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1节
一、选择题
1.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时发生的现象是( )
A.质壁分离 B.质壁分离复原
C.液泡变大 D.细胞液浓度增大
[答案] C
[解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时,细胞液浓度减小,液泡体积增大。
2.盐碱地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原因是( )
A.土壤溶液pH太小 B.土壤中缺少氮肥
C.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答案] C
[解析] 盐碱地栽种植物,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失水死亡。
3.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
[答案] D
[解析] 渗透吸水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具有原生质层和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一个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具备这样的细胞学基础的,所以当这样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相接触时,细胞液就可以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就是靠渗透作用来实现的。D项为亲水性物质,与吸胀作用有关,故质壁分离不能证明D项。
4.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它包括( )
A.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核膜
C.细胞膜、核膜、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D.液泡膜、核膜、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答案] A
[解析] 原生质层包括“两膜”(细胞膜、液泡膜)和“一质”(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5.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根系细胞呼吸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答案] B
[解析] “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从而使植物失水。
二、非选择题
6.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mol/L蔗糖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如曲线所示(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将要分离时,原生质体的体积为100),据图回答:
(1)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表示在质量浓度为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在尿素溶液中的是________。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
[答案] (1)A C B (2)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最后与外界溶液浓度持平而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3)B、C曲线差异的原因是:①尿素分子可缓慢进入细胞液,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开始由失水变为吸水,直至平衡;②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之后失水减慢,直至平衡。
[解析] 由图中所给的曲线信息分析可知,A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说明所处的环境是蒸馏水;B曲线表示细胞体积先变小后又恢复原状,说明细胞开始时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所以周围的环境是尿素溶液;C曲线表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并保持一定的状态,此时细胞内外渗透压达到平衡,说明细胞周围环境为蔗糖溶液。
一、选择题
1.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答案] B
[解析] 题中所示情况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质壁分离。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壁收缩的程度较小,且中央液泡失水的原因在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春天放在空气中食盐潮解
C.小麦种子浸在水中逐渐胀大 D.新鲜菜叶放在水中变硬
[答案] D
[解析]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有二:①是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3.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细胞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两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而甘油可以通过细胞膜,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
其中3组分别置于20g/L、60g/L、80g/L 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上图。预计在40g/L 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答案] D
[解析] 萝卜条放入40g/L KNO3溶液中的变化应介于20g/L KNO3和60g/L KNO3溶液中的变化之间。该题应明确,在20 g/L和60g/L的KNO3溶液中,实验后的小萝卜条变长的原因是细胞能经主动吸收K+、NO,使细胞内液体浓度回升,重新吸收部分水分所致,而在8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原生质层已经变性失去活性,也就不能吸收K+、NO。
5.将5块去皮且体积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测定马铃薯条的长度并作图。下列能代表本实验结果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将5块体积相同的去皮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后,当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小于马铃薯条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马铃薯条膨胀,体积略增大;当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马铃薯条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
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答案] A
[解析] 成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结合题干中的图可知,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部分,故A项错误;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液泡会渗透吸水,原生质层逐渐复原,故B项正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透过,而细胞壁允许蔗糖通过,具有全透性,故C项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大液泡,渗透吸水与失水不明显,因此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故D项正确。
7.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该实验利用同一块植物组织探究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情况,没有设计对照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会更明显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答案] A
[解析]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逐渐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现象,采用了自身对照。此实验不需要加热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若采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则不再发生复原现象。
二、非选择题
8.将新鲜萝卜切成酒杯形,放在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萝卜的内外有两种液体,只知道其中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30%的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是平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液面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1)液体A是______________,液体B是______。
(2)图甲中的C处细胞正在________水分,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________A液的浓度。
(3)图乙中的C处细胞正在________水分,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________B液的浓度。
(4)请绘出此时图乙中D处细胞的光学显微结构图形。
[答案] (1)30%的蔗糖溶液 清水
(2)失水 低于 (3)吸水 高于
(4)
9.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于 下降 小于
(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
(3)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解析] (1)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是由细胞吸水引起的,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侧的浓度小于b侧。(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④视作一层半透膜,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由于无法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3)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