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2节
一、选择题
1.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膜 D.溶酶体
[答案] B
[解析] 此题限定了范围:动物细胞、双层膜、细胞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在动物细胞中没有;核膜是双层膜,但不是细胞器膜;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只有线粒体是动物细胞中具有的,为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2.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
A.高尔基体与中心体 B.中心体与叶绿体
C.线粒体与内质网 D.叶绿体与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能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场所。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把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也是能量转换的场所。其他细胞器没有能量转换功能。
3.下列有关生物膜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质网膜可以转化为高尔基体膜
B.具膜囊泡可以成为任意细胞结构的膜
C.线粒体膜可以成为内质网膜
D.高尔基体膜和核膜直接相连
[答案] A
[解析] 具膜囊泡不能任意和其他膜结构融合,线粒体膜不能转化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核膜并不直接相连。
4.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
B.制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D.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护该实验的准确性
[答案] A
[解析] 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能够看到线粒体的两层膜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不同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答案] B
[解析] 按教材理解,可以互相转化的膜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而它们互相转变的方式是不同的。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在结构上是相连的,所以他们之间的转变是直接转变,没有任何中间过渡形式。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由于不直接相连,需要由一种中间形式——小泡来完成转变,而形成小泡需要经过“出芽”。同样,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也不直接相连,也需要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才能完成膜之间的转变。
二、非选择题
6.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累积,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2)放射性氨基酸继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 (3)细胞质基质
[解析]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因此,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积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以后,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转运。实验中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因为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是生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
一、选择题
1.松树和松鼠细胞中均有,且含DNA的细胞器是( )
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要明确:①松树为植物,松鼠为动物;②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③核糖体中不含DNA。在此题中含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但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
2.用棉籽壳可人工栽培真菌,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平菇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
A.叶绿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答案] A
[解析] 用棉籽壳人工培养真菌的事实说明真菌是异养的。联想绿色植物的自养过程主要是通过叶绿体实现的事实,因而可推断真菌中无叶绿体。真菌属真核生物,含有B、C、D等结构。
3.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活细胞做实验材料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制备细胞膜
C.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D.线粒体的观察
[答案] D
[解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细胞已经被盐酸处理而死亡;制备细胞膜时细胞吸水涨破,细胞已死亡;蛋白质的鉴定用的大豆匀浆或蛋清液都不属于活细胞;而观察线粒体时所用的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
4.在胰岛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答案] C
[解析] 胰岛素是胰岛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核糖体是进行肽链合成的场所,内质网对肽链加工后,运输到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分泌出细胞,整个过程的能量都来自线粒体。
5.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
B.溶酶体——“消化车间”,含多种水解酶
C.核糖体——加工蛋白质及脂质的“车间”
D.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答案] C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是加工蛋白质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6.下图表示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题目中的细胞结构涉及“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三个。根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可知:初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集中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上,其次是高尔基体,最后是具膜小泡。答案可以初步确定为A、C中的一个,进一步根据具膜小泡的特点,可以断定答案为C。
7.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可以分解并清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及其他细胞结构,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8.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特点。
(3)细胞器a、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等。
(4)细胞器膜、________和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答案] (1)高尔基体 内质网 线粒体 (2)相似性 (3)蛋白质和磷脂 (4)细胞膜 核膜 选择透过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各个细胞器的作用,从而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9.下图甲为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图乙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而不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①②③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特点。
[答案]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不能仅靠核糖体完成
(2)内质网 高尔基体 囊泡
(3)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图甲是粗面内质网的局部放大图,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如分泌蛋白)通过内质网腔运送到高尔基体及细胞的其他部位,蛋白质的具体合成与排出过程可见图乙。根据两图可知,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参与,其中核糖体的作用是将氨基酸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肽链形成蛋白质,以囊泡的形式运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修饰,再以囊泡的形式运到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