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三)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吉林高一检测)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
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DNA的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解析】 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需要DNA聚合酶等;一般情况下,子代DNA与亲代DNA保持一致,也有可能发生差错。
【答案】 B
2.(2012·江苏高考)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A项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分析,故此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项正确;DNA双螺旋结构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答案】 B
3.(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②
③
④
R
R
R
R
蛋白质
荚膜多糖
DNA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R型
R型、S型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 通过表中实验可以看出只有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因此DNA是转化因子。
【答案】 C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解析】 DNA含有脱氧核糖,RNA含有核糖,A项错误;DNA、ATP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B项错误;T2噬菌体遗传物质为DNA,遗传信息也储存在DNA中,C项错误;双链DNA中嘌呤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故两者数量相等,D项正确。
【答案】 D
5.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B.缺乏多糖荚膜的R型活细菌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R型细菌的混合物
D.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
【解析】 根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当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感染时,活的无荚膜肺炎双球菌(无致病能力)能吸收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DNA,从而转化成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有致病能力),导致小鼠生病并死亡。
【答案】 C
6.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
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解析】 由图判断图示为DNA的复制过程,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NA分子中无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在真核生物中不仅细胞核中能发生DNA复制,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DNA分子中(A+G)/(T+C)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DNA复制后形成的两个新DNA分子会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
【答案】 D
7.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解析】 基因为DNA上的遗传效应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脱氧核苷酸,A项错误;果蝇的白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C项错误;读图知这条基因片段中含A、T、G、C 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D项错误。
【答案】 B
8.对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B.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
D.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 基因是DNA分子上特有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般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它的结构是可变的,如基因突变。
【答案】 C
9.(2013·湖州质检)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合成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⑤④②
C.①④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
【解析】 DNA复制时,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作用下进行解旋,继而打开互补碱基间的氢键,以解开的每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形成一段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同时互补碱基间氢键形成,最终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 D
10.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图中哪一结构( )
【解析】 在DNA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链间互补的碱基形成的氢键会断裂,结合选项,答案应该选D。
【答案】 D
11.在一个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T占30%,则另一条链上C、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12% B.42%、12%
C.58%、34% D.34%、30%
【解析】 根据“任意两个碱基之和在双链和单链中的比例相同”知:
A+T=42%,有(A+T)1=42%,(A+T)2=42%。又因为T1=30%,故A1=42%-30%=12%,则T2=A1=12%;同理G1=C2=58%-24%=34%。
【答案】 A
1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以下有关结构数目不正确的是( )
A.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B.一条链中A+T的数值为n
C.G的数量为m-n
D.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
【解析】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胸腺嘧啶,碱基数为n,G=C=(m-2n)/2。A-T有n对,氢键有2n个。G-C有(m-2n)/2对,氢键3(m-2n)/2个。氢键总数是2n+3(m-2n)/2=(3m-2n)/2个。一条链中(A+T)/(G+C)的比值为2n/(m-2n)。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4分)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T2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________(31P、32P),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________(32S、35S),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的命题意图是使同学们理解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目的是为了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1)DNA含P,蛋白质含S,只有标记各自特有元素才能区分开;(2)噬菌体不能独立增殖,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所以先用32P和35S标记细菌,再让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3)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是32P还是35S产生的放射性;(4)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自身DNA,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31P和32P;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5S)未进入细菌体内,而是以细菌体内的含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32S。整个实验说明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1)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2)先将细菌分别培养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噬菌体营寄生生活 (3)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放射性是由哪种物质产生的,因此只能分开标记 (4)31P和32P 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自身DNA 32S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5S)未进入细菌体内,而是以细菌体内的含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蛋白质 DNA是遗传物质
14.(13分)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为能感染烟草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都可因苯酚的处理而发生RNA与蛋白质的分离。由于亲缘关系很近,两者能重组。分别用它们的RNA和蛋白质形成杂种“病毒”去感染烟草(图中⑤与⑥)。
烟草被不同病毒成分感染图解
①TMV的蛋白质感染
②TMV的RNA感染
③HRV的蛋白质感染
④HRV的RNA感染
⑤HRV的蛋白质与TMV的RNA杂交后感染
⑥TMV的蛋白质与HRV的RNA杂交后感染
请依图及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②,③与④的结果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与④的结果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⑤被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来自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________提供。
(4)图中⑥被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的子代病毒将具有来自________的RNA和__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
【解析】 ①与②,③与④对照,说明能使烟草出现感染斑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②④出现的感染斑不同说明不同RNA所含遗传信息不同,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体现不同的生物性状;重组病毒感染使烟草表现出重组病毒中RNA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原因是此RNA在烟草细胞中,以此RNA为模板利用烟草细胞中的原料合成了自己的RNA和蛋白质,从而使产生的子代病毒性状与提供RNA的病毒性状一样,烟草表现供体病毒RNA感染烟草的感染斑。
【答案】 (1)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2)不同的R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进而控制不同的性状 (3)TMV的RNA 烟草细胞 (4)HRV 由HRV的RNA控制合成
15.(13分)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4、5、6的名称: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2)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________连结起来。
(3)[ ]____________属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4)由于[ ]________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它最初是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
(6)把此DNA放在含有15N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中只有一条单链含有15N的DNA分子占________。
(7)若此DNA要进行复制,场所一般在________内;能量由________提供。
【解析】 读图知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为碱基对,9为氢键,由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设问(6)中子代DNA只有一条单链含15N的DNA分子共有2个即占4个子代DNA的1/2。
【答案】 (1)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磷酸
(2)9 氢键
(3)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8 碱基对
(5)双螺旋结构 克里克和沃森
(6)1/2
(7)细胞核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