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原子弹
氢 弹
人造地球卫星
核弹
导弹
“两弹”
“一星”
两弹一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7年
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64年
10月16日
1970年
第一次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成功
1966年
第5个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国家
第4个自己研制
氢弹的国家
阅读教材,说一说“两弹一星”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0E3FDE45-AF77-4B5C-9715-49D594BDF05E}各国原子弹与氢弹成功研制的时间间隔
法国
美国
英国
苏联
中国
8年零6个月
7年零3个月
4年零7个月
不到四年
2年零8个月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从他们身上,你感悟到了怎样的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
材料一: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4年10月16日)
根据材料,想一想为什么要发展“两弹一星”?
②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③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
①保卫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材料二: 星弹事业是新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伟业之一,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霸权主义横行的国际环境中确保了我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有了必要的核自卫力量,才使两大霸权国家心存顾忌,对我国进行“核手术”的计划才没能付诸实施。
——苗东升《“两弹一星”》
材料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法国评价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意义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阅读教材,说一说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1999年11月
2003年10月
2008年9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地面。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021年6月
神舟十二号完成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
1992年9月(20世纪90年代)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第3个掌握载人
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七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000年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1.杂交水稻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意义:①国内:为解决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②国际: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第二次绿色革命
1.杂交水稻
患疟疾的儿童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周期性的全身发热、发冷、多汗,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则会引发贫血、脾肿大、脑水肿、脏器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时,患者时而高烧不止,燥热难忍;时而如坠冰窟,全身颤抖。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2,青蒿素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
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
方法,
屠
呦
呦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2,青蒿素
1.文化发展方针:
(1)时间:
(2)人物:
(3)意义:
1956年
毛泽东
实行“百花齐放”(艺术)、“百家争鸣”(学术)的方针
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毛泽东题词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
话剧《茶馆》
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青春之歌》
反映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面貌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2.文化发展成果:
(一)改革开放前
电影《英雄儿女》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电影《林则徐》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报告文学
《哥德巴赫猜想》
电影《大决战》
大型舞剧《丝路花雨》
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孔子学院
唐人街
美版《甄嬛传》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
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自信”有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制定恰当的方针政策;
顺应经济全球化,积极融入世界。
科学家、文学家的不懈努力;
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课堂小结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
2、“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
A
课堂练习
A
3、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4、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
①袁隆平 ②莫言 ③屠呦呦 ④邓稼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