商标法的起草工作,并成立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起草机构。1993年《反不正当竞 争法》颁布并实施。至此,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法律架构 基本建成,形成以《宪法》为统帅,《民法通则》为支撑,知识产权单行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互配合的格局。
——摘编自齐爱民、盘佳 《新中国成立后知识产权专业发展沿革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专利法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知识产权或专利权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人的休闲生活,从工业革命前休闲生活多以宗教为中心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18世纪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娱乐场所管理原则,加强立法和规范,支持文明休闲场所如剧院、音乐厅等的发展,清除室内娱乐场所的暴乱骚动行为。与此同时,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人们的文明休闲创造更多的条件。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
材料二 20世纪初,当汽车工业兴起,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轿车时,在欧美等国家出现了汽车露营活动。1910年,“美国露营协会”的前身-“美国露营地管理者协会”成立,这标志着露营在西方国家开始成为一个行业。20世纪30年代,为了在经济大萧条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许多国家公园划定了相应的区域供人们驾车旅游时露营、休闲,这也将汽车露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翟水保《汽车露营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美国家汽车露营兴起的条件。
18.国际贸易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将不同地区紧紧连结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汉武帝)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伊朗高原)、奄蔡(今高加索一带)、黎轩(罗马帝国)、条支(叙利亚)、身毒国(印度)。……诸使外国一辈(批)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批),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引自《史记·大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条件。
材料二 全球贸易开始令古老的地中海贸易黯然失色。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迅速成为其中一个崭露头角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大西洋诸岛生产出的砂糖先集中到安特卫普,再销往欧洲各地。在十六世纪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有英国的毛纺织品、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的胡椒和香料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此买卖世界各地的商品,好不热闹。当时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因此感叹道:“去一趟安特卫普的交易所,就能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
——摘自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十六世纪安特卫普”为例,说明当时欧洲在商业贸易方面所出现的新变化,用一句话指出“十六世纪安特卫普”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3卷)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的内涵,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两百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郡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2021年6月17日,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江苏苏州隆重开幕。本届会议主题是:“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同时也应该看到,政治因素对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西方某些组织、企业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来抹黑新疆棉,其真实意图是利用自身影响力破坏我国棉产业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就一-定能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魔咒”,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牛方《新疆棉事件:热搜之后的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 -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我国应采取的应对举措。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据题意可知,无产阶级在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后遭到英国资产阶级的镇压并决绝接受工人的政治诉求,由此可知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改良追求政治变革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必然的,D项正确;该运动侧重于争取政治权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英国议会和内阁政治上共进退,排除B项;英国工人阶级反对的是资产阶级,而非反封建专制,排除C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瓦特是徒工……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大都是专业工匠,体现经验的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大都是科学家,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C项正确;“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表述绝对,排除A项;科技创新同样需要生产经验,排除B项;“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不能直接进行对比,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移民人数达到一个高峰,而1930年左右降至低谷,结合所学可知,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繁荣,工作机会和致富机会就比较多,再加上美国相对而言比较积极的移民政策,自然吸引着大量移民的流入,而1930年左右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萧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所以向美国移民的数量大大下降,B项正确;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A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是在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二战后,C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与材料①②段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材料中的机器是蒸汽机车,而神父对其质疑的行为,反映的是新发明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交通领域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神学对技术的阻碍,排除C项;材料与环境污染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1870年与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示意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1870年,1913年英、美、德、法总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减少,除此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所占的比重上升,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衰落与新独立国家数量有关,但是材料并没有这一方面的数据,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英法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无英法本土工业的相关数据,且英法本土工业日益萎缩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美英之间矛盾的加剧需要有美英竞争之类的材料证明,但材料未体现此类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本题设问,这是本质题型,要选最深刻的根源或实质。时间19世纪初,大致应是1800-1820年左右,此时和后来许多英美资产阶级陶醉的是既有豪宅和时尚摆设(其实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果实),也有“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成果以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曲折发展及成就),且D项从经济根源上还是A项深入进行的一个经济条件,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扩展,既片面又不够深刻,排除A项;工业革命创立巨额财富,但工人阶级相对贫困,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也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但都与题干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7.D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导致棉纱价格下降,D项正确;由于大量使用机器,生产成本下降,棉织品风行世界,棉纺业有利可图,资本家收益提高,从而刺激了棉纺业的发展,排除AC项;价格下降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危机,排除B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程师打破了艺术家对建筑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垄断,这一变化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艺术学依然存在,没有被工程学取代,排除A项;根据材料“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知,建筑与艺术没有分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据材料“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时必须组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即无产阶级政党,D项正确;工业革命加剧了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矛盾,无产者的阶级觉悟不断提升,但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组建新型政党,而非凸显无产阶级的主体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是否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不论是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阻力,但最后都会向 前发展,因此这些现象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螺旋形上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周期性,排除A项;C项也不是主旨,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对某一事件的多种认识,因此不能体现认识的多元复杂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因方国家一方面展示本国工业成果和现代文明成就,一方面尽量还原理民地的原始和落后生活,两者鲜明对比,既能对外展示国家实力,又能在本国公众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寻求国人对殖民主义认同,A项正确;宣传文明成果,促进技术进步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对殖民霸权的争令,排除C项;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世界交流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行业,一些大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新联盟体”,也即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A项正确;由于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了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部分日益增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使大批工人失业,相当数量的工人实际工资低下,难以维持生计。