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17 07: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压力
2.受力面积
1.速度
2.质量
二力平衡
控制变量法
匀速运动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海绵的凹陷程度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木块移动的距离
7、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可以在同一个木板上滑动),改变压力(可以在木块上添加重物),
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要保持压力相同(可以用同一个木块),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在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等),
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的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该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7、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1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若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它的示数是________N。
必须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相等
水平
1.6
(3)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分析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的大小和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有关。
压力
接触面越粗糙
压力
粗糙程度
(6)有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他在同学的帮助下设计了下列实验: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甲
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
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3乙所示。
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无关。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10 4.0 4.0
2 10 4.0 4.0
接触面积
(7)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4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丽同学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若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是不容易稳定,则可能的原因是( )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不一定
B
1.不需要做匀速运动
2.便于读数
(8)小明同学在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他先用图3甲所示的装置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接着他将木块切去一半,又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记下测力计的示数为F2,发现F1≠F2,由此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9)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利用图4所示的装置,分别在木块上放置质量不同的钩码,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上述操作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规律推测,当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为15N,拉动木块下面的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N。
压力F/N 2 4 6 8
滑动摩擦f/N 0.5 1.0 1.5 2.0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3.75
7、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必须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相等
(2)水平;1.6 (3)压力
(4)接触面越粗糙
(5)压力 粗糙程度
(6)接触面积
(7)不一定;B;
(8)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9)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3.75 B;
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实验中可以用海绵或细沙的凹陷程度间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中既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又用到了转换法。
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小强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小强通过观察海绵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乙、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凹陷程度
转换法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可知,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发现无论是大块肥皂还是小块肥皂,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得到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强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力面积
控制变量法
错误
小强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5)此实验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来代替海绵,原因是_____________。
(6)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7)实验时,如果旁边没有海绵,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效果不明显
压强
沙子或泡沫塑料等
8、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 乙 受力面积 控制变量法
(4)错误 小强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5)不能 效果不明显
(6)压强
(7)沙子或泡沫塑料等
10、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
(2)判断动能大小的方法:比较小球推动木快的距离,木块被推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3)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需保持质量不变,为此可用一个小球,让它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比较两次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其中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的目的是改变小球的速度。
(4)要探究动能与的质量关系,需保持速度不变,为此可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让它们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比较两次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其中让不同小球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让两个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5)实验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10、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0、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
(1) 本实验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选填“木块”,“钢球”或“斜面”)
(2) 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钢球
木块移动的距离
(3) 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球的_________不变,让小球从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该实验得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为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要选择两个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并让它们分别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滚下.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
不同
在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不同
相同
在速度相同时,小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5)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法;二是转换法,就本实验来说,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6)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小球和木块的机械能最终消失了,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
木块移动的距离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一个初速度
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不正确的
机械能不会消失,而是转化为内能
(8)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汽车的“超载”与“超速”,想进一步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s/c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①小球推动小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安全隐患______________(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②为了探究“超载”的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时行比较。
③为了探究“超速”的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时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越大
1和3
1和2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