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重点中学 高一物理期中学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C B B D C B A D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B A D C B A B C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20分)
19.(12分) 耳朵听 C AE BDE B 1.5
20.(8分) 大 2.40 0.588 9.70
21.(1)排斥力;(2)
【详解】(1)两电荷都带正电相互作用力为排斥力; 3分
(2)由库仑定律得
3分
22.(9分)(1) 0.4s (2)3m/s (3)1.2m
23.(11分)(1);(2);(3);(3)或
【详解】(1)根据题意,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整理可得 2分
(2)由图像可得,当H=0.4m时,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2分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则小球在点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2分
(3)根据题意可知,要使小球静止释放后进入半圆轨道到离开半圆轨道的过程中始终贴合半圆轨道运动,有2种情况,第1种情况:小球从点飞出,小球恰好通过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解得 2分
第2种情况,小球恰好到达点,则有
解得 2分
所以H的取值为或 1分
答案第6页,共7页宁波市重点中学 高一物理期中学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亚洲杯逆转夺冠!如图所示,中国女足在某次进攻传球配合中,被踢出的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则关于足球在最高点位置2时受到的力有
A.仅受重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空气阻力
D.重力、空气阻力、向心力
2.图示是“静电章鱼”实验。该实验具体做法:分别使塑料丝和塑料管带电,然后将塑料丝抛向空中,塑料管放在其下方,此时塑料丝悬在空中,状似“章鱼”。由此可判断塑料丝和塑料管
A.均带正电 B.带同种电荷
C.均带负电 D.带异种电荷
3.2021年12月29日,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某次训练中,他们驾驶质量为m的飞机以速度v从航母上起飞,此时飞机的动能为
A. B. C. D.
4.下列关于力学发展的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牛顿力学
B.牛顿提出光速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极限
C.牛顿力学能适用微观领域中的力学现象
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
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加速度 B.质量 C.速度 D.合外力
6.甲、乙两个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4W和5W,则
A.甲做功较快 B.乙做功较快
C.甲、乙做功一样快 D.乙做功一定比甲做功多
7.两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为2∶1,若它们下落的时间相等,则它们的水平位移之比为
A.2∶1 B. C.1∶4 D.4∶1
8.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过程中,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M、N、P、Q是轨迹上的四个点。返回舱经过这四个点的速度分别为、、、,其中所标速度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风力发电机工作时,叶片转动的角速度为,叶片端点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10.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是两物体间最近的距离
B.G是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C.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D.两物体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两物体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11.质量为m 的石块从h高处以30°角斜向上方抛出,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0,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块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A. B.
C. D.
12.为了道路交通安全,在一些路段设立了刹车失灵避险车道(上坡路),如图所示。故障车驶入避险车道后
A.重力势能增大
B.重力做正功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13.新华社酒泉1月30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2022年11月30日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完成各项准备后,2022年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在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的速度不变
B.空间站的加速度不变
C.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4.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A.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15.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当汽车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恰好等于汽车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汽车沿如图的圆形路径(虚线)运动、当汽车行驶速度突然增大,则汽车的运动路径可能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6.蹦极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极限运动,弹性绳一端固定在高空跳台,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高空自由下落,则从开始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A.运动员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B.运动员的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C.绳子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再减小
17.机车以下列两种方式启动,且沿直线运动(设阻力不变)。方式① :机车以不变的额定功率启动;方式② :机车的启动功率先随速度均匀增加,后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如图给出的四个图像中,能够正确反映机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是
A.甲对应方式① ,乙对应方式② B.乙对应方式① ,丙对应方式②
C.甲对应方式① ,丙对应方式② D.丙对应方式① ,乙对应方式②
18.A、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 v0 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此过程中,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 FA∶FB,摩擦力做的功之比为WA∶WB,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A∶FB=2∶1 B.FA∶FB=1∶2
C.WA∶WB=2∶1 D.WA∶WB=1∶1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20分)
19.(12分)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
(1)利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实验,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通过 ▲ (选填“眼睛看”或“耳朵听”)方式比较它们落地时刻的先后更加合适。
(2)重复实验数次,无论打击力大或小,仪器距离地面高或低,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表明 ▲ (单选)。
A.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时,除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刻度尺、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有 ▲ (多选)。
A.重锤线 B.秒表 C.弹簧测力计 D.天平 E.白纸和复写纸
(4)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要保持水平
C.挡板的高度需要等间距变化
D.每次应该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
E.要使描绘出的轨迹更好的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点应适当多一些
(5)用平滑的曲线把小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印迹连接起来,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建立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选 ▲ (单选)。
A.斜槽末端端点 B.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的球心
C.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的上端 D.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的下端
(6)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3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拋运动的初速度为 ▲ m/s.(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8分)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时,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标出),打点频率为50 Hz,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记在纸带上.已知m1=50g,m2=150 g.(g取9.8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中,下落的重物应选择密度 ▲ (选填“大”或“小”)的重物.
(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 ▲ m/s.
(3)在打下0到5的过程中,m1与m2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变化量 Ep= ▲ J.
(4)某同学做出了v2/2-h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2.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 26分)
21.(6分)如图所示,在真空中A点固定一点电荷,将另一试探电荷置于点,它们相距。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1)请判断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排斥力还是吸引力;
(2)求试探电荷所受库仑力的大小。
22.(9分)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后,落在一倾角为θ=53°的斜面顶端,并
恰好无碰撞沿斜面滑下,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g取10m/s2,sin53°=0.8,
cos53°=0.6),求:
(1)小球从平台水平抛出至刚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t;
(2)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大小v0;
(3)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L.
23.(11分)如图⑴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的曲面AB与光滑半圆形轨道BC相切连接于B点,直径BC竖直。一小球在AB上离地H高处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它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C时的速度,不断改变H,得到多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⑵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从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由图像推理得出圆形轨道的半径;
(3)从处由静止释放时,小球到达与圆心O点等高的D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4)要使小球静止释放后进入半圆轨道到离开半圆轨道的过程中始终贴合半圆轨道运动,则的取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