这些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仍然尖锐,排除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排除C项;垄断组织的出现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不能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英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生产模式不能适应需要,于是兴起了工业革命。唯利是图精神弥漫于社会,要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开展工业革命,①③B项正确;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各国也没有普遍形成统一市场。②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水平增速最快的是乙国,第二是丙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国是美国,丙国是德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较为突出,C项正确;南北战争发生于美国,排除A项;棉纺织业率先实现机械化的英国,排除B项;发动对埃塞俄比亚战争的是意大利,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来驱动机器,可见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使人类从利用有机能源跃进到使用无机能源的阶段,B项正确;“煤炭产量提高”只是提供了条件,并不能实现“跃进",排除A项;棉纺织业是利用能量,并不能实现能量的转化,排除C项;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16.(1)特点:具有渐进性;政府重视;专利保护适时结合本国国情;注重吸引或保护人才。影响:推动了技术工人的移民和英国的技术革新,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提高了工人技术革新和研发的热情;有利于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原因:改革开放的需要;中美对知识产权实行保护的约定;市场经济规范发展的要求;法制健全的必然趋势;政府的重视。
(3)认识:知识产权或专利权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专利不受侵犯;有利于刺激社会人士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等。
【详解】(1)特点:由材料中“保护令”发展到“专利法”,可分析得知具有渐进性;“保护令”和专利法都是由王室或议会通过立法确立的,可分析得知政府重视;材料中可知,“保护令”使英国向工业国家转变,而专利法使得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这体现了专利法适应国情的变化与时俱进;材料中“满足了发明人在立法中的需求,同时给予他们英雄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奖励”,可分析得知有利于吸引人才或保护人才。影响:由材料“大量技术工人移民至英国”“给予他们英雄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奖励”,可分析得知推动了技术工人的移民和英国的技术革新,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由材料“发明人在立法中的需求,同时给予他们英雄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奖励”,可分析得出提高了工人技术革新和研发的热情;由材料“向工业国家转变”“英国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可分析得出有利于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原因:根据材料“新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可分析得出改革开放的需要;根据材料“1979年,邓小平访美,先后促成《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中美贸易协定》的签订,两国在协定中约定,相互对知识产权实行全面保护”,可分析得出中美对知识产权实行保护的约定;根据材料“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法律架构基本建成”,可分析得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的要求。
(3)认识:结合英国专利法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制建设来看,可知中西方都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结合英国专利法的影响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推动国家进步来看,知识产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17.(1)变化:从以宗教为中心向世俗化发展;从单一到多样化、丰富化;从野蛮无序到文明化、理性化。
(2)条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工业和私人汽车的普及;余暇时间增多等。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以宗教为中心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可分析得出从以宗教为中心向世俗化发展;根据材料“以宗教为中心到工业革命期间的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休闲、演艺观赏休闲、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观光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共同发展”可分析得出从单一到多样化、丰富化;根据材料“政府还不断地建立各类休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为人们的文明休闲创造更多的条件”可分析得出从野蛮无序到文明化、理性化。
(2)条件: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材料“汽车工业兴起”可分析得出汽车工业和私人汽车的普及;根据材料“为了在经济大萧条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可分析得出余暇时间增多等。
18.(1)特点:具有官方色彩;距离远且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交易数额巨大;贸易频率高。(答出其中3点)
条件:张骞出使西域(或“凿空”);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河西四郡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通等。(答出其中3点)
(2)新变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种类丰富;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或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一些高级奢侈品变为大众化商品;出现世界级的商品中转集散地等。(答出其中3点)
地位:新兴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3)内涵: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或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
原因: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机器生产直接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或工厂所需的原料需要从世界各地获取);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详解】(1)特点:根据“天子(汉武帝)以为然”得出具有官方色彩;根据“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得出距离远且范围广;根据所学得出持续时间长;根据“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汉始筑令居以西”得出交易数额巨大;根据“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批),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得出贸易频率高。条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有张骞出使西域;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河西四郡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2)新变化:根据“有英国的毛纺织品、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的胡椒和香料等”得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种类丰富;根据“全球贸易开始令古老的地中海贸易黯然失色。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迅速成为其中一个崭露头角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得出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根据所学可得出一些高级奢侈品变为大众化商品;出现世界级的商品中转集散地等。地位:结合所学可得出是新兴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3)内涵:根据“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得出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原因: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得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结合工业革命可得出机器生产直接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交通运输业的变革。
19.(1)特点:从无到有(或: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不平衡;英国领先于世界。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大陆政治动荡;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广阔的殖民地。
(3)举措:坚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态度,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棉纺织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区域合作等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可知,从无到有(或: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根据材料“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可知,工艺、技术不断创新;根据材料“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两百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郡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可知,发展不平衡;英国领先于世界。
(2)主要原因:根据材料“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根据材料“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材料“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两百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广阔的殖民地;根据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大陆政治动荡。
(3)举措:根据材料“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态度,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根据材料“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棉纺织业转型升级;根据材料“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同时也应该看到,政治因素对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区域合作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