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6 08:44:21

文档简介

宁波市重点中学 高一地理学考期中
参考答案及评卷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A D C D C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A D A D B B B C C
题号 21 此处空白
选项 B
二、双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选项 AD BC AC AB BC AC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8.(10分)
(1)③(1分) ①(1分)
(2)商业(1分) A(1分)
(3) 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减少大气污染(每点1分,共3分)
(4)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挤(或绿地减少/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每点1分,共3分)
29.(10分)
(1)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1分);地形平坦,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1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1分)
(2)地形(1分) ②(1分)
(3)市场需求量增加 ;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培育良种、种植技术提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每点1分,回答两点即可,共2分)
(4)起步早(1分) 水平高(1分) 增速较慢(发展慢)(1分)
30.(10分)
(1)原料丰富(1分) 丰富(1分) 价格低(1分)
(2)集聚(1分) 基础设施(1分)
(3)市场(1分) 产品运输时间(1分)
(4)铁岭位于陆地内部,采用陆运方式将货物运出;(1分)广州为港口城市,海运交通便利;(1分)与陆运相比,陆海联运价格更低。(1分)
31.(10分)
(1)社会经济因素(1分) 地形崎岖(起伏较大)(1分)
(2)水运(1分) 多或丰富(1分) 洪涝(1分)
(3)大 (1分) 迁出(1分)
(4)原料充足;(1分)劳动力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品牌认可度高;(1分)市场需求量大。(1分)宁波市重点中学 高一地理学考期中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为人口随纬度变化示意,据此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位于( )
A.南半球、中高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低纬度
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完成2-3题。
2.影响图中甲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水资源 D.宗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人户分离”是指居民的常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现象。2021年5月11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人户分离现象明显。下图示意我国“人户分离”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现象日趋明显,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户籍制度的存在 B.乡村的快速发展 C.区域经济的差异 D.人口的跨区流动
5.人户分离(  )
A.利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 B.利于耕地的精耕细作
C.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D.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据此完成第6-7题。
七次人口普查年份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城镇人口比重(%) 13.26 18.30 20.91 26.44 36.22 49.68 63.89
6.据表可知( )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 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
C.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 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
7.下列有关五普至七普之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 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 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这里地势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用地。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乡村空间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第8题。
8.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A.林地、住宅、耕地 B.林地、耕地、住宅
C.住宅、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住宅
随著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如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读图回答9-10小题。
9.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的道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交通方式,对缓解“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 )
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 B.地铁 C.高铁 D.高架道路
下图为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四合院以正房为尊,两厢为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 )
A.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B.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C.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 D.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12.四合院的庭院四周封闭不开窗户,有利于( )
①冬季采光 ②阻挡风沙、防寒 ③躲避洪水
④防御地震 ⑤安全 ⑥保护隐私 ⑦等级观念
A.②⑤⑥ B.①⑥⑦ C.④⑤⑥ D.②③⑦
“万物皆可直播,人人都可做主播”。随着科技发展,线上销售模式越来越普遍。贵州省西南部的册亨县通过各类直播平台宣传、销售,使本地特产“糯米蕉”快速销往全国。图为“直播带货”销售模式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册亨县种植“糯米蕉”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壤肥沃 B.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
C.位于高山冰川区,灌溉便利 D.地处东部季风区,水热充沛
14.“直播带货”销售模式的发展直接得益于( )
①交通物流快速发展 ②信息网络发展迅猛 ③农业育种技术发展 ④消费需求偏好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黑木耳属中温性菌类,耐低温喜潮湿,忌高温干燥和强光照。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因位于大兴安岭呼玛河中游而得名,森林覆盖率达96.24%,其依托特色优势,发展“黑色经济”,利用原始森林的木头粉碎为原料栽培生态木耳。这里的木耳一年只能采摘一茬,但驰名中外,被誉为“寒带黑木耳之乡”。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呼中区种植黑木耳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B.劳动力丰富 C.黑土面积广大 D.生产原料丰富
16.呼中区黑木耳驰名中外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历史悠久 B.产品品质优良 C.生产产量有限 D.市场需求旺盛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相继选择减产停产或将生产线外迁,加剧欧洲各国对“去工业化”的担忧。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导致欧洲高耗能企业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消费市场萎缩 B.能源价格上涨 C.交通运输困难 D.土地租金上涨
