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7)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测试卷(1-3单元)
一、选择题
1.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之为( )。
A.对比实验 B.对照试验 C.控制变量法
2.利用( )分离木屑和铁屑。
A.筛子 B.磁铁 C.过滤纸
3.( )不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A.沉淀 B.过滤 C.蒸发
4.水和沙子混合后用( )方法可以分离。
A.一直加热 B.用滤纸过滤 C.搅拌
5.一天中同一时刻,阳光下两棵小树的影子可能是( )。
A. B.
C. D.
6.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左边 B.中间 C.右边
7.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来计时的仪器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B.阳光下任何物体都有影子
C.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二、填空题
9.形成影子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0.一天中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最长。
11.在探究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食盐_______一直溶解下去。说明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___________的食盐。
12.下列材料中,透明度高但易碎的是( )比较轻但容易污染的是( )耐用坚固但容易生锈的是( )。
A.钢铁 B.玻璃 C.塑料
13.玻璃杯打碎了还是玻璃,构成玻璃的物质_________改变。
14.衣服主要是由棉花这种______材料制成的,衣服上的一些饰品可能是由塑料这种______材料制成的。
15.影子的长短同太阳高度的关系是( )。
16.一般鱼缸都是玻璃的,这是利用了玻璃的( )特点。
17.食盐、______、_______等都能溶解在水中,但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_______是不一样的,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相比,________在水中溶解得更多。
18.__________是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9.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________ 。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的位置而改变。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比较_________,中午的影子比较_________。
三、判断题
21.玻璃和塑料都属于天然材料。( )
22.糖块含在嘴里不动和用舌头翻动搅拌化得一样快。( )
23.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
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24.用磁铁把铁屑和木屑分离,是因为磁铁有磁性,能吸铁。( )
25.被人加工过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 )
四、连线题
26.连一连。
五、简答题
27.玻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8.洗衣服时,为什么常常先用温水冲泡洗衣粉?请谈一谈你的观察和理解。
29.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
30.为什么制作纸箱多使用瓦楞纸?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A
6.C
7.A
8.C
9. 光 不透明的物体
10. 最短 傍晚
11. 不能 一定量
12. B C A
13.没有
14. 天然 人造
15.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16.透明
17. 糖 味精 溶解能力 食盐
18.日晷
19.对比实验
20. 太阳 长 短
21.×
22.×
23.A
24.√
25.√
26.
27.玻璃优点:硬、锋利、不易变形、耐高温、防水、透光、不腐烂、绝缘。玻璃缺点:易碎。
28.用温水浸泡可以让洗衣粉充分溶解,然后融入到衣服里面,清洗的效果会更好。
29.日晷是古人计时的一种仪器。
30.瓦楞纸比较结实、轻便、缓冲性能好、制作成本低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