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2《搭一搭(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2《搭一搭(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5-16 15: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一搭(一)
教学目标: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在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7= 72÷9= 24÷6= 9÷3=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上节课竖式计算的方法,为本节课认识余数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师:观察图片,想一想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自己摆一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4根小棒可以搭1个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搭2个正方形……照这样摆下去,13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认识余数,初步体会余数在除法算式中的含义。
2. 认一认,想一想。
师:可以列式计算吗?
生:可以,13÷4=
师:计算结果为13÷4=3(个)……1(根),谁来说一说“3个”表示什么?
生:“3个”表示搭了3个正方形。
师:没错,那“1根”呢?
生:“1根”表示还剩下1根小棒。
师:完全正确,这个“1”就是余数,这个算式读作:13除以4商3根余1根。
出示交互动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进一步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借助此动画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具体情境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余数,在此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该如何选择单位,为接下来独立计算出结果和填写出单位奠定了基础。
搭一搭,填一填。
师:接着增加小棒的根数,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呢?
师:拿出小棒自己摆一摆,将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现在开始。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并填写表格,全班核对。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1:余数一会大,一会小。
生2:不管余数怎样变化,它都比除数小。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在除法中,余数都小于除数,因为被除数按照除数区分一分,不够分的才会剩下来,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就还能再拿出一个除数。
师: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师:25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25÷4=6(个)……1(根)。
师: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31÷4=7(个)……3(根)。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继续搭正方形的活动,探索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获得知识结论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一次探索与发现的经验。
三、巩固练习
1. 摆一摆,算一算。
设计意图:本题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过程,利用几何直观加深对余数的认识。
2. 用小棒搭图形,做一做,填一填。
设计意图:本题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余数和除法关系的探索过程,既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又巩固学生对除数与余数关系的理解。
3. 森林医生。
设计意图:本题帮助学生克服在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错误:余数比除数大、写错单位。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余数、余数和除数关系及有余数除法“单位”的体会。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当不能正好分完时,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下的数就是余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