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具学具准备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说教材: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过去已学习了长方形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本节课是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坚定的基础。
立体图形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观察、操作等,培养学生空间思 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本着新课标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 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立体图形,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动手、想象等,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演示法、点拨法、实验法等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四、说教法、学法: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参与状态,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用观察法、实验法、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土豆和小刀、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学生自带的长方体实物(如小纸箱、文具盒、蜡笔盒等)
五、说教具、学具:
首先,课件出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等学生回答后,强调是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然后再显示一些立体图形,提问学生:“这些它和刚才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区别?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这样的图形呢?”
此时,等学生说完是“立体图形”及其常见实物后,我再一次强调它们是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是平面围成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立体图形里最为常见一种——《长方体的认识》 。
这种利用提问式导入课题的方式,即联系了实际,形成了新旧知识的比对,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平面图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梯形
立
体
图
形
《 长方体的认识》
在探索长方体特征这个环节里,我准备三个活动:它们依次是:
活动1、“看一看、摸一摸”。
在这个活动里,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性的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我事先准备好了一个完整的土豆,还有一把小刀(用来切土豆)。
第一刀垂直切下去,出现了一个面并告诉学生,这就是“面”(并板书“面”)。
第二刀,把平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再垂直切下去,即产生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板书并告诉学生,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
第三刀,一面朝下,再从另一个侧面垂直切下去,即产生三面相交于一个顶点,再板书并告诉学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拿出自己自带的一些长方体,摸一摸,手中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在这个活动里,我是采用了演示法的教学,这种教法直截了当,在短时间里,就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视觉和触觉的双重影响下,认识了长方体的结构,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的名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说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活动1、“看一看、摸一摸”。
面
棱
顶点
活动1、“看一看、摸一摸”。
在学生已经准确的认识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之后,我要求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实物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数一数,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然后再 比一比,长方体有哪些面完全相同?哪些棱长度相等?并把你小组的发现填写在下面的卡片里。
这一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主,通过实际操作得出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汇报结果。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计算机动态辅助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突破重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六、说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长方体有______个面 .
(2)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______________ .
(3)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____________.
(4) 长方体有______条棱 .
(5) 哪些棱长度相等?________________.
(6) 长方体有______个顶点 .
活动2、“数一数、比一比”
一个长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
长方体的特征
活动2、“数一数、比一比”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可以把棱分成几组?哪些棱长度相等?
可以把棱分成三组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
宽
高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活动3、“想一想、量一量”
(三)拓展应用,实践创新。
一、基本练习:
(目的: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长度( )。
二. 应用练习:拿出自己的数学书,测量其长、宽、高。
(目的:练习学生的操作能力 ,加深对长、宽、高的认识 )
三、画一个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实验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四)总结
面 棱 顶点
6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2条 8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 方 体 的 认 识
七、说板书设计:
感谢您的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