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2个大双,240份
2022 14 15 14级高一下学期第 周周测生物试题 7.繁殖数代后,细菌 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 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 N的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
代及子代的 DNA,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一、选择题:共 3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
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
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B.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A.子一代 DNA应为② B.子二代 DNA应为①
2.孟德尔研究了 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发现任意 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下列 C.子三代 DNA应为④ D.亲代的 DNA应为⑤
对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8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雌株。G对
A.这 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 g g- - - - -、 是显性,g对 g 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 是两性植株,g g 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豌豆至少有 7对同源染色体 ( )
C.7对相对性状中任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符合分离定律 A.Gg和 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D.豌豆所有相对性状中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3.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品系 A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另一紫粒玉米品系 B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A.紫粒是显性性状 B.黄粒是显性性状 9.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正确的是( )
C.品系 A是杂种 D.品系 B是纯种
4.某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如下,1、2、3、4代表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
如果没有突变,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 )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 4个、DNA 8 A. 基因 1和基因 2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分子 个
B.如果 a上有 E基因,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 E e B. 图中①过程需 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 tRNA的催化或
C C. ④⑤过程形成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此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四种子细胞
D D. 过程①②④⑤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人体的全部性状.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 a与 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5. 10.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内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以下
其形成与少纤维、高脂肪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如图是结肠癌发生的简化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
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
A 误的是(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
C.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
结构
6.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 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
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35S、32P标记同一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A.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容易分散等特点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将 35S注入细菌细胞中 B.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
C.在子代噬菌体中,只含 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1/4 C. 结肠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多个与癌变相关的基因突变的结果
D.该实验可以证明 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D. 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措施
第 1 页 共 4 页
高一生物,2个大双,240份
11. 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 A.管家基因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一般情况下持续表达
的 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 bZIP73基因中 B.管家基因表达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有 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 1个氨基酸的差异。下列分析正确的 C.有些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
是( ) D.DNA的甲基化过程改变了碱基种类与数量,使细胞呈现多样化
A. 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二、选择题:共 15分,每道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B. 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其表达出的蛋白质一定会失去活性 16.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很多科研成果的取得依赖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bZIP73基因的 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A.梅塞尔森和斯塔尔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证明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D. 粳稻的 bZIP73 基因和籼稻的 bZIP73基因是一对相同基因 B.DNA半保留复制的发现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12. 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的 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子代,增大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下图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摩尔根发明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 17.番茄决定紫茎和绿茎的一对等位基因,与决定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的一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利用
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P F1
第 1组 紫茎缺刻叶①×绿茎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缺刻叶②
第 2组 紫茎缺刻叶③×绿茎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
缺刻叶② =3∶1∶3∶1
A.由第 2组可推断,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
B.①与③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A. 甲图发生的基因重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C.第 1组 F1中的紫茎缺刻叶自交,相关性状之比为 15∶5∶3∶1
B. 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D.第 2组 F1中的绿茎缺刻叶随机交配,子代中 1/8为绿茎马铃薯叶
C.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18.黑麦(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为改良小麦品种,研究人员
D. Aa自交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将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再处理 F1获得可育植株 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杂交得到的 F1植株可能较为弱小
A.21 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 3 个染色体组 B.可育植株 X的体细胞中含有 16个染色体组
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 2 个染色体组 C.采用低温处理 F1的种子即可获得可育植株 X
