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宁波质检)下图表示某动物的某个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图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E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
B.B细胞核内含有4个DNA分子
C.C、D细胞都具有同源染色体
D.该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解析】 E中无同源染色体,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4个DNA分子;C是有丝分裂的后期,D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含同源染色体;根据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可以确定该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答案】 A
2.(2013·青岛质检)若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中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是( )
A.这个细胞可能来自肝脏
B.此时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
C.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二倍
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解析】 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由于复制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量没有改变。此时的细胞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那时的细胞是次级性母细胞。
【答案】 B
3.(2012·潍坊检测)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
A.外祖母 B.外祖父
C.祖母 D.祖父
【解析】 男性含有一条X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这条X染色体可能是外祖母或外祖父通过母亲传递过来;含有一条Y染色体,只能来自父亲,这条Y染色体是祖父通过父亲传递过来,两条染色体均不能来自于祖母。
【答案】 C
4.(2012·朝阳区检测)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病为伴性遗传,从家系图可以看出,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如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6应为患者,而图中Ⅲ6正常,因此可判断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杂合子;正常夫妇不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后代应正常;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男性的致病基因会传给女儿,儿子均正常;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患病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答案】 D
5.(2012·大连质检)下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B.乙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
D.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解析】 由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由于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因此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不可能患甲病。
【答案】 D
6.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
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解析】 图Ⅰ细胞中有X、Y两条性染色体,为雄性果蝇,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即4对同源染色体。图Ⅱ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已分离,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b、c、d四个精细胞中,a与b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组成相同,c与d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组成相同。
【答案】 B
7.(2012·潍坊质检)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6的基因型为BbXAXa
B.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解析】 Ⅱ6的父亲色盲,女儿患甲病,可推出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Ⅱ7的基因型为AaXbY,Ⅱ8的基因型为AaXBXb,Ⅱ7和Ⅱ8所生男孩可能患病,B错误;由Ⅱ5、Ⅱ6→Ⅲ10可推出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可以确定乙病为红绿色盲症,C正确;Ⅲ11基因型为2/3AaXBY或1/3AAXBY,Ⅲ12的基因型为2/3AaXBXb或1/3AAXBXb,其后代发病率为1/9aa+1/4XbY-1/36=1/3,D错误。
【答案】 C
8.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解析】 Ⅲ9是色盲患者且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其父亲Ⅱ7正常,可推导该女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于Ⅱ6,而Ⅱ6一定从她的色盲父亲Ⅰ2得到色盲基因。
【答案】 B
9.某种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现有一杂合的宽叶植株Bb自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2∶1,则对这一结果分析合理的是 ( )
A.后代中BB的个体不存在
B.后代中Bb的个体不存在
C.后代中bb的个体不存在
D.亲本产生的配子中B不可育
【解析】 基因型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BB、Bb、bb,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2∶1,表现型的比例为(显性∶隐性)3∶1,但实际表现型之比为2∶1,说明后代中不存在BB的个体,所以A项正确。
【答案】 A
10.(2013·济宁质检)如果让小眼睛的雄果蝇与正常眼睛的雌果蝇交配,其后代中有77只眼睛全部正常的雄果蝇,78只全为小眼睛的雌果蝇。小眼睛这一性状属( )
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X染色体显性 D.X染色体隐性
【解析】 子代中雄果蝇全部正常,雌果蝇全为小眼睛,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为伴性遗传。如果小眼睛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子代中雌果蝇全为小眼睛,雄果蝇全为正常眼睛,与题意相符合。如果小眼睛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子代中雌果蝇全为正常眼睛,与题意不符合。
【答案】 C
11.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解析】 XXY的精卵组合方式可能是X+XY,也可能是XX+Y,所以原因可能是卵细胞或精子产生过程发生异常。XX的产生可能是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XY的产生只能是精子产生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以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不可能是产生XYY的原因。
【答案】 A
12.生物体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增殖,下列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
B.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为5对
C.幼龄个体的细胞增殖旺盛,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不是所有增殖的细胞都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有关
【解析】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生殖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为10条,而不是5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4分)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一对X和Y性染色体,X和Y的结构模式图如下图甲所示,其中Ⅰ表示X和Y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域,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所特有的基因。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果蝇的X和Y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区域,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区域。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区域。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B和b基因分别位于X和Y上,说明二者位于X和Y的同源区域,R和r基因只有X上才有,说明位于X的Ⅱ区域。在减数分裂时,X和Y的同源区域有联会和交叉互换现象,非同源区域则没有。在书写基因型时需要注意控制眼色的基因只有X上才有,Y上没有。含有B和b两种基因的刚毛雄果蝇基因型可能有两种,即XBYb或XbYB,要确定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可以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XbXb)杂交,然后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
【答案】 (1)Ⅰ Ⅱ (2)Ⅰ Ⅰ (3)XRY XRXR或XRXr (4)①XBYb或XbYB ②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情况 ③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B和b分别位于X和Y上;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B和b分别位于Y和X上
14.(14分)下图中A、B是某动物同一器官内细胞分裂的部分时期示意图,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A B
C
(1)图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中的染色体中含有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__。
(2)图B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该细胞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图C中的________段。
(3)若图B细胞完成分裂后的某一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A,则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C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________。
【解析】 (1)图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2个脱氧核苷酸链,共含16个脱氧核苷酸链。(2)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的染色单体上基因一般是相同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C中的ef。(3)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要么相同,要么完全相反,故一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dA,则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A、Da、da或者DA、da、da。(4)图C所示各区段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恒为1∶2的区段是ef。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4 16 (2)基因突变 ef和fg
(3)dA、Da、da或者DA、da、da (4)ef
15.(12分)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下图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________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几率是________。
(2)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Ⅱ3和Ⅱ4均不患红绿色盲且染色体数正常,但Ⅲ8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征(XXY)患者,其病因是Ⅱ代中的________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解析】 (1)由Ⅱ3×Ⅱ4→Ⅲ8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Ⅱ4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7和Ⅲ10婚配,则有:1/2XAXA×XAY→1/4XAY(后代全部正常)、1/4XAXA,1/2XAXa×XAY→1/8XAXa、1/8XAXA、1/8XAY、1/8XaY(患者),后代男孩患此病的几率为1/4。(2)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7和Ⅲ10婚配则有:2/3AaXBXb×AaXBY,后代中1/4XbY(患色盲)、1/6aa,故后代患病概率为1/4×5/6+3/4×1/6+1/4×1/6=3/8。(3)Ⅱ3和Ⅱ4均不患红绿色盲,但Ⅲ8的基因型是XbXbY,其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该个体是由含XbXb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母亲基因型为XBXb,故卵细胞XbXb产生的原因是减Ⅱ过程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答案】 (1)Ⅱ3、Ⅱ4、Ⅲ8 1/4 (2)3/8 (3)3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