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6 09: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把心肠论浊清”。
——胡中藻《坚磨生诗抄》
胡中藻是雍正宠臣鄂尔泰的门生,乾隆继位以后,对前朝遗臣在朝中势力有所顾忌,于是便着意兴起胡中藻案,以打击鄂氏朋党。
乾隆二十年,朝廷命人暗中收集胡中藻所出的试题及诗文,指责故意在清国年号加“浊”字等,因为这样的种种罪名,胡中藻被判处斩首,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乾隆时期,内阁大学士胡中藻为何而死?
作“一把心肠论浊清”诗句
胡中藻案
是个案吗?
一、文化专制
案件聚焦
1. 徐俊作“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的诗句,而被灭族。
2. 查嗣廷出“维民所止”的命题,被枭首,子辈死罪,家属流放。
3.一位举人作“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的诗句,被剖棺戮尸 。
4. 乔廷英作“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句,检举人和被检举人皆凌迟处死,两家子孙均坐斩,妻媳为奴。
以上文人获罪有何共同特点?
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
文字狱
一、文化专制
捕风捉影——文字狱
康熙
雍正
乾隆
清代的文字狱多因镇压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而发难。这显然是由于身为少数民族的清廷统治者,对数量巨大、文化悠久的汉民族的恐惧。清代帝王认为,汉人的民族意识一日不消灭殆尽,清廷的统治一日不得巩固。
任务一:
研读史料,分析清朝文字狱带来的危害。
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未必太甚……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集》
一、文化专制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提倡尊孔读
经,组织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乾隆帝主持修编《四库全书》,对全国图书进行检查,不利于清朝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材料三: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谁知相应寥寥,只得作罢。
1. 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思想
3. 阻碍按人才培养,文化的进步发展
2. 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文化专制
《四库全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汇总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约8亿字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表面上是古籍整理,实际目的是将古代的文化典籍进行篡改,以删去不利之处保留对清朝统治有利的部分。反映民族矛盾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
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禁书,
收缴并销毁
一、文化专制
篡改实例一
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篡改实例二
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寄奴”在清代也是犯忌的,因此被改作“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宋主曾住”。
鲁迅评价此书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二、皇权强化
任务二:
指出漫画反映的汉至清时期君臣关系的变化。
根据教材P101,梳理清朝通过哪些变革实现的。
顺治时期
康熙时期
雍正时期
乾隆时期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
设立南书房
(草拟谕旨,处理奏章)
设立军机处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无实权)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限
皇权扩大
皇权强化
皇权独控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
康熙中,谕旨或有令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也。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人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庭,便于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二、皇权强化
军机处有和特点?设置的背景为何?
相关史事: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强化君主专制
处理西北军务


二、皇权强化
任务三:
研读史料,说明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的理由。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
材料二:“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处理一般文书
处理机要文书
直接监督
军机处处理机关要务,但无实权,实权控于帝王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皇权强化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演变历程
确立
完善
加强
发展
强化
顶峰
巩固
秦朝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西汉
设立军机处
三、社会危机
下图反映出清朝统治阶级哪些特点?
养鸟的旗人
中饱私囊
军队尚武精神无存
官场结党营私 奢靡腐败
官吏贪污成风
三、社会危机
千古第一贪——和珅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
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土地兼并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严重。
1.官吏腐败
4.社会危机
3.财政危机
2.军队腐败
社会矛盾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早期与后期八旗军士兵
与后期
三、社会危机
清朝危机面面观
与后期
三、社会危机
危机的出口——农民起义
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一种国家政策。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
四、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1.原因:
①根本:清朝统治者认为 ,不需要通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直接:清朝担心 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2.含义:
闭关锁国:严格 对外贸易。
天朝物产丰富
国家领土主权
限制
四、闭关锁国政策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
四、闭关锁国政策
顺治
雍正
乾隆
厉行海禁
严厉限制海外贸易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但对出口的种类和载重量有严格限制
只开放广州一口,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四、闭关锁国政策
中外科技成就发明成果比较表 时期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年 472 19 453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将其击溃。
——马戛尔尼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设立军机处
文字狱与文化
专制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维护封建
集权统治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课堂小结
1. 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过解读以下图片你能获得的信息是,清朝后期(  )
A.各级官员结党营私
B.广大民众生活困苦
C.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
D.政府存在财政危机
2.下面是乾隆皇帝的部分谕令,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小试牛刀
B
A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用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