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 D.该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
D.体细胞中含有 3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 1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14.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 A/a与 B/b独立遗传, A.某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胎儿不会患遗传病
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研究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随机抽样调查
C.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无关
D.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预防人类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20. 下图表示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 E的种子获得 F植株
A B.D植株的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同
B 6 C.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 号所携带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 1号
C.2 10 b D.④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号和 号产生含 的卵细胞的概率相同
D 3 4 三、非选择题:共 55分. 号和 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1/16
15. 21. (12 分)研究表明,真核生物大多数 mRNA 存在甲基化现象,甲基化位点集中在 mRNA 的 5'端,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奢侈基因是指不同类型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的
DNA ( 称 5'帽子;3'端有一个含 100~200 个只含碱基 A 的特殊结构,称为 poly(A)尾。如图表示真核生物基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 的甲基化 将甲基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转移到特定部位的碱基上)有
mRNA 的 poly(A)尾与 5'帽子结合的环化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 2 页 共 4 页
高一生物,2个大双,240份
欲用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的纯种小麦,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某同学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育种程序。
(1)图中所示 mRNA 是在细胞核中以 为模板、在 酶的催化下合成的。 请回答:
(2) 图 示 过 程 表 示 基 因 表 达 的 阶 段 , 该 阶 段 需 要 上 一 阶 段 提 供 的 物 质 (1)该育种程序除满足矮秆与高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外,还需满
有 、 、 。 足另外的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序发现真核生物基因的尾部没有只含碱基 T 的序列,故判断 mRNA 中的 poly(A)尾不是通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得来的,而是在 mRNA 合成后在相应酶的作用下依次在其 3'端添加 形成的。 (2)______________代会出现具备所需表型的个体,相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
(4)图中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从 mRNA 的 端开始。一个 mRNA 上可以相继结合多 产中不用此类种子进行大田播种的原因是
个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 mRNA 含有 a个碱基,图示过程结束形成的产物中基本组成单位数量小于 a/3,请据图分析 (3)分析育种程序可知,要获得具备两种优良性状的纯合小麦新品种,必须进行的操作有
可能的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育种方式的不足是
22. (11 分)某二倍体生物的一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排列顺序为 abc·de(“·”代表着丝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生物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并回答: 24. (10 分)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致盲性遗传病,致病基因被定位于 3 号染色体上。下图是一个
(1)生物变异包括仅有环境因素影响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和由于___________改变导致的可遗传的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部分遗传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异两大类。
(2)研究发现该生物的这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以下的几种情况的变化,请判断变异类型:
①abed·c___________②abc·d___________③abc·defg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控制性状的 A、a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下,据表分
析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a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a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 a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①突变基因 a1和 a2产生的原因是 a 基因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 (1)若要调查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应注意________(写一项即可)。经了解
②突变后的基因 a1、a2、a3与 A、a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该生物群体中与控制这一性状有关 Ⅳ-5无家族病史结合系谱图可推知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
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 (2)若Ⅳ-6 和 IV-7 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Ⅳ-6 已孕,检测胎儿是否患有
③研究发现群体中的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 AAa,则该个体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 该病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该个体为三体,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对患者的 DNA 进行测序,发现编码视网膜色素变性 GTP 酶调节蛋白(RPGR)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23.(11分)已知某品系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
第 3 页 共 4 页
高一生物,2个大双,240份
与正常人相比发生改变的部分碱基序列如下:
正常……GGGAGACAGAGAAGAG……
患者……GGGAGACAGAAGAG……
经分析可知,患者编码 RPGR 的基因缺失了________2 个碱基对,进而使 RPGR 蛋白________提前终止,
其氨基酸组成由原来的 567 个变为 183 个,丧失活性。
(4)2019 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进行编辑后导入患病小鼠眼部,使
小鼠重获部分视觉功能,该研究成果给该病治疗带来了曙光。请分析上述治疗成功的小鼠能否把编
辑后的正常基因遗传给后代,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5.(11 分)正常烟草(2n=48)是二倍体,烟草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少一条,染色体表示为 2n-1
的个体称为单体;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染色体表示为 2n+1 的个体称为三体。单体、三体在遗
传育种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请回答有关问题:
(1)单体、三体这些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形成它们的原因之一是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
Ⅰ过程中 。
(2)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理论上烟草共有 种三体。
(3)烟草 8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时 8 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
细胞中其余染色体正常分离,则产生正常染色体数目的配子的概率为 。烟草三体植株的一个次级
精母细胞中,最多可能含有 条染色体。
(4)利用单体和某品种杂交,分析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定出该品种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已
知烟草的高秆和矮秆性状分别受 H、h 控制,为判断 H、h 基因是否位于 5 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进
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正常矮秆(hh)植株与 5-单体(5 号染色体单体)显性纯合体杂交得 F1,统计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矮秆的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矮秆的基因不位于 5号染色体上。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