18.有助于缓解欧洲各国应对“去工业化”风险的举措是( )
A.加快煤炭资源开采 B.推动能源供给多元化
C.提高工业产品价格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代驾服务业是指在车主不能自行驾车到达目的地的情况下,由专业驾驶人员驾驶车主的车将其送达目的地并收取一定费用的新兴行业。近年来,随着“新交规”的实施,代驾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为人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具体包括新手陪驾、酒后代驾、旅游代驾、商务代驾等。下图示意2016--2025年(字母E为预测年份)我国代驾出行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据此完成第19小题。
19.有关我国代驾行业市场形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017年市场规模最大 B.2018年市场规模出现大幅下滑
C.2017年市场规模增速最大 D.2018年到2025年市场规模波动上升
江西省吴城镇是个1万多人的小镇,永吴公路是吴城镇通往外面的唯一公路,途经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段的公路每年有一段时间会被水淹没。下图为吴城镇及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20-21小题。
20.永吴公路建设主要是为了( )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缩短对外联系路线 C.方便吴城对外联系 D.维持地区繁荣稳定
21.永吴公路大湖池段没有选择“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桥对候鸟影响大 B.小镇运输需求低 C.湖面的风浪较大 D.建桥技术水平低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明洪武年间,淮安和扬州一带因战乱人口损失严重,朝廷便“驱逐苏民实淮扬二郡”,大批苏州、昆山的移民来到兴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农人将水道中的水草与淤泥罱出,堆积成垛田。下图为垛田照片,完成22-23小题。
22.当时苏州、昆山人口移民到兴化,主要影响因素有( )
A.战争 B.耕地 C.经济 D.政策
23.以下关于垛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大 B.不宜种植水稻 C.土壤肥力较高 D.机械化程度高
浩吉铁路,简称“蒙华铁路”,是北煤南运的重要工程。该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浩勒报吉南站,南至京九铁路吉安站,全长1813.5km,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运煤铁路。右图为该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浩吉铁路建设运营对内蒙古的影响有( )
A.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B.增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C.可能引发生态破坏、地面塌陷等问题
D.提升对外交通便捷度,促进旅游业发展
25.传统的北煤南运采用海铁联运的方式,浩吉铁路更具优势的方面是 ( )
A.连续性好
B.运速快
C.运费低
D.运量大
26.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环境人口容量较大,主要原因是( )
A.资源丰富 B.科技发展水平高 C.对外开放程度高 D.生活消费水平高
27.“智慧城市”以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为理念,包括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应用,帮助人们克服交通拥堵,保障日常出行,远程求医问药等。“智慧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降低资源消耗 B.促进郊区城市化 C.缓解“城市病” D.放缓城市化进程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8.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例①②③中,表示工业用地的是 ▲ (1分),常住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1分)。
(2)甲、乙两处同位于 ▲  区(城市功能区),适合在A、B两地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地。(2分)
(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在丙处的有利条件有  ▲  ;  ▲ ; ▲ 。(3分)
(4)该城市人口逐渐出现向周边乡村和卫星城扩展,主要是因为市区出现了 ▲ 、
▲ 、 ▲ 等问题。(3分)
29.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左图为亚洲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开辟梯田种植水稻,并修建水渠从山顶引下泉水,使河流—森林—梯田—村寨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协调的美丽乡村。右图为哈尼族梯田景观图。
材料三:我国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水稻栽培纬度最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肥沃的黑土地。这里水稻颗粒饱满,饭粒油亮,香味浓郁。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种植界线不断向北推移。
(1)图示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有:
气候: ▲ 、地形: ▲ 、劳动力: ▲ 。(3分)
(2)哈尼族人在山区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对 ▲ 因素的改造。该生态景观中森林的最主要生态作用有 ▲ (填序号)。(2分)
①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种植界线向北推移的社会经济因素有 ▲ 、 ▲ 。(2分)
(4)与甲国相比,乙国的城镇化有哪些特点?(3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材料一:玉米是优良的粮食作物,是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玉米胚芽油是玉米主要加工品,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玉米产业生产联系示意图”。
(1)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玉米主产地吸引该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劳动力 ▲ 且 ▲ 。(3分)
(2)将酿酒厂、胚芽油制品厂、蛋白粉厂等企业建造在玉米主产地周围,形成工业 ▲ (选填“集聚”或“分散”),这样有利于共用  ▲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2分)
(3)在杭州、广州建立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是为了靠近  ▲ ,有利于缩短 ▲ ,保证产品的新鲜度。(2分)
(4)某公司采用陆海联运的方式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推测其采用该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3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贵州省是西部第一个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的省区。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山峰附近的传统民居,该民居下部架空,建在巨石上,大多有百年以上历史。
材料二:螺蛳粉是广西柳州市特色小吃,主要食材有米粉、酸笋、木耳等。近几年,该市螺蛳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日趋完善,并带动包括大米、竹笋、木耳等在内的50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展工业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贵州省实现村村、组组通公路,主要影响因素是  ▲ (社会经济因素或自然因素)。贵州省高速公路桥隧比例较高,据此推测该省地形特点  ▲ 。(2分)
(2)图1中柳州市沿河分布,河流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主要作用有供水和  ▲ 等。根据图2中传统民居景观特征,说明该地降水较  ▲ ,经常发生  ▲ 灾害。(3分)
(3)该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较  ▲ ,人口迁移以  ▲ 为主。(2分)
(4)分析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